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诙诡谲怪·惊采绝艳·流动飞扬楚人的解构艺术·雕塑(引自《楚美术图集》)(参见本期《“楚辞”中透射的建筑艺术光辉-文学“幻想”,楚乡土建筑艺术的全息折射》一文)诙诡谲怪·惊采绝艳·流动飞扬楚人的解构艺术·雕塑(引自《楚美术图集》)(参见本期《“楚辞”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有不少爱情诗。研究《诗经》中爱情诗的男性形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经》的内容与艺术价值,更好地明白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举足轻重的存 在,《国风》正是《诗经》的精华。在《国风》诗 中,大量的诗歌涉及到了自然景观,而对于《诗 经》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文史哲领域,立足于风景 园林学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作为描写风景的最 早诗篇尚未被研究颇为遗憾。因此将其作为研 究重点,首先对《国风》中的自然景观要素进行 提取、分类,分析其特点,得出其层次性和分时 性的展现规律,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先民既存型、 演化型和类比型三种审美模式,即对中国人原 生情感中的自然景观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模式的 溯源。寻找中国人对自然景观情感的原始表达, 以及遗传意义,以期为现今的风景遗产保护与 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有一半的诗歌是反映女性生活的。《诗经·国风》中描述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爱情中的女性形象、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弃妇诗中的女性形象等。《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叙述的女性有对其爱情的独特看法,不同程度的反映出周代女性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8)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反映了各方面的生活,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诗经》中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表现婚姻爱情生活的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这类诗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通过这类诗歌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了解远古男女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和痛苦。这类诗歌无疑充满了一种真实而又坦诚的情感元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3)
《诗经·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大部分作品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其中以表达爱情的恋歌和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的诗篇为多。宋代郑樵说《风》是地方特色的歌谣,为"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所喜唱,朱熹也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所以《风》的这些婚恋诗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和幸福的追求以及对歧视、遗弃妇女的批判。本文将对《风》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分类赏析,以便比较清晰的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婚恋生活,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7.
历史源流(3)从一篇诗歌看商末的筑室营城肖桐诗经大雅绵一篇,商末建筑文中看。先行相地后占卜,纠集民力城郭建。木制构架版筑墙,皋门宫宣礼为先。民族文化互渗透,“筑之登登”响彻天。这是对《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绵》的概括,下面是诗歌的全文。一章绵绵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0)
"国风"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国风,可以帮助初中生认识自我,认识人际关系,认识社会;读国风,可以提高初中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如何让国风给初中生以切实的帮助,探索了四种形式:分专题,集中诵读,探讨交流;积累国风中的好词好句,模仿写作;亲子共读,建设良好家风;举办国风"诗乐舞"综合演出。  相似文献   

9.
钱王故事     
《湖上烟云》栏目的主笔,是杭州作者郭水华。郭水华同志是消防文坛后起之秀,前几年就曾出版了以表现火文化为主旨的《与火共舞》一书,获得各方好评。现在是浙江消防总队政治部文化站副站长。 “湖上”,是杭州文化人在署名时对杭州的一种雅称,诸如××于湖上,或湖上××。世代相沿,“湖上”也就成了杭州的代名。“烟云”,不言而喻,当指火化而为烟升起与云相融绝缭绕,逐渐消淡。自古杭州多火,而治火也随之非常出名。《湖上烟云》,将把杭城历史上火的悲哀和治火的多彩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0.
为祝贺建筑机械化创刊二十周年 ,笔者从古今名人的诗句中选出有关句子组编成“填空谜” ,使填的字组成一句贺词。  一腔□血勤珍重 清末·秋瑾《对酒》□火焚烧只等闲 明·于谦《石灰吟》大家遥□主席好 陈毅《昆明新年》春风□喜无言语 唐·赵煅《喜张风及第》□设十年后 ,面目为一新 叶剑英□我长城 ,运筹帷幄 田兴俊□车夜入古凉州 叶剑英师称机□化 ,勇夺虎罴威 毛泽东  岁除四□即开端 叶剑英模范医院亲手口 尹明亮澜不狂兮柱可□ 董必武□龙山色接穹苍 盛法商船吞吐邦五□ 郭沫若闲坐小窗读口易 宋·叶李《暮春纪事…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7)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诗经》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本文分析了《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加深人们对于《诗经》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其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人建筑环境     
李尔重 《华中建筑》1994,12(2):56-57
人·建筑·环境李尔重有幸阅读了辛克靖所著《中国古建筑装饰图案》和《民族建筑线描艺术》两书,书中有大量少数民族建筑及其装修装饰的实例,这些内容对于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建筑是颇有参考价值的。看后也使我有些感慨。吸取外国文化之长,补我之短,弘扬、发展我中华...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古代的法克之林中有关消防的法律很多,虽然那时还没“消防”这一词,但大都与防火有关,“火禁”,《周礼·秋官氏》中有记载:“中春,以木锋修火禁于中国。这已说明“火禁”是防火的禁令。《左传·襄九年》中有:“来灾,乐喜为司城,乐喜…··,知将有火灾,素成为备火之政”。其中“火政”就是防火的措施及法律。唐代“寒食节”(清明节)前禁火的“火今”也是涉及防火的法律。说来道去,如果谈及古代有关防火的刑罚的法律,你会觉得古代消防法严格,甚至严酷。我国商代的法律就开始用刑罚手段管理火,谓之“大政”。殷代的“殷…  相似文献   

14.
自从勒·柯布西耶于1965年去世以来,关于他和他作品的评介书籍不断问世,据说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中,只有赖特和阿尔托可与之匹敌。但是,由英国的泰晤士—赫德逊公司在其《艺术世界》丛书中再增添当代建筑评论权威肯尼思·弗兰姆普敦所撰写的《勒·柯布西耶》一书,却值得人们注目。《艺术世界》丛书是一套全面覆盖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学)的学术性和可读性均很强的系列读物。据了解,我国三联书店已购得其简体中文版的版权,并已出版了好几本,包括《鲍豪斯》、《现代建筑源泉》等。之所以要在21世纪开端之时出版由学术权威执笔的、离开…  相似文献   

15.
正《秦州》明·王祎水积从天降,山连与蜀通。遗碑李广宅,废寺隗嚣宫。度陇迟回际,游秦感慨中。长怜少陵老,曾此叹途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中浪漫优美的诗句描绘的正是甘肃省天水市的风光。天水,古称上邽、成纪、秦州,有着西北"小江南"之称。天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有6000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3)
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作品,《诗经》的地位无需赘言。其中两首共同描写历史人物共叔段的诗篇《叔于田》和《大叔于田》非常引人注意,虽说描写对象相同,但是这两篇诗歌却在篇幅、叙事手法以及叙事有效性上有着截然的不同。本文就是以这两篇诗歌为研究对象,结合史书《左传》中对共叔段的形象记载,初步探寻探寻《诗经》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
通过引起兴趣、提问讨论、分析解读三个步骤对《诗经》相关篇章进行教学解读,从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情感与理性的平衡、自爱与爱人的维度三个方面挖掘出《诗经》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明确大学生学习《诗经》不仅能提升人文素质还能用于解决现实中情感方面的问题,把传统文化的活力注入到现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了在功利社会背景中学习传统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刊转载了西萨·佩里为《世界建筑导报·西萨·佩里事务所专辑》所作的序言,目的在于使他的这篇序言在中国建筑读者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在西萨·佩里的心目中,建筑是最丰富、最持久的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的品质是来源于所在的环境、营造技术、特定的功能及使用者的...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重大行为和表现人类高度文化的戏剧舞台。城市培育艺术的同时,它本身就是艺术。与创造剧场的同时,本身就是剧场一样。 ——路易斯·芒福德 一、重庆传统街巷的“乐章” 1、传统街巷的韵律与节奏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美国学者简·雅各布认为:城市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0)
在爱情这一主题下,《诗经·国风》与《圣经·雅歌》都为读者展现了先民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然而,在语言风格及思想内容等方面,两部作品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而言,《国风》是质朴而含蓄的,而《雅歌》则更加热情奔放,直抒胸臆。从文化的角度剖析这种差异的形成,可以发现,以大一统政治、农耕经济以及礼乐制度为主导的西周时代,积淀了汉民族沉稳内敛的性格;而战乱频仍、以游牧为生的以色列人则将自己的热情、奔放、大胆和自由融入了属于他们的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