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鉴于起升高度限位装置于启闭机械安全使用有着重要意义,较详细地介绍了几种在卷扬式启闭机中常见的启闭机械起升高度限位装置,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刘树清  常浩 《山西建筑》2010,36(35):267-269
通过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道下试验对轨道板限位及封边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合理科学的限位及封边方法,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采取的控制措施,实践验证此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类似工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永磁摩擦耗能装置结构体系被动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已有无能源磁摩擦控制装置性能试验的基础上,根据14五层钢框架模型结构设计制作了永磁摩擦耗能装置。普通摩擦耗能装置出力不可变,而永磁耗能装置的出力为连续可变型。不仅可以实现控制力随结构层间位移改变而增大或减小两种出力模型,而且根据装置初始位置的不同可以改变初始控制力的大小。分别将装置安装在底层柔性结构模型和普通结构模型上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永磁摩擦耗能装置用于结构被动控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摩擦耗能装置。  相似文献   

4.
电磁摩擦耗能装置结构体系被动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有电磁摩擦控制装置性能试验的基础上 ,根据 1∶4五层钢框架结构模型设计制作了电磁摩擦耗能装置。该装置可以根据结构控制层的层间位移来调节工作电流 ,实现控制力变化连续、可逆、迅速 ,因而克服了普通摩擦耗能装置控制力不可变的不足。分别将装置安装在底层柔性结构模型和普通结构模型上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大量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 ,电磁摩擦耗能装置用于结构被动控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摩擦耗能装置。  相似文献   

5.
6.
摩阻式控制装置的抗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所提出的摩擦阻尼式控制装置的设计及其在重复荷载和反复荷载下的基本性能和滞回性能的试验研究,给出了设有该类控制装置的钢筋混凝土低剪力墙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滞回曲线和4层双肢剪力墙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证实了该类控制装置有效地提高了低剪力墙和双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
斯辉 《安徽建筑》2022,(9):65-66+190
文章结合目前世界上首个具有网络特性的柔性直流换流站的建设,分析了耗能装置安装的技术特点,探讨其最佳施工工艺,使整体安装简单、规范、合理、节约成本,创新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应用Creo软件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指导设备的安装过程,提高安装精度;采用专用吊装工具进行设备安装,减小吊装作业中的安全风险;优化部分设备安装工序,提高安装效率和质量。保证了工程按期顺利投运,获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为后续类似设备的安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K型、KK型搭接方管节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12个搭接方管节点的静力试验, 研究了不同搭接率Ov、支弦杆宽度比β下的K型、KK型部分搭接方管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失效模式与破坏机理。节点的失效模式有受压支杆在靠近两支杆搭接区域的局部屈曲、弦杆壁面在拉杆根部以外区域的局部屈曲和受拉支杆沿两支杆搭接处的断裂。应用ANSYS程序对试件进行了弹塑性大挠度分析, 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验证了ANSYS程序用于节点静力性能分析的可行性。同时, 将试验结果与CIDECT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公式中的不足之处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KK型间隙方管节点是由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平面K型节点构成,目前相关规范并没有给出其承载力计算式。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夹角为90°的节点,对空间夹角的变化这一参数研究较少;支杆横截面通常采用同一截面,而不考虑支杆的受力形式。首先通过和已有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典型节点的破坏模式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方管节点空间夹角变化和在不改变拉支杆截面的前提下改变压支杆截面参数来研究节点的受力性能,并对节点的其他主要影响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各参数对节点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阻尼墙耗能效率问题提出横向位移放大与纵向多腔放大概念,并以此设计了3种高效耗能黏滞阻尼墙装置,即单腔放大式黏滞阻尼墙(SADW)、多腔放大式黏滞阻尼墙(MADW)和多腔相对放大式黏滞阻尼墙(RADW)。根据3种阻尼墙的构造特点,分析了横向位移放大系统与纵向多腔放大系统的耗能效果,提出了阻尼力及耗能理论计算式。取SADW为代表与普通黏滞阻尼墙(VDW)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分析在不同试验工况下SADW的滞回耗能能力。结果表明:SADW的滞回曲线较VDW更加饱满,耗能效果更为显著;将阻尼力-位移试验结果与理论曲线进行了对比,两者基本一致,阻尼力相差6.35%,理论滞回模型能较好模拟试验结果。同时,建立了30层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地震时程响应分析,对比VDW和3种高效黏滞阻尼墙对该结构的减震效率,4种减震方案的结构附加阻尼比分别为0.71%、3.38%、6.22%、735%,附加阻尼比放大倍数分别为4.5、7.8、9.0,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3种高效耗能阻尼墙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阻尼橡胶串联屈曲约束支撑的混合振动控制装置性能,本文采用1∶2的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行了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结果,将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性能分为两个阶段,即橡胶阻尼工作阶段及约束支撑工作阶段,二者通过封锁结构进行转化.绘制了两个阶段的阻尼橡胶与约束支撑及混合振动控制装置的力-位移关系曲线.分析了各部件的工作性能.得出了该混合振动控制装置具有较好耗能性能,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2017,(7):38-43
采用ABAQUS分析软件对圆钢管混凝土X型节点进行轴压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依据轴压荷载作用下节点各组成部分的应力分布情况及圆钢管混凝土节点承载力随相贯角度、宽厚比、竖向连接板厚度、衬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控制参数的变化曲线,提出了节点承载力的计算式模式,通过拟合得出最终的节点承载力计算式。研究表明:相贯角度、宽厚比、混凝土强度对其承载力影响较大,竖向连接板的厚度、衬板厚度对其承载力影响相对较小;所提出的节点承载力计算式精确度较高且偏为安全,可用于工程实际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13.
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耗能机制控制是实现其基于能量抗震设计的前提。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多个不同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并利用多条强震记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定量研究联肢剪力墙整体系数α、剪力墙截面轴向变形影响系数T Z、框架-剪力结构刚度特征值λ等3个参数对其耗能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的T Z,需控制α不超过相应的界限值才能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形成"强墙肢弱连梁"的合理耗能机制,而λ的变化不会改变结构耗能机制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联肢剪力墙整体系数α和截面轴向变形影响系数T Z表达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耗能机制控制的具体设计条件,并通过水平分缝连梁的算例验证了该控制条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一座2×112m的独塔地锚式悬索桥扩建工程为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施工过程现场监控,对悬索桥主缆、吊索、主塔和加劲钢桁梁的施工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倒拆分析与正装迭代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得到空缆状态下的主缆线形和索力;主缆成股后的空缆、加劲钢桁架施工阶段、行车道板施工阶段和合龙后的主缆实测线形与设计线形的最大差值分别为0.94cm、0.60cm、0.42cm和0.60cm,主缆最大垂度点实测变形比设计值大约1cm;吊索索力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差基本在10%以内;主塔最大偏位不超过4mm;主梁线形和应力等主要参数与设计计算值基本吻合,该悬索桥的施工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某跨径为(50m+150m+150m+50m)的两跨独塔钢箱梁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通过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模拟对体系转换施工控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正装模型和倒装模型反复迭代来确立的自锚式悬索桥正装施工过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模拟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过程。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综合考虑施工过程结构安全性、经济性等因素确立了最优体系转换方案,并通过实际施工过程的控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耗能机制控制是实现其基于能量抗震设计的前提。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多个不同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并利用多条强震记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定量研究联肢剪力墙整体系数α、剪力墙截面轴向变形影响系数TZ、框架-剪力结构刚度特征值λ等3个参数对其耗能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的TZ,需控制α不超过相应的界限值才能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形成“强墙肢弱连梁”的合理耗能机制,而λ的变化不会改变结构耗能机制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联肢剪力墙整体系数α和截面轴向变形影响系数TZ表达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耗能机制控制的具体设计条件,并通过水平分缝连梁的算例验证了该控制条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Galerkin方法,建立风荷载作用下考虑垂度影响斜拉索-黏滞液体阻尼器(Viscous Fluid Damper,VFD)系统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及其状态方程。分析斜拉索-VFD系统的动力特性;评价预应力和单位质量对斜拉索自振频率的影响。在时域内计算分析斜拉索-VFD系统风致动力响应。结合工程实例,基于ANSYS软件在时域内通过数值验证VFD对斜拉索风振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VFD能够有效地控制斜拉索的风致振动。VFD对斜拉索的风振控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桥梁伸缩装置无竖向、扭转等多向变位功能,无法满足桥梁服役过程中多向变位的需求。预应力式多向变位伸缩装置是针对传统伸缩装置存在的不足,而研发的新一代桥梁伸缩装置,该装置通过多向变位系统将梳齿钢板柔性锚固在梁体上,满足梁端竖向、横向、斜向等多向变位需要,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经久耐用,行车平稳,防噪音、防水性能良好的特点,解决了因传统伸缩装置无法满足桥梁多向变位的需求而导致频繁损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盘管式蓄冷装置蓄冷过程的集总参数数学模型,给出了量纲一方程.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量纲一参数对盘管式蓄冷装置换热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焊材材性试验得到焊材本构模型,分别建立不考虑焊缝模拟、焊缝采用壳单元模拟、焊缝采用实体单元模拟的圆钢管K型及T型节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节点的有限元分析,并与已有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实体单元模拟焊缝,节点破坏模式和承载力更接近试验结果,均是支管局部破坏和主管管壁破坏。将焊材和母材材性区别考虑进行焊缝模拟得到的节点承载力值更接近试验值。同时,区别焊材与母材材性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表明:K型搭接节点隐藏焊缝焊接以及隐藏焊缝不焊接时贯通支管受拉将影响节点破坏模式。采用上述分析得到的最优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K型搭接节点参数分析,并拟合得出考虑节点参数影响的4类搭接节点承载力计算式,通过试验值校验后发现吻合程度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