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原地爆破浸出速率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广悦  谭臻  王小波  杨建明 《矿冶工程》2004,24(1):19-21,25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原地爆破浸出速率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根据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特点,结合实例,建立了原地爆破浸出速率的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预测,方法合理,精度可靠。结合强化浸出对浸出速率的影响,将预测结果加以修正,会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爆破块度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应用神经网络理论,对原地爆破浸出爆破筑堆块度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根据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爆破筑堆的技术特点,构建了3层前馈型神经网络结构。基于国内外原地爆破浸出爆破筑堆工程实例,采用BP算法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建立了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爆破筑堆块度分布与其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用于原地爆破浸出爆破筑堆块度的预测是可行的,模型精度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堆浸浸出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堆浸浸出速率的灰色预测进行了研究。根据堆浸的浸出动力学特点,结合实例,建立了堆浸浸出速率的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方法合理,预测精度可靠,其最大相对误差仅为2.5%。  相似文献   

4.
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布液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小波  李广悦  谭臻  谢国森 《铀矿冶》2003,22(3):113-116
布液浸出技术是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布液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溶液分配的均匀性,从而影响浸出效果。从矿堆浸润率与矿体(矿堆)产状的关系人手,结合原地爆破浸出实践,对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布液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根据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特点及浸出的物理——化学原理,总结提出了影响原地爆破浸出率的主要因素。从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待浸矿堆的物理特性以及浸出工艺参数3个方面分析讨论了矿石的裂隙发育程度、矿石中有害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筑堆矿石块度、矿堆的孔隙度、矿堆的渗透性、浸出剂浓度和氧化剂等对浸出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数学原理及建模过程,建立了堆浸浸出率的GM(1,1)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铀矿石室内模拟试验的浸出率进行灰色预测,采用“残差检验法”和“灰关联度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适合于具有灰色特征的地质、采矿、选矿、经济等原始数据序列的模拟控制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新疆某铀矿石浸出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给新疆某铀矿采用地面堆浸和井下原地爆破堆浸的采矿新方法恢复生产提供依据,对该矿矿石进行了试验室搅拌浸出和柱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矿矿石氧化剂耗量少、浸出时间短、酸耗较低,属易浸矿石。矿石粒度对浸出率影响较大,当粒度从-5mm增加到-20mm时,矿石的柱浸渣计浸出率从88.7%下降到75.2%。氧化剂可提高浸出液铀浓度,但提高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8.
原生矿柱浸中铜的浸出率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灰色预测模型在原生矿浸出预测中的应用。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建立了GM(1,1)模型,并叙述了运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的详细步骤,并以预测室内柱浸试验的浸出率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最后用“残差大小检验法”和“均方差比值检验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测试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堆浸浸出速率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臻  李广悦 《矿冶》2003,12(4):4-6
针对堆浸浸出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堆浸浸出速率的灰色预测进行了研究。根据堆浸的浸出动力学特点,结合实例,建立了堆浸浸出速率的等维灰数递补GM(1,1)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预测,预测方法合理,预测精度可靠,其最大相对误差仅为2 5%。  相似文献   

10.
群脉状铀矿床中铀矿石高柱浸出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某群脉状铀矿床原地爆破浸出采铀矿石高柱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试验参考某铀矿原地爆破浸出采铀工业性试验的爆破参数,根据Rosin-Rammlar方程,调配了矿石粒度分布。对高柱内矿石不同粒度和不同高度浸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浸出性能较好,酸耗低,浸出周期短;铀金属质量浓度梯度变化规律明显;浸出一段时间后加少量氧化剂可明显加快矿石的浸出速率。该试验结果为该矿床原地爆破浸出工业性试验和研究有关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缓倾斜铀矿体原地爆破浸出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缓倾斜铀矿床原地爆破浸出开采中的爆破筑堆和均匀性浸出问题, 采用上向扇形深孔分段微差挤压爆破落矿筑堆技术、分段水平钻孔布液和泡浸浸出工艺以及巷道集液方法, 在某矿床进行了原地爆破浸出采铀工业性试验。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对缓倾斜低品位铀矿床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玉龙铜矿氧化矿石合理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玉龙铜矿氧化带矿石进行全粒级柱浸和洗矿-矿砂柱浸-矿泥搅拌浸出试验,结果表明:全粒级柱浸时矿石渗透性差,提高滴林强度易出现积液现象,难以顺利浸出;洗矿后矿砂的渗透性能好,可使柱浸铜浸出率达到78%以上,同时矿泥搅拌浸出的铜浸出率可达96%以上。根据试验结果,认为洗矿-矿砂堆浸-矿泥搅拌浸出是处理玉龙铜矿氧化带矿石的合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表面活性剂提高地浸采铀渗透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矿层的渗透性是影响原地浸出采铀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新疆某地浸采铀矿山的矿石进行了柱浸实验,初步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含矿层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浸液中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可显著提高矿层的渗透系数,尤其对低渗透性矿石可使其渗透系数增高30%~40%以上。这对提高地浸采铀的浸出率和资源回收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地浸铀矿山生产过程中,铀的浸出速度是制约生产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矿山的服务年限。矿山生产采区往往存在严重的拖尾现象,为提高地浸铀矿山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研究了影响铀浸出速度的因素,提出了控制铀浸出速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CO2+O2两孔法地浸采铀现场试验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某铀矿床于2002年开始勘探,并于年底提交了361~373勘探线之间首采段的储量。为加速开采,尽早利用已探明资源,探索地浸开采的可行性,2004~2005年在首采段369勘探线附近开展了地浸采铀现场试验。试验采用两孔法,试验中抽液量是注液量的5倍。试验证明,两孔法浸出液铀浓度及其它离子变化趋势反映了矿层地下浸出特性,矿床采用地浸方法开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虽然两孔法在我国首次应用,但两孔法计算公式完整,科学性强,试验时间短,费用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某金矿采用堆浸工艺,金的浸出率一直较低,改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进行试验,金的浸出率也没有明显的提高。为此,对该矿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影响金浸出的主要因素为雄黄、雌黄等。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采用原矿先经浮选除去雄黄、雌黄等硫化物,浮选精矿预处理后氰化浸出,浮选尾矿直接氰化浸出的方案进行试验,金的总浸出率达到88.52%,较原矿直接全泥氰化浸出提高25.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