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和预防煤矿透水事故,依据事故致因"2-4"模型,利用统计学原理,对2000-2009年间的68个煤矿重特大透水事故中人的不安全动作进行分析、归类、统计。统计得到的413个不安全动作可以划分为2大类和6小类,统计结果表明:2大类中违章与不违章的比例分别为99.5%、0.5%;6小类中,违章指挥、指挥未执行的比例分别为32%、14%;违章操作、操作未执行的比例分别为21%和31%,不违章但可能导致事故与违章行动两者比例之和为2%。研究得出治理违章首要工作是通过培训,减少指挥、操作中的高频违章动作;提出了一种新的不安全动作分类思路。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2016,(3):225-227
以2005-2014年间发生的8起重特大煤矿井下炸药自燃事故案例为样本,从事故发生原因与扩大原因2方面进行不安全动作研究。将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分为违章贮存炸药,违法、违规生产,安全管理不力,购买、使用非煤矿用或质量不合格产品,未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或脱岗5大类及具体17小类,共52个不安全动作,其中,非法购买、使用非煤矿用或劣质炸药、违章建爆炸材料库出现频次较高,是事故发生的直接不安全动作;将导致事故扩大的不安全动作分为自救不力,救灾不力,通风系统设置不合理,其他4大类及具体23小类,共41个不安全动作,其中,未佩戴自救器(含未配备与未携带)、未及时上报救援或救援不力出现频次较高。从员工层级分析,一线员工发出的不安全动作较少,且无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不安全动作,在事故预防时应加强对管理层人员安全培训。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6,(7):251-253
为了减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将煤矿企业员工划分为4个层级:一线员工、班组长、中基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应用行为安全"2-4"模型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11年间国内66起典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结果表明:一线员工不安全动作的发生比例是37.30%、高层管理人员36.99%、中基层管理人员24.76%、班组长5.64%;一线员工不安全动作发出频次最高的是突出危险区作业,间接原因主要是安全知识不足和安全意识不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导致煤矿斜井跑车事故的人员不安全动作,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利用统计分析和归类的方法对煤矿斜井跑车事故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人员伤亡的煤矿斜井跑车事故的发生需同时满足3个条件:车辆脱离了机械控制;跑车防护设施失效;人员处于危险区域。导致车辆脱离控制非常关键的不安全动作包括:发现钢丝绳磨损严重仍未停止提升作业、使用无闭锁装置的连接插销、未将矿车插销插到底、未及时处理钢丝绳断丝超限的隐患。防护设施失效最主要的不安全动作:未处理跑车防护装置失效的隐患、串车提升未加挂保险绳、未安装跑车防护装置。人员处于危险区域导致的跑车伤害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4.55%,包括2类动作:违章乘车和危险地点候车、行走、作业。72.73%的斜井跑车事故涉及共性不安全动作,其中违章乘车和危险地点候车、行走这2类动作发生的次数占共性不安全动作总次数的80.39%,是共性不安全动作培训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为控制不安全动作,进一步降低突出事故发生率,依据事故致因"2-4"模型理论统计分析了88起重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识别出122种不安全动作,并分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行动、不违章4类。经分类研究得到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类型是违章行动(43%)、违章操作(35%)、违章指挥(21%),对应频次最高的不安全动作分别为"未处理突出预兆"、"突出危险工作面放炮落煤"、"安排工人在突出危险工作面作业";涉及事故比例最高的是违章操作(99%)和违章行动(99%);违章指挥涉及事故比例随时间和瓦斯等级的变化较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违章类型主要不安全动作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控制不安全动作,进一步降低突出事故发生率,依据事故致因"2-4"模型理论统计分析了88起重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识别出122种不安全动作,并分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行动、不违章4类。经分类研究得到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类型是违章行动(43%)、违章操作(35%)、违章指挥(21%),对应频次最高的不安全动作分别为"未处理突出预兆"、"突出危险工作面放炮落煤"、"安排工人在突出危险工作面作业";涉及事故比例最高的是违章操作(99%)和违章行动(99%);违章指挥涉及事故比例随时间和瓦斯等级的变化较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违章类型主要不安全动作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余金龙  傅贵  杨春  孙英浩 《煤矿安全》2015,46(4):221-224
动作原因是导致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违章操作占不安全动作的71%。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将操作分为了9大类:放炮、检查瓦斯、操作电气设备、操作局部通风机、操作通风设施、操作主要通风机、维护巷道、使用矿灯和其他,其中与放炮、检查瓦斯和操作电气设备相关的违章操作较多。根据煤矿规程,将各类操作分解成若干子操作,并结合2001-2009年间发生的201起重特大瓦斯事故分析,将违章子操作进行了归纳重组和统计,找出了每个子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具体不安全动作,培训煤矿员工这些具体的违章操作,可提高员工自我控制和预防事故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研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共性不安全动作的原因,本文选取了2000年后至今所有公开的201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为样本,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分析了事故原因,并重点对导致事故的一线工人的共性不安全动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事故共性不安全动作包括存在无风微风作业、进入禁入区作业等8大类14项。其中,无风微风作业、随意操作局部通风机以及随意开启风门发生频数较多,发生地点集中于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对应的事故数量占到共性事故总量的63%,发出的共性不安全动作频数占到总频数的64%。  相似文献   

9.
全国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行为安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通过纠正人的不安全动作和习惯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对某起重大顶板事故的动作原因、习惯原因、体系原因以及文化原因进行分析,得到组织行为错误是该事故发生的主导原因,并形成了本次顶板事故致因链。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培养员工安全习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和宣贯安全文化等三方面的具体措施,最后形成顶板事故措施链。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统计分析了2000—2017年49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损失情况及发生规律;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理论发现242次不安全动作,其中违章动作232次,把违章动作分为7大类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析不安全物态,得到不安全物态由不安全动作产生;得出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预防策略,确定了瓦斯爆炸安全培训基本知识,提出了事故案例培训和问卷培训2种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应分析各项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该文即从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源入手,分析出煤矿事故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进而对煤矿工人的违章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春  余金龙  吴琼  郑凯铭  傅贵 《煤炭技术》2015,34(3):331-333
为了预防违章放炮引发水灾事故,选取1990~2009年由违章放炮直接引发的42起水灾事故作为样本,以行为安全"2-4"模型为理论依据,通过事故统计、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对违章放炮的行为安全原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为了有效减少由不安全动作引发的煤矿事故,基于FTA和24 Model,构建不安全动作识别及作用分析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具体化6步骤应用过程,共识别出不安全动作致因因素22项,涉及30条作用路径。结果表明:FTA识别程序可有效展示各致因要素间逻辑关系,UA-UA及UA-UC共涉及20条路径,关联性较强;Gephi0.9.2分类特征可视化突出显示动作分类、人员类别及具体违章条目之间的关联性,违章操作占违章动作总数54.6%,共违反法规条款25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1950—2009年井工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不完全统计分析,爆破作业为我国井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最大隐患。为了探究爆破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动作对事故发生的影响。以煤矿爆破作业的相关标准、现场经验将爆破作业分解为13个流程、44个动作的完整动作链,再将近60年间发生的218起爆破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中的不安全动作与之对标分析,得出爆破作业全过程的"管理漏洞"。结果表明,从历史事故案例来看,爆破作业中的"封孔"等5个关键流程、"第一次瓦斯检查"等8个关键动作导致了88%的事故,其中存在6个"管理漏洞",为预防爆破作业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行为因素,以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率,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原因分类框架,进而统计分析了93起重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原因,得到了各类事故原因的具体表现形式和主要因素,并给出了与各阶段因素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事故原因可分为4个阶段13类因素,直接原因不安全动作、直接原因不安全物态、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原因中引发事故比例最高的因素分别为违章放炮、突出预兆、安全意识不高、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决定于安全意识。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事故原因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杨鹏斌 《煤》2014,(7):69-70
煤矿事故的发生90%以上是由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专家指出,每1 000次违章就导致1起事故。使职工的操作素质和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三违"和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各类事故中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事故类型。为探究此类事故相关不安全动作发生的规律以及规范煤矿井下相关工种操作过程中的行为,对2005—2022年的116起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统计及分析;探讨了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不同维度下的不安全动作分布特征,讨论了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结果表明:从工种作业类型和事故地点耦合的方面分析,爆破作业人员和瓦检作业人员分别在掘进工作面和采煤工作面不安全动作次数最多;从工种与法律法规的耦合方面分析,爆破作业人员是违反法规频数最多的作业人员,违反最多的法规为《煤矿安全规程》。  相似文献   

18.
《煤炭技术》2017,(2):151-153
基于2000年~2009年我国煤矿发生的201起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不安全动作原因的统计分析并进行严重度排序。最后,基于对规程内容的解读及相关不安全动作制定有针对性培训内容的预防策略,通过增加安全知识以减少或消除员工不安全动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2021,52(2):244-247
应用24Model对2011年后发生的10起冲击地压事故的不安全动作与物态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导致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不安全行为原因。结果表明:80%的冲击地压事故点埋深超过800 m,50%事故点位于断层区域,90%的冲击地压事故发生在国有重点煤矿。可将导致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过程按生产管理活动划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高应力集中区的形成过程和易生条件;第2阶段消除冲击地压危险性过程。并得到以冒险作业、防冲措施失效为主的7个导致消除冲击地压危险失效的不安全动作类别。  相似文献   

20.
王维  任翔  张宁  杜婷婷 《采矿技术》2022,22(1):128-132
通过对近40年矿山爆破事故的不完全统计,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对20起矿山爆破事故进行研究.首先,从个人层面研究直接原因和习惯性行为原因,即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物态和安全知识、意识等;然后,从组织层面研究运行行为原因,即安全管理体系;最后,得到矿山爆破事故致因链.结果表明:在恶劣环境下爆破是发生事故最多的不安全动作原因;炸药、炮泥不合格是发生事故最主要的物态原因;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到位,未建立或执行爆破作业程序文件,使得员工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逐渐形成习惯性不安全行为,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