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4)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还要注重他们身体素质的发展,把体育教学放到教学中的重要位置,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和积极锻炼提高运动能力,促进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体育运动的动作和技巧,打造高效的创新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对小学体育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新时期,体育教育并不只限于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是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德育观念,将体育知识有效地联系德育内容,完善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在完成基础教学要求的同时,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此,根据教学经验,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新课程改革后,素质教育理念已经逐渐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新课程标准中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样,对于体育课堂教学也应当如此,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使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身心健康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为例,就如何有效构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做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4)
在体育课上教传授学生篮球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现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篮球教学也成为体育中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很多学校体育教学中会存在很多不足,很多学生没有熟悉掌握专业技巧,这对篮球未来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很多学生热爱篮球,为此,教师要重视篮球的教学和发展,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篮球技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目的也从最初的以培养学生知识水平为主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上逐渐转移。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各学科发展大融合的趋势也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初中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体育思想以及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适应新的教学思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方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详细探讨了丰富体育教学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拓宽体育教学思路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
<正>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在新的理念的支持下,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学校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体育达标就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想法,从深入研究新课标开始,不断寻找适合新型体育教学的方法,使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和优势尽快显现出来。在不断探索新教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使自己能更好地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46)
即使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教学观念的缺失,学生对体育课程提不起兴趣,进而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向学生贯彻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1)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双向过程,是需要师生之间密切配合的,这就意味着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体育学科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如此,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要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资源,把德育内容积极渗透到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之中。同时,教师还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自己。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9)
随着"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贯彻与实施,体育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体育创新思想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因此,体育教学的观念和方式也要转变。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探索以及积极研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