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27)
微课程是在传统视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作,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实现高效的视频学习。教师在微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主题,主题的提出一定要保证学生感兴趣,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敢于创新,突破以往的视频制作模式,增强微课程学习的活力。微课程的引入,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学生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进行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主要分析"微课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4)
本文就"微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进行了综述,研究探索了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微课程"评价与反思,并展望了基于移动学习的"微课程"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9)
微课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短、小、少"等特点。整合微课资源,优化教学模式,能让有读写障碍的儿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更好地学习教材,有效地提高了读写障碍儿童的学习效率。微课使用灵活方便,能有效地调动读写障碍儿童积极学习,有效提升读写障碍儿童数学课堂效率,让读写障碍儿童的课堂简单而有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
<正>微课是指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科知识点精心制作的视频课程。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资源容量小的特点。"微课"也是一种课程形式,具有清晰的教学目标,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主题更明确,教学针对性更强,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而语文新课改也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微课的引入将彻底改变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对于学生来说,微课给他们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1)
<正>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微课程以其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大多教师生的认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程教学方法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其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较短,所以在应用当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文就围绕微课程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设计策略,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一、微课程的主要特点在今后的学习中,微学习是今后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主要由以下两个部分所构成:一个是"微",另一个是"学习"。"微"就是"碎片化、微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在幼儿园内开展微课程活动是当下针对幼儿普及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通过对周边环境的相关资源获取,让幼儿在活动中围绕着最为常见的"蛋趣"展开一系列学习与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蛋趣"主题微课程活动的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法做出总结探究,帮助幼儿感受自然生物的力量以及对生命的感悟,培养幼儿审美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思考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
微课程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在"微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和延伸。艺术设计专业着重创新和实践,对微课程的教学体系、模式、方法、互动性的探索、研究,都需要顺应信息时代的需求与学习群体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25)
":书法微课程"是根据书法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研发的微型在线学习资源,其核心在于开发课程资源。"书法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书法教学实践的需求,围绕书法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制作的微型教学视频。因其具有短小精炼、方便快捷等特点,深受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利用"微课"的微小、便捷的特点,让"微课"走入书法课堂,建构新型的书法教学课堂模式,推动书法微课程的深入研究,让书法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6)
微课程是相对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的课程,它通常以一段5~10分钟简短的视频作为授课的素材,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程预习、复习,实现自主学习。微课程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拓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
微时代的到来,促使越来越多的"微元素"参与社会生活,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样、因时因地制宜的特点,向学生、教师、学校展现了其价值。在教育领域,微课程的参与势在必行。该文以小学美术单元主题微课程资源开发进行实践探究,以期为完善小学美术微课程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