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超  罗月婷 《新食品》2005,(21):37-37
近年来,乳品市场连番的价格战不仅令乳品企业“很受伤”,而且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批评,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之后,若乳品企业能吸取教训,行业的振作与规范并不遥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重新审视乳品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国家关于乳品质量的各项法规与制度早已有之,但是2003年乳品市场有关质量的话题仍然层出不穷。“无抗奶”、“鲜奶标识”、“结核奶“等事件,既引发了乳品企业之间的互相“攻击”,也引发了一场业内关于“概念”的“口水战”。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聚氰胺”阴影的逐渐散去和乳制品消费市场的逐渐回暖, 如何做好出口乳品的检验检疫工作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对监管部门提出的一个严峻挑战。 本文分析了出口乳品受阻对本省乳品生产企业产生的不利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出口乳品的管理水平、确保出口乳品安全, 提出了“风险分析等级评定、生产过程监管、提升企业自检自控能力、加强乳品防护措施、电子监管和企业自身管理的融合、产品安全指标监控”等6项举措。  相似文献   

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4):18-18
2007亚洲乳制品市场研讨会已在上海闭幕。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已成为全球7大产奶大国之一,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日本、中国(含台湾)越南、泰国等这些亚洲国家的乳业得到快速和蓬勃的发展,已成为亚洲乳业发展成功的典范;同时,也引起了国际乳业界的广泛关注。亚洲乳品市场专题研讨会在中国还是首次召开。会议是由新加坡艾毕思(IBC)会务服务中心主办、国际乳品联合会(IDF)和中国广东省乳业协会共同协办的。国际乳品联合会主席吉姆(JimBegg)先生抵达中国全程参加了会议,并在该研讨会将近结束时作总结性发言时认为:“随着亚洲各国人民对牛奶消费习惯的改变和各国政府对乳业的重视及乳品企业对牛奶的宣传,亚洲乳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乳品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他特别指出,“再过10年,中国本土的乳品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乳业时讯     
《乳品与人类》2006,(5):4-6
我国78家乳品企业销售额超亿元;我国奶类总产量跻身世界第四位;蒙牛投资引进七条SIG康美包无菌液态奶灌装线;三鹿: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33强企业;蒙牛携手科汉森研发益生菌酸奶;伊利斥资8亿投资蒙古共和国;乳清粉仍在疯涨;上海光明重启“无抗营销”;……[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乳品与人类》2005,(1):12-15
“受尊重”的企业家,他们应该具备在变化面前的创新精神,应该始终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我们希望“最受尊重”的价值观念能够渗入中国乳品企业领导人的意识深处,并成为整个中国乳品行业的主流商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2003年乳品质量没有大问题”《乳品与人类》:2003年,中国乳品市场的乳品质量在整体上还存在哪些问题?李茂胜:质量上没有大的问题,而且各企业现在对质量的控制都比较严格,所以2003年中国乳品市场的乳品质量总的来说还是很好。因为乳品的质量主要受奶源、设备、管理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而国家对于奶源的管理一向都是非常严格的,另外随着国产设备在质量上的不断提高,再加上企业对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转型改变了制造企业传统的价值创造逻辑,但其价值创造的实现和演化机制仍不甚清晰。“制造业数字化”及“数字中国”双线政策陆续出台,支持企业加快走上数字化转型道路。乳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乳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章以蒙牛乳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为例,探讨乳品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促进价值创造的实现,为乳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地缘优势与资本优势的较量 “突围”或许不是一个新词.但对于2006年的区域强势乳品企业来说。“突围”却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0.
杨帆 《食品开发》2014,(6):67-67
随着达能、蒙牛乳业、雅士利国际三方公告的宣布,很有可能又会有两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外合伙人”出现——达能入股雅士利25%股权、雅士利也在考虑入股多美滋。 据了解,今年以来,国内乳品市场上频频出现了中外乳品企业的联姻,并且有加快的趋势。业内预测,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洋品牌和本土品牌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  相似文献   

11.
8月18日.嘉吉增稠稳定方案在成都近郊的安仁博物馆小镇举行了一场名为“2011年嘉吉乳品创新日”的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各乳品企业的研发、采购与管理人员共同讨论乳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通常的看法,乳品包装的功能主要是产品的保护,而对于它在整个乳品的加工、销售过程中所担负的其他功能却往往忽略,本文从乳品包装的基本功能开始,对乳品包装在整个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作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三乳品包装的基本功能门)保护功能。使乳品免遭损坏、溢漏、污染;使乳品品质维持一定的时期。(2)运输与分销功能。单一客户份额;便利的货架存放及客户储藏;经济的货物运输。门)信息功能。宣传乳品品牌;介绍乳品特性;提供乳品使用规则。(4)环保功能。减量及易于回收处理;制造过程中的环保评价;充分考虑资源的要素。从…  相似文献   

13.
纷纷扰扰的中国乳品行业,又走过了一个年头。之前外资乳品巨头纷纷进人中国引发的震动,绝不亚于“禁鲜令”导致的已让人感官“疲劳”的无休争论。2006年,我国乳品原料进口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乳业仍然没有摆脱奶源争夺战和价格战的困扰,依旧在微利地带无奈地徘徊。“乳品原料进口的不断增长,会危害到奶农的利益,阻碍民族行业的发展。”类似的报道屡见不鲜,加上外资乳品企业的“跑马圈地“,让我们不禁为我国乳业产生了一丝忧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乳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伊甸园”,国外同行功不可没,他们带来的技术、装备和市场经验是不折不扣的行业“助推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乳品原料的进口和外资涌人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乳品与人类》2008,(1):4-4
目前,在“中国奶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表示,发改委已紧急下发通知,停止地方新上乳品食业加工能力建设。“我们要尽快出台乳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及乳品加工业产业政策,运用法规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乳品加工业落后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对于环评不达标、无生产许可证的乳品加工企业,坚决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15.
你喝到“鲜奶”了吗?这次不是脑筋急转弯,但是中国乳品企业都开始绕着这个问题转了。去年《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一书关于“鲜奶”的定义又一次引起了乳品行业的极大争议。一方观点认为,“鲜奶”仅仅是一个被冒用的名义;另一方观点认为,鲜奶的实际定义正在得到确认。2004年底的这一场争论,已经引发了一场关于“鲜奶”名称以及“鲜奶”历史的追根溯源。如果说这是一场进行了一百年才逐渐解决的争论,你会不会感到有点惊奇?实际上,这场关于名义的争论在100年前就已经卷起了浪潮。我们有必要从100年前开始理解——谁是“鲜奶”?金世琳先生提供了他的研究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正> 打破乳品行业的营销误区随之而来的是乳品企业在乳制品生产工艺方面的争论:从去年的“无抗奶”到今年的“还原奶”,引起了乳品企业大战。这种对加工技艺、生产方式的争论,某种程度上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会起到良性的作用,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多的争论也会困扰消费者,从而使消费者采取一种暂时放弃或者选择一些洋品牌的态度。尤其是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目的,使用了一些不科学的概念,将消费者的乳品知识引入了歧途。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们在东南亚的几个项目已达成了合作意向”。上海瑞派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元生先生在接到记者的电话后说。 “随着中国乳业巨头产能扩张的基本完成,中小乳品企业因市场竞争激烈和资金实力有限,引进新的乳品机械设备的意愿比较保守,乳品机械设备的需求最在下降,乳品机械设备的利润率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中国乳品机械行业,中小乳品机械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价格战频频上演,国内的乳品机械市场陷入低水平竞争的泥潭。  相似文献   

18.
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朱迅涛(无锡轻工大学·无锡214036)1乳品工业中的膜技术膜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已有多年。传统膜技术只用于乳清处理,现已逐步进入乳品工业的其它领域。膜技术在食品和乳品工业中有以下用途:废水处理;牛奶的组分分离;浓缩蛋白;...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乳品市场,所有的企业老总都想在品牌上有所作为,但对于几乎所有的乳品企业.品牌在诸多经营要素中都是短板;而同时.企业老总和品牌经理都想通过品牌的提升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塑造品牌的过程都令他们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20.
乳品安全从来都是整个行业最受关注的事情。注目乳品安全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在消费观念和行为日渐成熟,政策法规不断出台,乳品企业更加重视的今天,乳品安全的神经始终是越绷越紧。日益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更使得国内乳品企业甚至一些知名乳品企业屡现乳品安全问题,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打击了消费者对乳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