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25)
基于AT89C51单片机,设计了基于土壤湿度监测的智能浇灌系统。整套系统由控制、传感、执行三部分构成,用于实时监控智慧农业大棚中土壤的湿度。工作时通过对土壤湿度的采集和对比,当实际湿度低于设定下限或高于设定上限值时,单片机启动水泵或风机工作,避免土壤因过旱或过涝给植物造成的影响。总体上能实现实时测量温室土壤的湿度,并根据不同植物生长周期对其进行适时适量灌溉,有效提高了温室设施的农业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6)
随着单片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本文研制了一套基于AT89C51的只能浇灌系统,该系统通过湿度传感器对土壤湿度进行自动监测,并以此为依据对农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水。研制完成后,经试验验证,该系统能起到节水、节能的作用,达到高效浇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赵金龙 《门窗》2012,(7):114+117
节水型灌溉在我国农村已逐渐发展起来,并且成效显著,国家要求积极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对全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含义及体系,分析了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对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节水灌溉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节水的关键是农业灌溉节水,作为各行各业节水大户的农业灌溉节水,在实施推广对,一方面要对有关技术的研究创新积极加强,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力度,做到统筹规划.文章探讨了农村发展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4)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灌溉和农业生产措施的相互结合,不但提高水分生产率,也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深远。本文就西北地区实施节水灌溉的意义和应用现状做以阐述,对发展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前景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3,(12)
干旱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仅农业发展需要水,生话更是离不开水,在西北地区,水资源显得尤其重要。在旱区,做好集雨工作,搞好本地的节水农业以及节水灌溉是十分重要的。充分发挥水资源的潜力,做好集水工作,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集雨节水农业的推广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难广,是发展旱区经济的重要途径。本史就山丘区集雨节永农业及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4,(12)
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生活、生产的主要资源之一。农田水利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探讨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种灌溉节水措施,对发展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措施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农田水利在灌溉节水上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中国的干旱程度增加,农业灌溉压力增大,随着水资源不断减少,节水性灌溉对于农业生产尤显重要,结合当前境况,相关领域的专家及政府部门合力,从科技上创新灌溉设备与技术,提高节水灌溉的能力,从发展角度,积极推进新型能源科技灌溉设备的研究推广,解决干旱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合理节约水资源。文章分析目前我国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发展现状,介绍太阳能光伏节水灌溉设备功能结构,阐述太阳能灌溉与传统灌溉区别,挖掘能源科技灌溉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9)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大大的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本文旨在设计一套基于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能对作物生长的土壤湿度进行自动监控的系统,它能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起到高效灌溉,节水、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同样也是十分庞大的。我国目前存在的水资源问题是: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水资源的紧缺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的发展。面对农业日益严重的用水冲突,我国应当及时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发展,充分认识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优越性。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农业的发展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使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为了我国农业更好的发展,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就必须发展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本文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希望本文能够给我国农业的相关从事人员提供技术升级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