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海洋环境金属防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人类为防止海生物对舰船和海洋设施的危害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因为船舶附着海生物后,将明显地增加表面摩擦阻力,降低船速,增加燃料消耗,增加进坞维修次数;浮标因污损而须经常更换;声纳罩污损会降低灵敏度;海水进水管路(包括冷却系统管路)、接头和阀门污损,导致流速降低,甚至堵塞,还会加速腐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超过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新型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在世界各海域有八千多种植物,五万九千种海洋动物,其中有六百多种附着植物和一万八千多种附着动物。这些附着生物的幼虫或胞子能够漂浮或游动,发育到一定阶段后,就在船底、水下建筑物或岸边岩石等附着在基体上定居。海生物污损就是海生物在附着基体表面附着和生长的结果。 海洋生物污损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船壳污损将明显增加船体摩擦阻力,降  相似文献   

3.
海洋污损生物防除方法概述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污损生物对船舶等海洋结构物的污损已经成为人类从事海洋开发活动的一大障碍.本文综述了污损生物附着机理及其危害,介绍了当前工程应用和研究中的主要防污损技术:物理防污法、化学防污法和生物防污法.分析了各类防污方法的防污机理及优缺点,展望了防污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舰船长期在海洋中行驶,受到海洋生物的污损,会增加舰船航行的阻力,增加燃油消耗。本文介绍了海生物附着特点和机理以及防海生物污损材料的研究现状。低表面能涂料是当前广泛使用的防污材料,其利用自身表面能低的性质使海生物在舰船上的粘附力下降,进而达到防污损目的。超疏水材料和仿生材料在自清洁、防腐蚀等方面所展示的独特性能,已成为防污损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综述分析防污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防污损材料今后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钛材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导致其在海水管路应用中面临着严重的海洋生物污损问题。分析了钛材表面污损生物附着机理及附着规律,分别介绍了微生物污损与宏生物污损对钛材的影响,阐述了国内外钛制管路常用的防污技术及其特点,并指出了钛制管路污损防除技术的研究方向:(1)掌握污损生物在钛材表面的附着规律及与钛材界面的作用机制,以助于防污技术的研究;(2)开发无毒、节能、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防污技术。  相似文献   

6.
海洋污损生物对船壳浸水表面的危害十分严重,基于表面微结构的防污技术是一种绿色防污方法,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危害,近些年来得到了重点研究。文中分析了自然界中多种具有自清洁能力的动植物的表面微观结构特征;总结了表面微观结构防污机理研究方面的进展;阐述了几种现有的微观结构防污理论模型:ERI模型、纳米力梯度模型以及SEA模型。对当前常用的微米级结构、纳米级结构以及微纳复合结构的加工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微结构表面防污性能常用评价方法:实船试验方法、浅海浸泡试验方法、接触角试验方法、附着力测量试验方法以及生物附着试验方法。基于细菌、石莼孢子、硅藻和藤壶金星幼虫等典型海洋污损生物,对表面微结构的防污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深入研究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机理和表面微结构的防污机理,进而建立表面微结构的设计基准。多尺度微纳结构的快速精准加工和完善防污性能评价体系,是表面微结构防污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石油平台海生物污损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俊杰  刘刚  曲政 《腐蚀与防护》2003,24(10):450-451
开发海洋石油资源,须清除两大障碍:金属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及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问题。为此,简要介绍了电解防污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海洋石油平台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船舶防污涂料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污这3种目前常见的船舶防污方法,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污损释放型防污涂料、导电防污涂料和硅酸盐防污涂料。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将纳米技术和仿生技术相结合的污损释放型防污涂料是未来最重要的防污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物防污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污损是指在材料表面形成的不利于材料自身性能的各种沉积,包括无机沉积、有机沉积和生物附着。由生物附着引起的污损称生物污损。生物污损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人类造成十分有害的影响,尤其是海洋生物污损。比如海洋生物在船舶底部附着生长引起行驶阻力增大和生物腐蚀。一种海洋生物在另一种海洋生物表面的附着生长,能够引起另一种海洋生物的疾病、甚至死亡,这在水产养殖领域危害很大。因此人类千百年来在不断  相似文献   

10.
海洋腐蚀的生物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列举了半个世纪以来海洋腐蚀试验研究中的疑问,总结为“三个不能”,即:任何人为介质不能代替天然海水的腐蚀试验;任何短期试验结果不能预示长期实海试验结果;任何室内试验结果不能代替实海试验结果。提出了海洋是具有极高生物活性的络合电解质体系;提出了海洋腐蚀的生物控制的新理念:把金属/海水界面上的金属腐蚀过程和附着生物的污损过程,分划成三个阶段分别论述了三个阶段的腐蚀过程和污损过程的互相作用,及附着生物对腐蚀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海洋环境中多种污损生物,如藤壶、藻类、牡蛎、贻贝等在船舶外壳、海洋建筑物、养殖网箱等表面上无选择性地大面积粘附或沉积的现象很普遍。海生物污损会增加船底粗糙度引起船舶航行阻力增加、能耗与排放加剧,加速海洋设施、建筑等结构件污损腐蚀而显著缩短它们的寿命,导致养殖网箱、定置捕捞的网衣等网孔、管道堵塞,损坏海洋仪器、导致仪器传动机构失灵、信号  相似文献   

12.
新型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在网箱网衣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航  王鲁民 《表面技术》2006,35(6):65-66,71
将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应用于养殖网箱网衣中,将氟化物、辣椒素作为添加剂加入树脂基体中,利用二者的协同作用,达到防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的效果.将试验网衣进行浅海挂网试验,试验网片被吊挂在试验海区生产网箱之间,通过每月吊挂一块新空白网片的方法来调查不同季节附着生物的种类和附着情况;每月一次定期对试验网片进行附着情况检查、拍照及称重,并进行试验海区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证明这种新型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具有极佳的防污效果.进一步讨论了防污涂料的防污效果及影响防污效果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秦山核电站所处海域海水特点及该地区海生物污损的主要来源,结合现有的防污漆类型,介绍了海水系统防污漆在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RSW吸入管和旋转滤网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海洋环境是个复杂系统,包含盐、溶解氧、有机物、生物等内在因素,同时还伴有温度、pH值、电导率等物理因素以及流速、扩散率等动力学因素,这个系统给涉海材料带来巨大考验。长期以来,海水腐蚀和海洋生物污损一直是船舶及海洋装备、海洋工程结构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为减少海洋腐蚀及污损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研究海洋环境中材料的腐蚀失效机理、磨损机制、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及破坏机理以及防护技术则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电解防污技术在海洋石油平台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俊杰  刘刚  曲政 《全面腐蚀控制》2003,17(5):15-16,34
开发海洋石油资源,须清除两大障碍:金属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及海洋污损生物的附着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电解防污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海洋石油平台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船舶受到海生物污染,其航速降低,油耗增加。一般常用的防污方法有;电解海水、防污漆和防污铜台金。本文介绍了防污钢合金的研究结果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防海生物污损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海上挂片试验,研究了几种常用材料的防海生物污损性能,铜材的防污性能最好,低表面能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硅橡胶等防污性能优良,聚氯乙类材料防污性能较差,而钛材防污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8.
钛合金以其高比强度、优良的耐海水腐蚀性能,成为未来船舶选材的热点。综述了海水管路用钛合金的材料选用、焊接技术、弯管技术、腐蚀防护以及防海生物污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并进行分析,证明钛合金是船舶海水管路系统的理想选择,以期推动钛合金在船舶海水管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场检测了坞修海鸥浮码头尾舵舱、船体和船头的污损生物,共检出8类30余种生物。优势种为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首次发现粗胞苔虫Scrupocellaria sp.,物种多样性顺序为船头>尾舵舱>船体。尾舵舱口污损最严重,此处重叠附着厚度达15 cm,硬壳类污损生物覆盖面积百分比达70%。讨论了季节因素、船体结构、海水流动状态和阳光照射对污损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将检出的污损生物分成硬壳类群、被覆类群、直立类群和藻类群4类,根据硬壳类附着面积大小给出污损程度的量级并绘出了浮码头的生物污损图,对促进非生物专业科技人员的交流、防污标准的制定及污损生物生态数学建模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物污损是舰船安全服役的重大威胁。我们根据海洋生物污损防护方法的原理分析,综述了舰船装备防海生物污损的应用体系与技术现状,对未来舰船装备防海生物污损的技术需求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舰船长效防海生物污损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