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混凝土结构原位加载试验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 50344-2004)和《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 50784-2013)都对该试验进行了规定,论文探讨了不同标准对原位加载试验的规定,指出了标准之间相同与不同之处,为进行原位加载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住宅出现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问题,对开裂楼板进行裂缝普查,包括开裂楼板的裂缝分布测绘及裂缝宽度测读,以全面了解该楼楼板开裂状况并分析裂缝成因,在裂缝普查工作完成后,抽取开裂较为严重的楼板进行原位静载试验,通过观测加载前后楼板的挠度及裂缝发展状况,依据《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的相关条文,评定开裂楼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建筑结构改造和加固的需要越来越多,对结构原位检验试验的需求也急剧上升,目前已有比较丰富的工程经验,而从《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检验指标方面缺乏更科学与准确的判断。文章依据某混凝土梁试验为案例,对其试验数据与数值分析、规范限值进行比对,为后续试验检验判断研究提供一定参照。  相似文献   

4.
《建设监理》2013,(2):84
<正>HC-HD850楼板厚度检测仪产品用途:HC-HD系列楼板厚度检测仪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楼板等)或其他非铁磁体介质的厚度测量。符合标准:JTG/T F81-01-200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沿海地区现阶段存在建筑结构混凝土含量超标引起钢筋锈蚀从而缩短建筑物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文通过用电位滴定法对硬化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进行检测,对GB/T 50344-2019《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附录H、JGJ/T322-2013《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技术规程》附录D、DBJ/T15-232-2021《混凝土氯离子控制标准》附录C三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阐述了检测要点,以提高对硬化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检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混凝土砖的检测及相关标准的研究认为:《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15229)不能作为用建筑垃圾生产的“自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砖”产品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4111-1997)也不适用于“自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砖”的检测;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混凝土砖应制订专门的产品标准;“自保温轻集料混凝土砖”目前可参照农业部编制的《混凝土普通砖和装饰砖》(NY/T 671-2003)作为产品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具体案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方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依据对《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有关内容的不同理解,对几种不同理解情况下的推定结果,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据此对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粱、楼板开裂缝原因的分析,结合粱混凝土强度检测数据,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检验批判定的相关内容,对相似的检潮工作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邱斌  赵宝生  温强 《工程质量》2019,37(3):10-13
基于GB 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结合DBJ 53/T-50-2013《云南省建筑工程结构实体检测技术规程》对建筑结构层高、楼板厚度及轴线尺寸的相关检测要求和评价准则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安全规程》将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正式实施,塔机的其他几项专业标准GB/T5031-1994《塔机性能试验》、GB/T9462-1999《塔机技术条件》、GB/T17806-1999《塔机可靠性试验方法》、GB/T17807-1999《塔机结构试验方法》和JG/T5037-1993《塔机分类》自发布以来,为我国塔机的设计、制造、检验、安装、试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塔机的规范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军  白碧波 《钢结构》2013,28(3):45-47
以某熔炉厂房多层钢框架结构安全性鉴定为例,依据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对天桥工程的结构构件进行了抽样检测,同时参照GB50144-2008《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和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结构安全性进行了鉴定分析,以钢构构件安全性能检测鉴定的全过程来说明钢结构安全性鉴定的要点,以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冯维忠  杨昊 《工程质量》2013,(1):35-36,54
通过烂尾楼内的粘土砖墙体和实验室内砌筑的粘土砖墙体,根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附录F测强公式,采用回弹法分别检测、推定粘土砖的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同时对比粘土砖抗压试验的结果,从而验证回弹法检测、推定普通粘土砖抗压强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按照GB/T 22389-2008、GB/T 25083-2010有关直流避雷器标准中相应条款的要求,建立了一套直流系统用复合外套避雷器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设备。选定了5个典型产品作为研究样品,进行了一系列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并对试验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在比较GB/T 22389-2008、GB/T 25083-2010、GB 11032-2010和IEC60099-9:2012(CD)试验项目异同的基础上,建议我国应采纳IEC标准的名称和试验方法,对GB/T 22389-2008、GB/T25083-2010中的耐电痕化和蚀损试验项目进行修订,以满足我国特高压直流建设发展中对避雷器试验和检验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朱华  刘兆秀  张晓华 《工程质量》2012,(9):60-62,66
主要对现行的三个建筑结构加固规范,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建筑结构加固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工程加固材料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GB 50728-2011)从规范的统一性、参编单位、检测项目等方面对其中结构胶粘剂进行一些探讨,将建筑结构胶粘剂从设计、生产、施工验收三方面统一起来,从规范上提高建筑结构胶粘剂的质量,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5.
抗震支吊架是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和斜撑组成,并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的抗震支撑设施,解决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减震问题。CJ/T 476标准是抗震支吊架的行业标准,而GB/T 37267标准是抗震支吊架的国家标准,对两者所关注的适用范围、检验项目和要求、试验方法等进行了对比解读,以帮助企业和用户掌握标准,精准定位产品。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计数型抽样检验原理的基础上,从建筑物鉴定检测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采用相应抽样检验国家标准的建议。指出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关于计数抽样检测方案的规定失之过松,有可能为建筑物留下安全隐患,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7.
轻型木结构规格材应力等级的检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如何正确理解GB50206-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关于规格材应力等级检验的强制性条文(6.2.1条),从木结构可靠指标要求出发,分析了规格材实测强度与GB50005-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木材强度设计值之间的关系,根据抽样检验原理提出了规格材应力等级的评定方法。并以规格材的检验示例,以利质检部门的操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东省标准DBJ/T 15-92—202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背景、原则和依据,并对相关概念予以说明。采用“二阶段、二水准”的性能设计方法,承载力计算式按抗力大于设防烈度地震效应组合表达,以可计算验证的方式保证“中震可修”目标的实现;采用改进后的抗震设计谱,避免了原《规程》抗震设计谱长周期段的缺陷;论证了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混凝土构件是否开裂无关,指出控制层间位移角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非结构构件因主体结构过大的变形而损坏,合理放宽层间位移角限值;轴压比不应作为柱安全度的指标,将轴压比作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允许压应力比,可避免长期荷载作用下框架边柱的压应力小、中柱的压应力大而引起的徐变变形差,也可避免某些柱截面偏大成为短柱而又需构造配筋,延性反而变差;规定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要求上部剪力墙先于下部框架屈服,不控制上下层刚度比;规定重力柱-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原则,要求核心筒有能力承担全部地震剪力、确保楼盖面内的弯、剪承载力;解释了美国规范UBC中区分规则和不规则结构的主要目的,指出扭转位移比不是衡量结构扭转效应大小的指标;有必要总结经验,清理不正确、过时的抗震设计概念,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超限审查,为结构设计及其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薛静 《山西建筑》2014,(8):40-41
根据GB/T 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实例,对结构实体鉴定所涉及检测的内容、数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