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班达弧的碰撞后拉张在印尼东部发现有许多关于年轻弧陆碰撞的最佳例子,在该处,澳大刊亚北缘在整个晚第三纪一直在和继承性岛弧系碰撞。班达弧 (图1) 是这些碰撞带中最年轻的一条,并形成了此地区欧亚扳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问的现代板块边界。图2为通过班达弧东南部丹尼巴附近的一条地震横剖面,表示了1963年班达海地震及其余震的一个解释。此剖面表示印度 相似文献
2.
<正>1 绪 言 过去几年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吕宋弧和亚洲大陆之间斜向碰撞带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见识(图1,略)。在台湾东部,纵谷代表菲律宾海板块的海岸山脉和欧亚板块亚洲大陆的中央山脉变质岩之间的缝合带(图2)。此板块边界以具有左旋走滑分量的逆断作用为特征。 海岸山脉和纵谷由四个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图3)。从西至东,它们为:(1)沿板块缝合带的碰撞后磨拉石层(卑南山砾岩);(2)俯冲复合体(利吉混杂岩);(3)沉积在弧前盆地的沉积物重力流堆积(奇美组、水链砾岩和大港口组);(4)被港口和东河礁碳酸盐岩上覆的都峦山层的岩浆弧层序(图3)。弧-陆碰撞已使俯冲复合体、弧前盆地和火山岛变形并增生在亚洲陆缘,形成台湾东部的海岸山脉(图2)。火山作用和沉积作用的顺序终止导致了向南变年轻,这与弧-陆碰撞(图4,略)的向南推进一致。推进速率大约为85~90千米/百万年。目前,碰撞仍在20°N的台湾南岸外地区进行。 本文报道了发育在增生带的晚第三纪火山岛上的二个短命的上新世-更新世弧内盆地的演化,它们可以与邻近的弧前盆地相区分。弧内盆地(或地块内盆地)为狭长的充填着沉积物的位于沉降的、塌陷的岩浆弧上的地堑。所引证的弧内盆地发育机制包括:火口崩塌引起的沉陷、或与走滑运动、弧后扩张、斜向会聚和弧-脊碰? 相似文献
3.
<正> 1 引言弧-陆碰撞现在正活跃地发生于东南亚的欧亚板块东缘的3个局限点,即台湾、民都洛和三宝颜。这种看法与阿尔卑斯式线状造山事件的观点截然不同,后者通常是根据对较老造山带的研究推断的。本文旨在勾划民都洛和台湾碰撞的地质史,阐明在台湾-菲律宾群岛及相邻的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晚新生代构造演化时期这些碰撞的原因。一个重要的结论是,记录在台湾南端恒春半岛的中新世造山活动代表着南中国海南侧的中国裂开断块和洋壳的碰撞。 相似文献
4.
<正> 当一个被动大陆边缘到达沿岛弧或活动边缘的一条俯冲带时,产生的碰撞就会引起常导致俯冲停止的构造扰动。弧-陆碰撞和陆-陆碰撞发生在大部分的地球史中,例如在从地中海西部到东南亚的特提斯中。在这些背景中陆壳继续进行下冲或俯冲的程度不仅对地表构造过程有重要控制,而且还为地壳物资再循环到地幔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台湾有一个由吕宋岛弧和亚洲大陆碰撞而构成的活动造山带(Biq,1973)。在过去的20年里,对琉球-台湾-吕宋区域进行了大量地球物理和地质研究,这些研究对了解台湾的碰撞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Bowin等,1978)。尽管已普遍接受岛弧-大陆碰撞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南亚地区主体为印度板块,裂谷期(4 570~166 Ma)时为东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自晚侏罗世(166 Ma)经过从南向北的长距离漂移,从始新世(49 Ma)开始,该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早-中中新世(16 Ma)至今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缅甸山脉快速隆升,形成了5个构造单元。前晚白垩世板块北部被动边缘型沉积被破坏,而东、西两侧和南缘沉积遭受抬升剥蚀程度较小,油气保存条件较好,板块内部在裂谷期仅发生微弱的沉降,晚碰撞期烃源岩未成熟。油气主要富集在沿着印度板块边缘分布的被动大陆边缘、前陆盆地、弧前-弧后盆地和夭折裂谷系中,以中、新生代沉积为主,典型的油气运聚模式依次为复合砂体运聚模式、构造褶皱-冲断运聚模式、断-坳垂向运聚模式和断裂-岩性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7.
8.
1前言北大西洋周围的非火山裂谷边缘和邻近的裂谷盆地提供了各式各样的地壳缩颈作用和沉积盆地几何形状的例子,这主要是由裂谷过程中不同的热力学条件引起的(Bassi等,1993;Bown和White,1995,Keen等,1989)。缩颈明显的边缘完成于50km或少于50km的距离内(Chian等,1995a),这与展示宽阔地壳缩颈带的边缘完全不同,它们有时定数百公里(Keen等1987b)。还可观察到变化的莫覆地形,如某些北大西洋盆地,尤其是大西洋周围的三叠纪盆地,位于相对平坦的莫霍面之上(Keen,1989;Sibuet等,1990),而在其他地区之下,莫霍面明显隆起… 相似文献
9.
1 前言台湾岛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复杂的会聚板块交界处,北向的吕宋火山弧沿着此边界现今与北东向的欧亚大陆边缘发生了向南推进的弧-陆碰撞(图1)。台湾碰撞作用的特点是欧亚大陆边缘的俯冲、活动的褶皱-逆冲带中地壳的巨大加厚、区域性变质作用和迅速的隆起,后者受到迅速侵蚀的平衡。自早上新世以来,与碰撞有关的造山作用伴有在台湾增生楔西翼(前渊)和东翼(向洋翼)之上同构造深沉积盆地的发育。在东翼盆地(碰撞盆地)中盆地形成和沉降的详细记录在台湾东部海岸山脉的中新-更新世火山岩和沉积岩中被保存 相似文献
10.
从日本弧东北部的弧后一侧的第三纪火山岩中测定了 Nd 和 Sr 的同位素组份。在整个时期内 Sr 同位素由富集状态特征~(87)Sr/~(86)Sr=0.705437)到富集贫化状态~(87)Sr/~(86)Sr=0.70270)的线性趋势。Nd 同位素以互相消长的形式,从低值(∈Nd=-0.80)开始然后随年代的减少而渐增。Nd 和 Sr 从富集到贫化的同位素变化与日本海在15百万年前的张开是同时期的。这种相同现象表明:日本海张开是由软流圈贯入引起的。在张开期前,地幔楔是由双层结构组成的:即陆下岩石圈和下伏的软流圈。这一阶段的火山岩的特征是富集同位素的状态,此火山岩系来自具有较大比例陆下岩石圈的物源。弧后一侧的陆下岩石圈因同位素贫化的软流圈贯入而变薄,它加速了在弧后一侧地幔楔内 MORB(大洋中脊玄武岩)物源的长大,并形成了张开后期 Nd 和 Sr 同位素呈贫化状态的岩浆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正>1引言 最近10年在理解拉张构造方面已发生了革命。这主要由于我们认识了高度拉张的地域和发展了解释日益丰富的观察资料的基本概念(Holm等,1994)。同时,近10年来在进行盆地分析方面已发生了革命。这是由于提出和改进了新的分析技术(如:回剥、多道地震资料、数值模拟、同位素地层学、古水深测定),大大地改进了地质年代(单晶Ar/Ar、磁极性地层学、u-Pb谐和曲线),以及关于盆地演化的新的基本概念(Wilsus等,1988; Flemings等,1989)。 尽管有这些进展,但关于拉张盆地充填史和演化的控制因素还了解很少。关于哪种过程有强力影响和处在什么环境下有争议,并对许多场合内的过程本身情况还很少了解。还缺乏关于拉张盆地内沉积作用的标定方法。一些已提出的模式(如:Leeder等,1987;Schlische,1991)用简单半地堑的一级二维地层较好地解释了陆内裂谷。然而,这些模式被普遍和有时不合适地应用于不是大范围构造和沉积样式的拉张背景。 相似文献
12.
王本善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2,6(4):9-16
在球坐标系统中,球内一点受到挤压力时,在其前方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分量。俯冲板块前方所产生的向上分力破坏了岩石圈的重力均衡和相均衡,引起地幔底辟和岩石圈下部熔蚀,使地壳减薄,在俯冲板块的持续作用下,上述作用反复进行,最终地壳被拱裂张开,形成洋壳化边缘海盆地。俯冲作用所产生的张应力可用公式Fui=(h-hi)f sin α cos(β-ωi)θi(1-n)^pij计算。由俯冲产生的张应力的分布范围可宽达1000-2000km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1 引 言 正如Ichikawa(1990)所归纳的,日本前白垩纪地体包括具有不同增生时代的两类增生复合体。一类是以秋吉地体为代表的二叠纪复合体,其增生时代为中二叠世晚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另一类增生复合体的增生发生在侏罗纪至早白垩世,它包括美浓地体及其相当体,北秩父地体,南秩父地体和北北上地体。 这些前白垩纪增生复合体通常以存在具各种岩石和年代的大洋岩石为特征。在这些大洋岩石中最特殊的是常被玄武岩下伏的巨大体积的晚古生代浅海相碳酸盐岩。它们通常与同时代的深海粉砂岩及相伴它的玄武岩共同出露。密切岩性关系的浅海相碳酸盐岩、深海相粉砂岩和玄武岩构成了二叠纪和侏罗纪地体内的大洋岩石组合。碳酸盐岩和粉砂岩分别被复原为玄武岩海山上的浅海岩帽和玄武岩海山周边的深水盖层。 晚古生代大洋岩石在前白垩纪地体内与陆源岩石表现为复杂相混。大洋岩石常表现为复盖在较年轻的主要为泥岩的陆源岩石上的巨大构造片。很多小型孤立大洋岩石体常混乱地夹入在泥岩内。由于又强调把年轻时代的相连陆源岩石作为外来方式出现的,故广泛采纳晚古生代大洋岩石是由古海山和相关沉积岩的残余组成的,它们是被碰撞到活动大陆边缘并与海沟充填物一起并入增生往的。 这些古地理和构造解释引起了一些新问题,即?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南中国海、亚洲大陆和菲律宾板块在台湾和吕宋地区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图1,何,1986)。南中国海的洋壳沿吕宋西部岸外的马尼拉海沟俯冲于朝西运动的菲律宾海板块之下。这一会聚构造朝台湾方向变为弧-陆碰撞。自新第三纪晚期以来,菲律宾海板块前缘的吕宋弧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Suppe(1984)指出,所产生的碰撞已朝南推进,扩大到台湾东南岸外地区(图1)。 相似文献
15.
台湾岛是以欧亚大陆架为代表的大陆与以律菲海宾板块上吕宋弧的北延部分为代表的岛屿间几次活跃碰撞之一的产物。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次碰撞的演变和现代构造,我们从由台湾遥测地震台网测定的一套50000个原始地震中选取了1260个记录完好的地震,来测定岛下一维和三维 P 波和 S 波速度结构。无论是速度结构还是地震位置重定的结果都表明,台湾岛在构造上分成三个不同的带。在东部,菲律宾海板块正在下冲于南北界线(它由地震活动和一个高波速区很好地限定)以东的欧亚板块下。在南部,欧亚大陆板块正在下冲于约23°N 的东西边界(它由壳下地震活动和一个低波速区清楚地限定)以南的菲律宾海板块下。俯冲大陆的倾角直到主岛以东50千米的吕宋岛弧为止,一直是较缓的。在23°N 以北的主岛主体部分下的波速结构揭示,在西部25千米深度之上的一条平缓倾斜的低速带在中央山脉之下至少50千米以下深度变窄和变陡。这低速带的倾角由一狭地震活动带显示出来,它伸到100千米深度。此地震带位于速度“鞍部”内,并标志24°N 处的中夹低速区内有一明显错断。因此,关于欧亚大陆俯冲于台湾之下的证据在岛各处都存在。地幔内的低速区证实(但不一定是必要的),约6—16千米的下部陆壳俯冲到了至少50千米的深度。23°N 处的速度结构和地震活动的明显变化及24°N 处的低速区的错断表明,跨这两个纬度的俯冲的性质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由吕宋弧同俯冲大陆架相互作用造成的,在地表它以一种明显的较小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最后,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的速度结构证实,70千米深度以下的地震没有出现于板块的高波速区,而可能位于板块上缘附近。还存在由地震位置和速度结构证实的俯冲板块分段内的证据,及俯冲作用明显存在于远至南面22°N 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17.
<正>Molnar和Tapponnier(1975,1977)首先提出亚洲的许多构造特征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中地壳碎块的侧向排出有关。他们认为欧亚板块东缘是一个自由边界,允许大块地壳沿走滑断层向东运动。新生代欧亚板块的东部边缘地区,南至瓜哇、苏门答腊,北至日本海、千岛盆地,都发生了拉张作用(图1)。在该大陆边缘发育的许多拉张盆地都被认为是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地壳碎块向东排出有关的拉分盆地。 相似文献
18.
1前言造山带:首先是Who(1996)在其对大西洋扩张的研究中观察到。造山带由强烈地挤压构造所产生,经常出现在大陆拉张和裂谷区。由于造山带通常形成于靠近会聚板块的边缘,且造山带甚至发生在板块继续发生会聚作用和以挤压为主的区域应力场之时,而板块构造学说未能充分说明此类技张作用,例如中央安第斯活动拉张带和西藏高原是实例。重力塌陷假说是目前流行的解释(Dewcy,1988)。艾里型地壳根(Cmstal。t)支持全球的绝大多数造山带的存在(此呼,1855),然而,地壳垂直(方向)的力均衡并不意味着在侧向的力学平衡。一个巨厚的地壳… 相似文献
19.
大陆碰撞的开始和周缘前陆盆地的开始分别由前陆板块继承性性被动边缘的变形和弯曲引起。在板块逐渐聚敛期间,周缘前陆盆地从欠充填复理石阶段发育至充直或过充填磨拉石阶段。一般地,这一复理石向磨拉石的转变解释成冲断楔形体和前陆盆地越过继承性被动边缘枢纽线的迁移。研究表明,在北阿尔卑斯前陆盆地发育期间,继承性的古深水区和俯冲欧洲被动边缘岩石圈强度的变化在复理石向磨拉石的转变中的转变中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引言十年来,砂岩组分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已被人们广泛研究和讨论。由 Dickinson 等(1979,1980),和其他人所写的重要文章有助于我们根据主要组分类型推测物源区构造环境。这个方法的局限性是如下一些问题:构造环境的短暂变化,与沉积环境和气候有关的组分变化,从与沉积盆地无构造关系地区大规模横向搬运的砂。尽管有这些问题,但最近的一些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