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数据交换系统是应用程序之间独有的,它缺乏通用性和扩展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了数据交换领域中当前热门技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提出了基于XML技术的数据交换系统的架构。该系统分为接口模块、文档模块、数据控制模块等。本文对系统抽象描述、数据交换实现共享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系统设计充分利用了XML的优点,使得数据交换系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基于XML技术的数据交换方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ML技术的异构系统数据交换技术,构建了以XML为数据交换标准的异构数据交换平台。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XML技术的广泛应用,XML以其结构化、可扩展、自描述的特点和优势成为网络环境下数据交换的标准,在数据交换过程中XML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尤为突出。本文针对校园异构系统间数据交换的安全需求,探讨和设计了XML安全技术在校园异构数据交换平台中的应用,以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XML技术的发展与应用,XML文件成为了数据交换的标准,它为各个应用之间建立一个公共应用平台,解决了数据格式的相互转换问题。数据交换过程中,XML信息的安全性也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介绍了XML安全服务的标准,通过实例分析论证如何运用XML技术确保数据交换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及其Java实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所谓异构数据交换是指异构数据处理环境下不同数据源之间的互操作。EDI等传统的数据交换技术具有格式不灵活、成本昂贵、交互性与实时性差等缺点。本文讨论了XML适于异构数据交换的特点,研究了XML与数据库的交互技术,给出了实现XML与Oracle数据库交互的Java代码。通过Java Servlet方式实现了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通信,在实际应用中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和比较数据交换平台的几种常用数据交换模式,对交换平台的系统架构、技术实现模式,设计理念和策略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数据交换模式,阐述了XML在平台数据交换的数据表示、数据格式转换、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应用。定义和实现了基于XML的交换数据封装方法相关类接口。给出的方法在广东省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数据集成与交换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的XML数据交换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XML 的出现和不断成熟,XML 将作为一种标准方法实现WEB 上的数据交换。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XML ,接着介绍了基于WEB 的XML 数据交换技术的一般框架和原理, 最后结合微软的XML 技术框架以实例来演示如何实现基于WEB 的XML 据交换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一代互联网Web2.0的普及和发展,对Web环境下的数据交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首先分析了当前Web数据交换所面临的困难,接着介绍了XML技术及其优点,最后对XML在Web数据交换上的应用进行了说明。XML的推广和使用对于推动Web数据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艳  秦森 《现代计算机》2011,(6):97-100
随着信息共享需求的提高,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日益频繁。XML语言具有良好的数据格式、可扩展性、高度结构化以及网络传输便捷等特点,可以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无缝连接,能很好满足关系数据库数据交换的需要。XML-DBMS是种提取、交互、分发XML数据较好的技术,使用该技术设计和实现关系数据库之间数据交换,为轻量级数据交换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XML文档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构造及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瑜  金峰  张凯  胡运发 《计算机工程》2004,30(5):52-54,80
基于多XML文档的政务数据交换平台以映射函数作为基本计算单位,将XML数据交换操作分解为数据抽取、函数及数据组合3个步骤,通过映射函数的组合实现复杂的XML数据交换操作。相对目前采用XSLT技术进行XML文档格式转换的方式,该平台具有开发效率高、可扩育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谢辅雯 《福建电脑》2009,25(9):107-107,100
针对目前存在越来越多的异构数据交换问题,而XML技术的出现给异构数据交换带来了新的实现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XML的异构数据交换原理,然后以某大型企业的异构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满足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出发点,使用XML技术设计和开发了一个基于XML的异构数据交换系统,并设计了两种交换模式。  相似文献   

12.
XML数据交换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介绍了XML技术及其在数据交换中的应用,结合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XML数据交换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方案,着重分析了XML技术在系统各种数据处理和传输中的实现机制及相对于传统方法的优点,最后就当前WEBSERVICES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该方案进行了展望。在这篇文章里,实现了一个基于XML数据交换的系统原型,用XML作为数据中介,实现了异构数据的集成和交换。结果表明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使用XML数据交换是完全可行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XML标准的电子病历实现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XML的规范和特点以及运用XML技术解决电子病历的结构、存储、操作、数据交换和安全等技术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与存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可扩展置标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是由W3C(WorldWideWebConsortium)组织于1998年2月制定的一种面向Internet应用的置标语言。作为对SGML(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的一种改良,XML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自描述性、形式与内容分离、遵循严格的语法要求以及提供对多语种的支持等特点,使其成为Internet网上发布与数据交换的一门新兴技术,并有望在跨平台跨地域异构应用间的协同工作、基于语义的智能数据搜索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所有这些应用都又和XML的数据存取机制分不开的。基于上述种种原因,近年来,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与存取技术成为数据交换和存取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并引起广泛关注。文章将此技术展开分析,详细探讨了XML数据存取机制,并结合关系型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重点分析了XML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模式和应用模式,最后对XML数据存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XML技术在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中的应用以及Web Service技术在应用集成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了现有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产品的工作原理,在得出现有电子政务数据交换产品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ML与Web Service相结合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实现Web Service的安全访问,并实现了全自动的数据校验和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16.
针对数字化造船领域数据交换接口建设所面临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数字化造船领域数据标准接口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现有的系统数据转换接口的实现方法及数字化造船领域的数据交换特点,结合XML文档特性,综合运用JDBC抽取数据到XML文档技术,JAXP更新XML文档技术,以及XML转换技术,从而实现了异构环境下的数据共享.详细介绍了数字化造船领域数据标准接口的设计过程与实现方法,并对XML转换模型、信息交换等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有异构数据库间数据交换方法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以XML作为交换中间件来实现异构数据库闻数据交换的新方法.其中,重点分析了XML技术和XML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并通过一个实例阐述了利用XML和DOM技术,通过数据库模式之间的模板映射,实现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交换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析电子商务中XML数据交换技术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伟权 《福建电脑》2006,(1):97-97,82
本文根据XML数据交换技术的特点,作者结合XML的四种相关技术。详细阐述了XML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特别介绍了XML技术实现异构数据库间互访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XML的分布式数据交换中间件模型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告了中间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分布式网络应用对主流中间件设计开发的需求,讨论了异构应用系统间在降低数据交换复杂度的基础上实现透明数据交换的可能性,研究了CORBA,XML,Java等分布式信息处理及交换技术,介绍了基于XML的分布式数据交换中间件模型的设计目标、设计内容、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提出一个在多应用系统间交换数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XML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存在越来越多的异构数据交换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XML在不同平台/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方面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各种不同异构数据交换技术,最后以书费结算系统为例探讨基于XML在不同平台/系统之间异构数据交换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