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承载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美国和欧洲规范中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和最小配筋率要求进行了对比,并基于各国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受扭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对受扭承载力进行可靠度分析,最后对各规范中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计算方法、最小配箍率和截面限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纯扭构件,中国规范的受扭承载力由钢筋和混凝土受扭2个部分组成,美国和欧洲规范仅考虑钢筋受扭;对于纯扭构件的最小配箍率,美国规范最大,中国规范最小,欧洲规范居中;对于纯扭构件受扭时的可靠指标,在恒荷载与活荷载组合情况下,按中国规范计算的最大,欧洲规范居中,美国规范最小;在恒荷载与风荷载组合情况下,中国、美国和欧洲规范较为接近;对于弯剪扭共同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按美国和欧洲规范计算配筋要比中国规范保守,中国、美国和欧洲规范的剪扭相关曲线均接近1/4圆,中国和欧洲规范中的剪扭构件最小配箍率较为接近,大于美国规范。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构造配筋 ,是配置相当于受扭最小配筋率的钢筋用量并需符合构造要求的最低配筋设计方法。由于受扭构件构造配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为此 ,对受扭构件的箍筋及纵向钢筋构造配筋的设计方法 ,分别作了具体的介绍 ,并对在设计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有关概念和问题 ,作了简要的说明 ,可供广大设计者和技术人员学习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试验结果,针对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从开裂扭矩、受扭承载力、截面限制条件及箍筋最小配筋率等方面,对我国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美国ACI318M-11规范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箍筋配筋率范围内,美国规范安全储备高于我国规范。我国规范中配筋强度比及箍筋配筋率对受扭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存在偏差,建议规范对计算公式做进一步完善,并对纯扭构件的限制条件作出补充规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适用于弯剪扭构件最小配筋率的界限条件,推导得出受扭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计算表达式。在一般房屋结构构件常用范围内,将计算结果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分析对比,并提出修改该规范有关条文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受剪和受纯扭构件最小配筋率入手 ,通过理论分析 ,给出了箱形截面剪 扭构件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 ,并与实芯截面和规范GB5 0 0 1 0— 2 0 0 2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表明 ,箱形截面剪 扭构件最小受扭纵筋配筋率宜计及箱形截面的特性。在未作进一步研究前 ,可偏安全地取与实芯截面相同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关于受扭构件最小配筋率的规定,不仅较有关试验研究结果、ACI318—87及1990CEB—FIP模式规范的相应规定高出许多,也超过我国多年来的工程实践,并提出纵筋及双肢、四肢箍最小配筋率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 - 89)的修订 ,从受剪和受纯扭构件最小配筋率入手 ,通过理论分析 ,给出了剪 扭构件最小配筋率的实用计算公式 ,并与规范 (征求意见稿 )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针对钢筋混凝土剪扭构件,从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等方面,对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美国ACI318M-11规范进行分析对比,并对截面限制条件和箍筋最小配筋率进行比较。美国规范受剪扭承载力计算公式统一、简明,计算值与我国规范计算下限值接近,安全储备高于我国规范。我国规范剪扭承载力计算较为繁琐,有必要进一步简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HRB50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并结合我国与世界各国对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对HRB500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提出建议,为将HRB500钢筋列入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最小配筋率的确定条件和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成果,推导了轻骨料混凝土构件受剪时的最小配箍率计算公式,受剪扭时的最小配箍率计算公式和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计算公式,为《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纯扭构件的试验,研究了抗扭钢筋不同配筋率对受扭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筋率的增大,受扭构件的承载力也随之增大,但其延性性能并非相应提高,即在配筋率较小或较大时,延性性能较差,属于脆性破坏,工程中应避免;在配筋率适当时,延性性能较好,应尽可能设计成为此种延性构件。  相似文献   

1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对混凝土构件的受弯、受压及受剪的加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扭转问题的研究还不多,目前规范中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抗扭加固也很少涉及。回顾和总结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扭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研究现状,从粘贴形式和锚固方法两个方面归纳了抗扭加固方式;从原梁条件和加固参数两大项研究分析抗扭加固效果;探讨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扭机理和破坏模式并归纳总结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总结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研究尚存的不足并对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今后混凝土结构受扭加固项目提供方法借鉴,也为将来制定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研究资料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述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率确定方法,对比中外混凝土设计规范中最小配筋率限值;通过工程实例阐明满足GB50010—2002规范中最小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其裂缝不满足规范限值的现象;以开裂弯矩作用下的裂缝宽度不超规范限值为原则,确定抗裂最小配筋率;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受弯构件抗裂最小配筋率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纯扭构件的破坏形式及特征,研究了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将其与美国规范相关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并给出了计算算例,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中美规范中纯扭构件抗扭纵筋配筋率随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美国规范大于中国;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纯扭构件,美国规范只考虑了钢筋受扭,而我国规范则考虑了钢筋和混凝土受扭这两个部分,美国规范抗扭承载力计算比我国规范安全;经可靠度分析,对于恒荷载加活荷载组合,中国规范计算的纯扭构件可靠度指标大于美国规范,按照恒荷载加风荷载组合两国规范计算的可靠度指标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构件在复合受扭下的抗扭刚度,考虑型钢混凝土构件的轴压比、混凝土强度、配筋率、型钢尺寸4个影响因素,通过ABAQUS对6根构件进行分析得到型钢混凝土构件在复合受扭下的扭矩-扭率曲线,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钢-混组合结构理论和空间桁架模型为基础,从构件开裂前,开裂后到构件达到屈服,屈服后到构件达到极限承载力这3个阶段去分别讨论构件抗扭刚度,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构件各阶段的抗扭刚度进行理论计算,将计算值与模拟值比较,吻合良好,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厂解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压弯剪构件在反复扭矩下的受扭性能,本文通过六个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试件双向压弯剪作用下的受扭性能试验,观察厂箱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双向压弯剪构件在反复扭矩作用下的裂缝发展规律及破坏特征,研究了钢筋应变规律,井讨论轴压比和相对偏心距这两个参数对构件受扭性能的彬响,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继文  褚靖宇 《工业建筑》1992,(6):14-18,28
我国规范中规定的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拉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数值在具体的工程设计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情况。为此,本文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探讨,经过综合考虑承载力条件,正常使用功能要求和其它实际条件,提出了确定钢筋混凝土受弯和受拉构件最小配筋率的原则,给出了不同钢种、不同受力形式的受弯和受拉构件最小配率建议标准值。最后,本文还对设计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建议了构件最小配筋率设计值的取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全兵  侯根然 《山西建筑》2007,33(14):62-63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指出钢筋混凝土矩形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一般采用“叠加法”,介绍了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结合具体实例,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处于适筋或构造配筋界限状态下的配筋设计的方法及适用范围,以供设计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配筋率与最小配筋率的含义进行了阐述,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分析研究了钢筋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值,指出配筋率是建筑结构中保证结构承载力和正常使用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确定最小配筋率,是保证结构安全、适用、经济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性能试验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受纯扭的力学特性,设计了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纯扭加载方案和测试方案,并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实践。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性能试验教学项目的成功开发,使钢筋混凝土实验教学体系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