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以郑州矿区裴沟煤矿为例,论述了由采动破坏而诱发的矿井突水、火、瓦斯、顶板管理等一系列矿井地质灾害类型,研究了采动破坏引发地质灾害链的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申南凹煤矿20102工作面开采中大量瓦斯从邻近层涌出至工作面,造成瓦斯超限,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问题,需采用高位钻孔抽采,钻孔目标层位直接决定高位卸压抽采效果。通过UDEC软件,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建立模型,选取2号煤层及顶底板煤岩物理力学参数,并设置监测点。通过对岩层位移、应力、监测点位移以及岩层张开性裂隙及滑移变形分析,得出2号煤层开采后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43 m,且竖向裂隙发育区域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状,离层裂隙发育宽度约21 m,竖向裂隙发育最大宽度约53 m。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建议高位钻孔终孔布置在距煤层顶板垂直方向20~35 m,水平方向距回风巷煤壁15~30 m。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黔阳煤矿采动对该地区地表变形的影响,收集了"纳雍县聂家寨黔阳煤矿采掘活动影响鉴定报告"和"贵州省纳雍煤矿区聂家寨井田黔阳煤矿勘查地质报告",现场调查了受采动影响的地表变形破坏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剖面作为数值计算剖面,采用离散元程序UDEC数值分析11200、11201、11401、11501、11203、11403、11503工作面开采后上覆岩层及地表的变形破坏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每个区段首采煤层首采工作面(11201、11203)的开采对覆岩及地表的变形破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6.
边坡的失稳容易造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在坡脚处堆积的松散堆积物易成为泥石流的物源,以山西某地采空区位置的一个边坡为例,利用Midas-gts和Geo-studio这2款有限元分析软件,根据坡体的地质环境条件和采空区范围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自重、采空区、暴雨、地震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9.
10.
矿井岩体应力场属性是冲击地压防治需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开采扰动可使原岩应力场变异,故在掌握原岩应力场属性的同时,应用震源机制解答方法,以华亭煤矿250104工作面回采、250105工作面掘进时55个强度较高、震相清晰的矿震为基础,对矿井采动应力释放规律进行反演,分析了矿井采动应力场及其演化过程,进而反映受采动影响矿井应力场的调整和再平衡过程,并通过与现场地应力测量结果比较,认清矿井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有效减轻了矿井冲击地压灾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结合工程实例,运用FLAC软件计算机数值模拟,得出煤矿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和变形的特征,阐述了采动对矿区建筑物的影响,并给出采动灾害防治及建筑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煤炭企业的发展状况。受到复杂地质环境的影响,当下煤矿开采作业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了煤矿生产安全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为矿井作业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煤矿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煤矿正常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必要采取合理手段进行有效防治。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在煤矿开采中的地质灾害的相关特征进行详细介绍,并深入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各项因素,根据灾害类型和诱发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对煤矿煤层气抽放研究发现,煤矿采动区井抽排技术是降低煤矿瓦斯浓度、开发煤层气的最佳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采动区井抽排技术的原理、方法,并提出了采动区抽排设计必须考虑到地质条件、采煤技术、通风系统、采动影响区三带的特征、煤层气涌出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并认为在采动区抽排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井组规模、井身结构、完井方式和抽排设备。论述了采动区排水技术的适应性,并对抽排水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分析了煤矿地质灾害特征,重点介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各类损失,而且还可以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高效进行.通过对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采动影响下的采场覆岩运动,尤其是重复采动影响导致地面井断孔率较高的问题,以分层开采条件下的工程环境为基础,通过建立平面相似模型,进行煤层的分层开挖、采场覆岩的剪切滑移和离层位移对地面井监测线的影响的连续监测,获得了地面井在重复采动影响下的变形特征:采动区地面井在重复采动影响下剪切变形呈现出"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的反复错动的活动特征且下分层开采后地面井剪切滑移量较上分层开采后增大了30.12%;离层拉伸变形呈现出"增大→增大→增大→增大"的持续增加的活动特征且下分层开采后地面井离层拉伸变形与采厚比较上分层开采后增大了29.8%。同时,针对地面井变形规律提出了井身强化设计的防护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