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世界》2016,(3)
正公司目前有两路110kV电源进线,向两座110kV变电站供电。1号110 kV变电站有四台110kV/6kV主变压器,6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1号主变110 kV侧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进线断路器(以下简称事故断路器)曾在10 d内两次跳闸,而6 k V侧电源断路器却处于正常合闸状态,在微机后台监控系统及主变综合保护  相似文献   

2.
陈志文 《大众用电》2010,(10):35-36
<正>1单母线分段带旁母的110kV变电站单母线分段带旁母是110kV变电站广泛运用的接线方式,下图是深圳供电局某110kV变电站的接线图,详见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顾彦  倪方云 《电世界》2010,(1):43-44
35kV泖港变电站采用内桥接线方式,2台主变容量都为10000kVA。10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母线分段运行。其一次接线见图1。泖港站正常运行时万厍3662供1号主变及10kVⅠ段母线;隐泖173供2号主变及10kVⅡ段母线;35kV分段自切断路器和10kV分段自切断路器均在投运状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35kV变电站设计的相关国家规范、手册、标准,该课题实现了35kV终端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研究与设计。35k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并采取1回进线方式,主变压器采用2台SZ9-8000/35型有载调压变压器;10k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简易分段接线并有8回出线;10kV主进线采用ZN28-12型真空断路器,出线采用断路器与保护控制器配合作为控制和保护,本课题的研究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并采用新技术及节能设计原则,对于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电气系统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便于今后变电站工程的设计,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朱业生  石安江 《电世界》2007,48(3):40-40
1 事故现象 某110kV变电站10kV系统为单母线接线,中性点不接地(见图1),两台主变运行,主变高压侧并列运行,主变低压侧10kV Ⅰ、Ⅱ段母线分列运行,10kV母线采用分段备自投方式(暗备用)。事故当日运行方式为10kV分段断路器(QFS00)热备用,1号主变10kV进线断路器(QFS01)、2号主变10kV进线断路器(QFS02)均在合位。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变电站典型设计推荐的电气主接线形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先进城市电网发展新理念,从技术性和经济性两方面比较了按3台主变压器设置的110kV GIS枢纽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形式和10kV电气主接线形式,并以陕西电网典型的110kV双环网结构为例说明110kV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3台主变压器4台断路器接线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某110 kV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进线保护在110 kV线路故障情况下,误闭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以下简称"备自投")装置,导致全站失电事故。采用保护动作、断路器位置状态、电压等判据,提出针对110 kV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110 kV进线保护闭锁备自投装置的继电保护改进逻辑方案,分析该方案在各种运行方式下进线保护闭锁备自投装置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案原理简单,动作灵活,能够有效区分本站110 kV系统故障,自适应启动或闭锁备自投装置,满足不同运行方式要求。  相似文献   

8.
吴勇 《电世界》2009,(12):35-35
1系统结构 某单位10kV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由两路电源供电,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低压供电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正常运行方式为:10kV双电源同时供电,每条进线各带一段母线,两条进线互为备用,采用母联断路器备自投方式。当两10kV电源中任意一路停电,停电侧电源进线断路器断开,  相似文献   

9.
1.中性点接地电阻接入方式 浙江省220kV(20kV)变电站标准化设计中主变采用220(230)8×1.25%/117/21kV变压器,容量为240/240/120MV·A,接线组别为YN/yn0/d11,其中220kV为双母线接线,110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20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相似文献   

10.
《电世界》2015,(8)
<正>1事故情况我单位为基建矿井,现有一座35 k V变电站,变电站两回进线均引自长子110 k V变电站,使用的是JYN1-40.5型35 k V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现场主变型号为SZ9-25000,10 kV开关柜型号为KYN28-12,35 k V母线和10 k V母线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正常情况下35 k V母联断路器和10 k V母联断路器均处于热备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武斌 《电世界》2009,(2):35-37
我公司110kV变电站主接线见图1。110kV电源采用双回路进线,Ⅰ、Ⅱ段母线采用内桥式接线,由1100桥断路器(SF6)及1100甲、乙隔离开关实现母线联络。  相似文献   

12.
《电世界》2017,(12)
<正>山西煤层气电网樊南35kV变电站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10kVⅠ、Ⅱ段母线通过母线分段断路器并联运行。苏庄线是10kVⅠ段母线上的一条10kV出线,玉溪线是10kVⅡ段母线上的一条10kV出线,樊十集气站由苏庄线供电。2013年2月9日,玉溪线859断路器与樊十集气站10kV开闭所压缩机887断路器发生了同时跳闸的  相似文献   

13.
110 kV洞子口变电站110 kV一次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各段有多个进线,并且有三个电源点,简单、经济地实现三个电源进线备自投功能方案的讨论与实施.  相似文献   

14.
张耀洪 《陕西电力》2005,33(5):53-55
110 kV洞子口变电站110 kV一次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各段有多个进线,并且有三个电源点,简单、经济地实现三个电源进线备自投功能方案的讨论与实施.  相似文献   

15.
《电世界》2017,(3)
<正>1现场情况某110 kV变电站110 kV侧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进线、出线各一路,分段断路器一台。一次设备为GIS设备,二次设备为综合自动化设备。根据运行需要,调度下令110 kV出线由检修转运行。操作人员执行时发现,不能从后台机遥控合闸。因为急于送电,调度又下令从GIS设备汇控柜处合闸。GIS控制回路接线如图1所示。汇控柜设置了远方/就地转换开关ZK,操作人员将ZK置于就地位置,用合闸/分闸控制开关KK  相似文献   

16.
双母线双分段和双母线单分段是220 kV、110 kV变电站的典型母线接线方式。分析两种接线方式母线保护装置动模测试项目的异同,设计了可同时兼容两种接线方式母线保护测试的典型测试模型。该模型也适用于两种接线方式母线保护装置同时进行测试试验,有助于缩短母线保护测试周期,提高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冯华盛  卢辉 《电世界》2007,48(12):39-40
我公司二期总变是一座110kV电压等级变电站,安装2台4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两回110kV电源从220kV罗带站不同的两段母线经架空线引入,110kV侧采用内桥式接线,6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正常运行方式为双线双变解列运行,即110kV1号进线经1号主变带6kVⅠ段负荷;110kV2号进线经2号主变带6kVⅡ段负荷。110kV BZT(备自投装置)退出,6kV BZT投入。  相似文献   

18.
邵方军 《电世界》2021,62(5):14-15
1现场情况 我单位茨榆坨工区所辖茨二变电站为66 kV/6.3 kV供电变电站,66 kV和6.3 kV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条66 kV进线,两台主变并列运行,每段66 kV母线上各安装一组氧化锌避雷器,66kV变电站主接线如图1所示. 某日雷雨天,中午12:20,2号主变气体保护动作.现场检查发现,2号主变零序套管断裂,变压器油不断流出.汇报调度后拉开二次侧断路器及一、二次侧隔离开关,并做好安全措施.调取监控录像,雷电时监控系统瞬间失电.  相似文献   

19.
1工程概况无极城西110kV变电站具有110kV、35kV、10kV3个电压等级;110kV2回进线,35kV单母线分段、终期6回出线,10kV单母线分段、终期14回出线,电容补偿为2X3600kw。2设备的选择2.1一次系统的选择a.主变选择3卷有载调压变压器。b.110kV断路器选择ABB公司生产的SF。断路器。C.35kV断路器选择国产SF。断路器。d.10kV断路器选择柱上真空开关。2.ZM次设备的选择2.2.l主变压器控制保护的选择a.BKQ—2010型变压器自动控制保护器可实现主变3侧开关的遥合、遥跳、手合、手跳,并设主变重瓦斯保护、有载调压重瓦斯保护及轻瓦斯…  相似文献   

20.
高新500kV变电站投运13年,经过多次扩建后,已突破原规划,再次扩建时向外征地困难。本次工程主要设计任务是扩建高新变电站5号主变压器,并在220kVⅢ段、Ⅳ段母线其中一段增加分段断路器,形成双母线单分段接线。经过方案比选,5号主变压器布置在原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的位置,避免了征地;结合主变压器布置方案,500kV主变压器进线采用HGIS(混合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220kV配电装置将原有旧间隔改造为本期新增的220kV分段、母联、母线设备等间隔,5号主变压器220kV进线采用GIL(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方式,节约占地,增加了可靠性。本次5号主变压器扩建及220kV母线改造工程设计方案技术合理,不对外征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