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印尼穆印2×150 MW电厂的燃料为勘测煤质分析全水份高达55.3%的褐煤,这种煤质直接供给中速磨制粉系统在国内尚无设计运行的先例。文中介绍一种先将高水份褐煤预干燥再供给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新型燃煤供应方式。给出了蒸汽管回转干燥系统对高水份褐煤的干燥流程并进行了干燥设备的选型,讨论了高水份褐煤中速磨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中磨煤机规格大、锅炉一次风率高及一次风温高的特点。采取了将煤干燥系统、制粉系统及锅炉燃烧参数一起综合调试、消缺等措施解决运行初期因原煤被干燥过度导致煤气析出过多而出现的几个问题。几年来发电工程运行安全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水分褐煤燃烧发电的集成干燥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友辉 《锅炉技术》2006,37(Z1):46-49
高水分褐煤直接燃烧发电效率低,褐煤的集成干燥发电技术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力手段.介绍了国外几种先进的集成干燥技术,如:管式干燥技术,流化床蒸汽干燥、蒸汽空气联合干燥,床混式干燥(BMD)、热机械脱水(MTE)等,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最后,探讨了我国可以借鉴的褐煤燃烧发电预干燥技术.  相似文献   

3.
二道江发电公司煤源严重不足,为最大限度掺烧褐煤并能单烧当地劣质烟煤,在2×100MW机组锅炉进行技术改造。采用抽取中温炉烟加入制粉系统干燥介质,同时对热风送粉系统加入调温风的改造方案,以降低制粉系统末端氧量以及送粉系统输送介质的温度,提高制粉、送粉系统防爆能力和制粉系统的干燥能力以及双通道燃烧器对有较大差异煤种的适应能力。运行表明,改造效果显著,锅炉具备掺烧褐煤50%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国内的锅炉相关标准及文献中,均未对炉烟干燥开式制粉系统锅炉的热平衡及热力计算方法予以介绍。本研究提出了开式制粉系统的3种炉烟干燥方案,并对应用这3种炉烟干燥方案的开式制粉系统锅炉的热平衡及烟气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其与传统闭式制粉系统锅炉的区别。继而,基于常规的燃煤收到基分析数据及低位发热量,提出了适用于炉烟干燥开式制粉系统锅炉的热平衡及烟气特性计算方法,据此可完成完整的开式制粉系统锅炉热力计算。该计算方法为炉烟干燥开式制粉系统锅炉的研究、应用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燃用不同干燥程度褐煤时的系统特性、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热经济性及投资经济性问题,利用Ebsilon仿真软件建立以伊敏煤、霍林河煤和乌兰察布煤三种不同褐煤为设计煤种的600 MW机组模型,通过对供电标准煤耗率的设计值进行验证后,对用于燃用不同程度干燥煤的机组进行仿真,分析对比了煤量、入炉风量、锅炉烟气量、锅炉效率和全厂热经济性的仿真结果,并进行了褐煤预干燥系统的投资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个机组热经济性在燃用不同程度的干燥褐煤时均有所提高,标准煤耗率最多可降低2~7 g/kW·h,对设计煤种水分较高的机组的节能效果尤其明显;可根据所得经济曲线对现有机组进行合理投资引入褐煤预干燥系统。  相似文献   

6.
在褐煤机组抽汽干燥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提出了一种机炉热集成优化系统,利用褐煤干燥时蒸发的尾气预热空预器入口空气,同时在省煤器后的旁路烟道内加装两级烟水换热器,加热部分凝结水,节省汽轮机回热抽汽,从而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结合某600MW超临界褐煤机组,分析对比了常规抽汽干燥系统和机炉热集成优化系统的热力学特性和综合节能效果,并初步探讨了优化系统的技术经济学性能。结果表明:案例机组在优化系统下可降低供电煤耗4.3 g/(k W·h),按年运行5 000 h计算,优化系统每年可减少标煤量1.29万t,年节约燃料费700余万元(按褐煤标煤560元/t计),静态投资回收期仅为3.3年,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褐煤干燥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以某660 MW褐煤机组为研究对象,按照蒸汽管回转干燥工艺拟定了褐煤干燥技术方案,研究了干燥前后机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变化、锅炉及制粉系统设备的选型的差异。研究表明:干燥后煤质特性变化很大,接近烟煤特性,导致干燥前后锅炉本体和制粉系统的设计差别很大。采用干燥技术后,可以降低发电煤耗9.8g/(kW·h),回收水分74.6t/h,锅炉热效率和运行经济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某300MW烟煤/高炉煤气混燃锅炉掺烧褐煤的燃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经济性分析,分析了褐煤完全取代烟煤、部分掺烧褐煤和不同高炉煤气掺烧比例等因素对炉内温度场和CO摩尔分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褐煤完全取代烟煤后,炉内温度显著降低而炉膛出口烟气温度明显升高,影响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褐煤取代部分烟煤后,随着褐煤掺烧比例的增大,炉内温度逐渐下降,炉膛出口烟气温度升高但CO摩尔分数变化不大;在褐煤掺烧比例一定时,随着高炉煤气掺烧比例的增大,炉膛最高温度明显降低且炉膛出口温度升高,CO摩尔分数的峰值逐渐减小;纯烧烟煤的发电成本为117 090元/h,当掺烧40%褐煤和20%高炉煤气时,发电成本降为80 107元/h,发电成本比纯烧烟煤降低了31.59%.  相似文献   

9.
扬州发电有限公司4号炉三次风燃烧系统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扬州发电有限公司200MW机组4号炉(670t/h)长期存在锅炉灰渣可燃物含量偏高、锅炉效率偏低问题,经详细试验对4号炉三次风燃烧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结果表明.4号炉在制粉系统运行时锅炉效率提高2%以上。  相似文献   

10.
1025t/h劣质烟煤锅炉掺烧褐煤改造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化地区煤源严重不足,在2×1025t/h锅炉进行最大限度掺烧褐煤并能单烧当地劣质烟煤的技术改造.采用在转向室抽取中温炉烟加入制粉系统干燥介质,同时对热风送粉系统加入调温风的改造方案,以降低制粉系统末端氧量以及送粉系统输送介质的温度,提高制粉、送粉系统防爆能力和制粉系统的干燥能力,并将双通道煤粉燃烧器改造为水平浓淡燃烧器,改造后,锅炉具备掺烧褐煤50%的能力,适应煤种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1.
雷电定位与雷电信息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雷电监测和预警的重大意义,介绍了雷电定位系统的发展概况,定位原理,定位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对雷电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特点及产业化,社会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BEST系统和常规热力系统的区别,基于某超超临界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的设计计算,使用EBSILON软件建立完整热力系统模型,然后从焓升分配,回热级数选择,再热压力优化,小汽轮机效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比两种系统的异同点,并从热力学角度对其加以解释和说明。结果显示BEST系统的焓升分配更为均匀,回热级数选择需要考虑给水泵功率需求,最佳再热压力相对于常规系统压力更高,对小汽轮机效率的敏感性只有常规系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3.
《电力与能源》2015,(4):549-553
随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无人值班、远方调控、运检合一等模式实施,对防误专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防误闭锁系统需适应新的生产模式,全面覆盖变电站调控、运维、检修等方式,更好地满足电气防误闭锁强制性、全面性、唯一性要求,确保各种操作行为得到安全保障。通过对两种防误闭锁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在现有管理模式、技术标准、防误理念及地域文化的原则下,进一步优化防误闭锁系统的运维管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烟气脱硫系统和烟气脱氮系统中所有预热器,着重叙述烟气加热烟气的再生式空气预热器,并简叙烟气脱硫系统与烟气脱氮系统的流程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某复合式区域能源项目为例,对系统技术路线选择、方案设计、设备选型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复合能源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了探讨.项目采用年一次能源利用效率(PER)和年系统综合性能系数(ASCOP)进行评价,可合理反映系统整体性能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电力信息系统运行维护阶段测试验证工作量大、重复性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文章在分析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适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运行阶段的电力信息系统业务自动化测试验证方案,采用开源软件搭建面向企业级Web系统的业务自动化测试验证系统,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系统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要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国安电力公司和其它300MW以上机组的汽轮机EH油系统及其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一些改进方法和防范措施,提高了汽轮机DEH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时其它电厂解决此类故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叉.  相似文献   

18.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相关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的问题,介绍了河湖水系连通提出的背景,结合 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解读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理念,进而系统构架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体系框架 ,阐述了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主要论点、关键理论及关键技术,并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为河湖水系连通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户用光伏系统发电量和系统各效率衰减情况,持续跟踪、记录容量为6 kW的户用光伏系统近几年的发电量相关数据。通过理论计算和电站记录的各项数据分析发现:上海地区2015 ~ 2017年发电量逐年增加;在这三年中,组件方阵每年衰减率在4.5% ~ 6.5%之间,系统综合效率总的相对衰减不超过4%;晴天各时段方阵转换效率与系统综合效率变化趋势相同;雨天各时段逆变器效率、方阵转换效率、系统综合效率变化趋势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轮机冷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在线监测其运行状态,利用适当的优化方法,对冷端系统的有关设备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并利用BP网络对凝汽器低真空原因进行分析诊断,给出故障处理对策和运行操作指导。通过优化操作,减少损失,提高机组的经济性,保证机组在最佳状态下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