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精密多功能低温静载材料实验机、热循环试验装置、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系统研究了真空热循环条件下LF6合金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和微观组织,分析讨论了真空热循环对LF6合金焊接接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300周次范围内,真空热循环可改善LF6合金焊接接头的拉伸性能,使其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提高。热循环对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具有影响,并同循环次数有关。初始循环时,由于位错不断增殖,使得LF6合金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塑性增加较快;经热循环70周次后,接头的强度和塑性均达到最高值;循环次数继续增加,强度和塑性开始下降,这可能与晶内位错密度降低、晶界处形成位错墙有关。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大气等离子喷涂在HA188合金基材上制备NiCoCrAlY+YSZ热障涂层,然后分别对试样在高真空和低真空中进行1080 ℃的热处理。通过在1100 ℃对热处理前后的热障涂层进行热循环考核,并在具备EDS的扫描电镜下分析了热循环前后的显微组织和成分。结果表明,真空热处理显著提高了APS-NiCoCrAlY+APS-YSZ热障涂层的热循环寿命,一方面是由于真空热处理后在APS-NiCoCrAlY/APS-YSZ界面上形成连续的TGO层受到了抑制,降低了由TGO产生的应力开裂,另一方面真空热处理后的涂层热循环时在APS-NiCoCrAlY的内部产生了更多的氧化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APS-NiCoCrAlY的热膨胀系数,减少了由APS-NiCoCrAlY/APS-YSZ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造成的应力开裂。并且低真空热处理的涂层内部失效裂纹没有像高真空热处理的涂层那样均匀连续扩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环氧胶粘剂中加入纳米填料,研究了纳米填料对环氧胶粘剂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胶粘剂中加入纳米SiO2和一维纳米SiC晶须,获得的环氧树脂(E44、E51)胶粘剂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69·09MPa,剪切强度达到35·86MPa,改性环氧树脂中填料的最佳加入量为7%的纳米SiO2和10%的一维纳米SiC晶须纤维。 相似文献
6.
剪切强度是胶粘剂关键的性能指标,试样制备是影响胶粘剂剪切强度试验结果的重要过程。因标准对试样制备的过程描述不甚详细,导致J-15胶粘剂剪切强度试验多次出现数据偏差大、稳定性差等问题,给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带来不便。为解决此问题,本文研究胶接表面粗糙度及固化压力2个关键因素对J-15胶粘剂剪切强度的影响,获得最优的试样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J-15胶粘剂剪切强度试样制备基材采用240#砂纸进行处理,升温至170℃,保温3 h后施加固化压力0.4 MPa时,剪切强度值最佳。将此作为胶粘剂剪切强度试样制备的推荐使用参数,有利于J-15胶粘剂剪切强度试验数据的准确和稳定。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纯铁晶粒尺寸分布对单轴拉伸条件下强度及流变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Hall-Petch关系式中的晶粒尺寸参量取塑性变形实际涉及的尺寸,比取平均晶粒尺寸更合理。前者的值又同时依赖于多晶体的晶粒尺寸分布的两个数字特征,即均值(平均晶粒尺寸)和变异系数(尺寸分布宽度)。在本实验条件下,尺寸分布宽度的影响可达2~5kgf/mm~2。 相似文献
9.
10.
11.
制备8批次EB-PVD双层结构热障涂层试样,采用循环加热快速冷却实验装置模拟热障涂层服役环境,开展了热障涂层试样在不同热循环保温时间条件下的热循环性能评价实验,采用指数下降的数学模型对热循环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获得了表征热障涂层试样静态氧化性能和热疲劳性能的物理量.结果表明,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不同批次热障涂层试样的静态氧化性能和热疲劳性能具有不同的匹配关系,热障涂层试样静态氧化性能总体估计值为(677±194)h,热疲劳性能总体估计值为(6789±1818)次.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基于材料微观组织建立了视场胞元模型,并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胞元模型进行温度循环的数值模拟,着重分析热循环中基体和增强颗粒的等效应力分布规律,及主应力σ_(11)和σ_(22)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热循环的升温阶段,基体的主热应力整体表现为压应力,增强颗粒表现为拉应力;在降温阶段,基体表现为拉应力,增强颗粒表现为压应力;在模拟中,对3次循环中的主热应力σ_(22)做了统计,发现不论是基体还是增强颗粒,从第2次循环开始,热应力就开始趋于稳定.通过改变单元胞中颗粒的体积分数进一步分析体积分数变化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热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体积分数减小之后,基体和增强颗粒应力分布变得均匀,并且各次循环中的热应力相差不大,比较稳定.最后对热循环中的应变滞后回线进行了分析,表明高体积分数下的复合材料具有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