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平凉水文站(1974~2015年)径流量、温度、降水量和崆峒水文站(1977~2015年)径流量资料,利用SPSS软件的多元线性向后逐步剔除回归分析法,对泾河平凉水文站的径流量进行了预报分析。结果表明:平凉水文站的预报径流量和实测径流量之间相对拟合误差较小,预报合格率达85.71%;预报因子、预报方程均通过统计学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平凉水文站的年径流量与上游崆峒水文站的年径流量、秋季径流量和春季径流量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27;利用建立的径流量预报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预报平凉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预报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必元 《红水河》2007,26(2):72-75
利用郁江南宁水文站1947~2005年59年逐年(月)实测平均流量(径流量)资料,对南宁水文站历年径流量、丰枯水期径流量及各月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周期性、突变等变化特性作较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南宁水文站历年径流量各种变化特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泾河为渭河的第一大支流,为了解泾河干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以泾河干流甘肃段的4个水文站1957—2016年的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变换法对泾河干流的径流量变化趋势、径流量突变年份和周期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引起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泾河干流甘肃段的崆峒峡水文站、平凉水文站、泾川(三)水文站和杨家坪(二)水文站1957—2016年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4个水文站径流量突变后年平均值较突变前分别减少了41%、44%、45%和41%;主要存在2~10 a尺度、10~30 a尺度和30 a以上大尺度的周期性变化;径流量突变年份集中在1982年和1986年;从崆峒峡水文站到杨家坪(二)水文站之间的泾河天然径流量与实测径流量之间的差异逐渐增加,且甘肃段泾河干流由上游至下游中小尺度周期性逐渐减弱,大尺度周期性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西拉木伦河流域内巴林桥水文站、大板水文站、万合永水文站、经棚水文站、乌丹水文站为主要控制站,根据各基本水文站的历年实测降雨量、年径流量为基础分析资料,分析计算赤峰市境内西拉木伦河流域降雨量、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趋势,为西辽河水量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我省主要江河2000年水情趋势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主要江河 2000年最大流量、年径流量预报表 根据前期气候、水文要素与年径流量、年最大流量的相关关系和水文要素自身的演变规律等,应用数理统计原理,采用六种预测方法进行计算,并经过综合分析,现就我省主要江河 12个控制水文站 2000年年径流量、年最大流量预报如下:   年径流量:黄河龙门、潼关水文站正常略偏丰;渭河林家村、魏家堡水文站正常;咸阳、华县水文站正常至偏枯 1~ 2成;泾河张家山水文站正常至偏枯 2成;洛河状头水文站正常至偏枯 3成;汉江武侯镇、洋县水文站和安康水库入库正常至偏丰 2~ 3成;嘉陵江略阳水…  相似文献   

6.
基于塔里木河源流区6个水文站1957年-2008年的实测径流资料,运用非参数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径流量年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河源流区月径流量以及丰水期、枯水期径流量以显著增加趋势为主;源流山区径流量集中度指数在协合拉水文站有轻微增加,而在其他5个水文站皆表现减少趋势;径流量集中度指数的显著周期集中在38a。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实现该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累积距平法和累积双曲线法,对西江下游梧州水文站及高要水文站1974-2018年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比,探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西江下游高要段水沙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在排除降水因素的影响后,梧州水文站与高要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具有一致性,表明高要水文站径流变化主要受到梧州水文站上游水利工程投产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建立富春江电站与之江水文站径流量的相关关系,延长之江水文站的径流资料,对于掌握钱塘江多年入海径流量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富春江电站与之江水文站2012年、2014年的月、旬、日平均流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站之间月、旬平均流量的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分别可达到0.9900、0.9800,日平均径流量的相关性略差,相关系数仅为0.9400;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汇总2 a资料建立的相关关系比仅用1 a建立的相关关系更为合理,推求之江水文站的径流量建议采用汇总2 a资料建立的回归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9.
四棵树河流域位于乌苏市境内,通过对四棵树河吉勒德水文站资料的一致性、代表性分析计算,点绘经验频率曲线,得到吉勒德水文站不同频率下的设计径流量丰水年设计年径流量3.699×108m3;平水年设计年径流量3.014×108m3;枯水年(P=90%)设计年径流量2.457×108m3。根据四级电站的水量,推算出五级电站不同时期可引用水量的设计径流量。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利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研究九龙江流域水文要素趋势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降雨量除最大3日降雨量有一定下降趋势外,其余变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变量趋势变化均不显著;北溪代表站浦南水文站径流量各变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年最大1日和年最小1日径流量下降趋势显著;西溪代表站郑店水文站年、汛期和年最大1日径流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年最小1日径流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年最大1日径流量下降趋势非常显著;石码潮位站年最高潮位在年际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增长趋势;年降雨量存在14 a左右的周期,浦南水文站和郑店水文站年径流量分别存在18 a和13 a左右的周期,石码潮位站年最高潮位存在8 a和34 a左右的周期。  相似文献   

11.
以黄河流域3个重要水文站(兰州站、花园口站和利津站)的历史年径流量序列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变异诊断,在诊断结论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年径流量计算。分析表明:1919—2018年的兰州站和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序列均存在较为明显的跳跃性变异,且最大可能变异位置分别为1932年和1990年;1952—2018年的利津站年径流量序列既存在趋势性变异又存在跳跃性变异,整体上年径流量序列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且序列的最大可能变异位置为1985年。针对3个水文站年径流量序列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基于跳跃诊断的二次修正法、混合分布法和分解合成法等非一致性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各水文站不同重现期的设计年径流量。  相似文献   

12.
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严重,研究其径流具有重要意义。以无定河流域丁家沟等4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引入极端径流量的概念,计算4个水文站的最小7日连续径流量和最大7日连续径流量,采用滑动平均法和Kendall秩次相关法等研究其趋势,采用Mann-Kendall突变法、启发式分割法、有序聚类法对其进行变异诊断,并与年径流总量的变异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4个水文站的年径流序列、最小7日连续径流量和最大7日连续径流量序列均发生变异,变异点集中于1971年左右;②变异点后的年径流量和极端径流量较变异点前减小幅度大,尤其是最小7日连续径流量减小幅度均大于50%,这将会增加流域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分析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黄河》2014,(4):1-5
利用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近60 a来的实测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资料,采用M–K秩相关检验法及秩和检验法研究了黄河主要水文站来水量和来沙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发生跳跃的年份。结果表明:黄河干流除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外,其他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年径流量发生主要突变的年份为1986年,年输沙量发生主要突变的年份为1980年。最后,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河水、沙量变化的影响,认为降水减少和两岸引用水量增多是影响实测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除了来水量减少引起来沙量减少外,汛期暴雨强度减弱、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及水库建设拦沙对黄河来沙量的减少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通化水文站多年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分析,初步了解和掌握浑江通化水文站暴雨洪水特性,为今后抗洪抢险及城市防洪,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平凉水文站(1974-2015年)径流量、温度、降水量和崆峒水库水文站(1977-2015年)径流量资料,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影响径流量变化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年内变化呈现不均匀分配,但不均匀性有减小的趋势;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枯水年明显多于丰水年,径流量总体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影响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变化的因素主要为上游崆峒水库站年径流量,人为活动对泾河平凉市区段径流量的影响主要在1993年以后:1994-2009年起到减小的作用,2010-2015年起到增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诺敏河古城子水文站1952-2014年,连续63年的实测年径流量为基础,对该站年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的周期性、年径流量特征值、年径流量P-Ⅲ型曲线适线计算等进行分析,总结诺敏河下游地区年径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根据黑河流域莺落峡水文站2000-2012年的径流量数据建立灰色动态GM(1,1)模型,对2013-2016年径流量进行预测和分析,并采用残差检验公式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分析后的结果表明:莺落峡水文站年径流量的预测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20%以内,符合预测精度要求,因此,还原计算预测的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径流量分别为17.64亿m3、17.81亿m3、17.98亿m3和18.16亿m3。  相似文献   

18.
以渭河中下游林家村、咸阳、临潼和华县等4个典型水文站资料为例,采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年径流量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年径流量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各站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各水文站径流量突变点发生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不同水文站突变情况存在差异,林家村突变点发生在1970年和1990年,咸阳站在1970年和1990—1992年之间,临潼站在1968年和1990—1994年之间,华县站在1968年和1990年。渭河流域径流量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主要表现为降水和潜在蒸发量的变化,后者主要体现在流域内水利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1 莲花口至阎庄区间概况 莲花口水文站位于邯郸市永年县境内,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55亿m~3。随着水利工程的逐步完善和工农业的发展,上游来水量明显减少,如1961至197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59亿m~3,1971至198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34亿m~3,1981至1992年平均年径流量仅为1.69亿m~3。阎庄水文站位于邢台市平乡县境内,在出邯郸市2km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27亿m~3,1961至1970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09亿m~3,1971至1980年平均年径流  相似文献   

20.
无资料河沟年径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哈密地区为例,根据已建水文站资料,分析了河流8月径流量与年径流量间的关系及8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建立了有资料的各水文站8月径流量与年径流量间的相关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参证站,移用参证站8月径流量与年径流量间的相关关系,推算了无资料河流的年径流量.结果表明:①利用测流推算法计算出的年径流量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②用测流推算法计算无资料河沟年径流量时,参证站的选取很重要;③所研究的测流推算法对于以冰川融水、基岩裂隙水为主要补给源并且无人工干扰的河沟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