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与地下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下水水质的分析与研究是为了满足用水户不同的水质需求。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地下水水质演变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对存在的地下水水质问题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与对策,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地下水水质的关注,在地下水水质分析与研究领域中出现很多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本文从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地下水水质演变的成因分析和地下水水质分析的新技术三方面对地下水水质分析方法与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的污染逐渐引起重视,特别是铅污染。如何选用有效可行的方法对饮用水中的铅进行测定是众多水质分析者共同的问题。对饮用水中痕量铅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从检出限、精密度、标样回收率等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为水质分析者在饮用水中铅的测定方法选择上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谢志钢 《东北水利水电》2024,(1):32-35+56+71
辽宁省水环境监测中心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石墨炉法分别对铅、镉的检出限进行测定。剔除离群值后,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方法的检测方法计算火焰法原子吸收法铅、镉的检出限,以及石墨炉法原子吸收法铅、镉检出限。铅和镉方法检出限的确定为辽宁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水质监测和资料整编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汾河水库及其上游干流水质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美国统计学家肯德尔提出的水质季节性肯德尔趋势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山西省季节性河流的特点,改变了目前只进行了单一污染物浓度趋势分析的方法,采用7个函数的流量校正污染浓度的趋势分析方法,水质水量相结合对汾河水库及其上游干流河道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趋势分析,指出了河流水质的变化趋势及引起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此方法研究了土壤痕量元素铜、铅、锌、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对处理试样进行了改进,降低了锌的空白值,确定了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水质加标回收实验中,检测人员容易忽视加标部分对样品溶液体积的影响,进而导致在加标回收率的计算上出现偏差。从加标回收率的定义出发,结合实际检测项目中各个样品体积的变化,探讨了不同水质分析方法中加标回收率的计算方法,并着重讨论了先加标后定容与先定容后加标两种情形的计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先加标后定容时无需考虑加标操作对样品体积的影响,反之,都应考虑加标操作对样品体积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琳 《治淮》2011,(12):68-69
总氮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GB11894-89规定的总氮测定方法,对测定过程中的实验环境、实验用水、使用试剂、消解条件、仪器条件等多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降低空白值,提高实验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东阿地下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下水水质越来越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状况,本文以聊城东阿地下水源地水质评价为例,结合Matlab编程,引入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水质参数监测值序列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总硬度序列在2013年初发生跳跃且跳跃后呈上升趋势,序列无周期成分,说明2013年初存在导致总硬度含量上升的开采行为,但无周期性影响总硬度变化的开采活动。根据分析结果对地下水水质变化进行短期预测,预测结果显示,现状水质状况下若不加治理,总硬度将于2018年达到Ⅳ类水范畴。本文为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地下水生态环境评价和地下水源地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总氮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水质分析中,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先光度法(GB11894-89)检测总氮含量,虽然步骤较为简单,但实验条件要求苛刻,任何一处细节出现偏差,都会使空白值偏高,曲线截距检验不合格,从而影响测定结果.本文对此实验方法易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及一些改进措施,以达到水质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土壤环境背景值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方法研究了土壤痕量元素铜、铅、锌、镉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对处理试样进行发改进,降低了锌的空白值,确定了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水资源及水环境 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定义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三层次分析方法和基于一维水质模拟的纳污能力模型计算了成都市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状条件下成都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对用水的限制更为严格,而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逐渐开始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为此,只有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控制点,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4种水质分析评价方法并结合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汤溪水库2014-2018年共5年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这4种不同的评价方法结果均表明汤溪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且与Kendall趋势分析检验的结果趋于一致,但是不同的分析方法受影响因子干扰的程度不同,导致最终判定的水质类别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对水库水质的综合分析评价需结合自身需求,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监管河流水质、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国家、各省市分别设置了河流水质监控断面。监控断面水质情况可直观反映水环境治理效果,是发现和解决治理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有效切入点。针对水环境治理过程中控制断面水质出现恶化的情况提出了系统的成因分析方法,并以南方滨海城市重污染河流茅洲河为例对控制断面水质恶化成因进行分析,继而提出相应治理措施,以消除水质恶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坚定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该系统分析方法也可为其他河流控制断面水质恶化原因分析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反映水质指标时间序列非线性、局部特征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STL时间序列分解算法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算法的水质时间序列识别与分析方法。该法首先应用STL时序分解算法对水质指标的时序数据进行回归分解,分离出水质指标趋势项,利用Mann-Kendall检验法,识别并分析出水质指标趋势项的变化趋势及特征。选用2014-2018年闽江流域12个监测站点、8个水质指标时间序列作为分析数据源,结果表明:闽江流域水质状况整体较好且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趋势;闽江上游水质整体上优于闽江下游,但有机物污染较下游更为严重;闽江下游NH3—N、TP浓度下降趋势明显,但DO值较上游偏低并成为影响水质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马荣 《陕西水利》2023,(4):174-176
正确按照检测标准《水质总氮、挥发酚、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六价铬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为分光光度计》(SL/T 788.4-2019)对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生活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检测,通过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定分析,对该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检测时,当光程是50 mm时,水里面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方法检出限为0.010 mg/L,检测范围是0.040 mg/L~1.00 mg/L;若是该浓度大于方法测定的上限样品浓度,则可以经过适当的稀释以后再次进行测定,本方法验证了相对标准偏差、相对误差,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等指标都符合标准,测定结果相关系数达到0.999以上,检出限为0.010 mg/L,两个浓度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4.01%(n=20)和1.84%(n=20),分别测定了加标回收率,且都在标准范围,测定本中心有能力开展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和地表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中心实验室的水质监测服务能力,苏州市水环境监测中心购置了荷兰SKALAR公司SAN++湿化学全自动分析仪。流动分析仪用于测定氰化物,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指定的实验条件下,如指定的监测方法、试剂、条件,进行空白及精密度试验,以测定流动分析仪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流动分析仪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9,测定标准样品的精密度也符合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总氮测定时遇到试验空白值偏高的情况,分析了实验环境、实验用水、试剂、玻璃器皿等方面对空白值的影响,并提出减少空白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质评价是获得水环境现状及其水质分布状况、对河流水质质量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是水质保障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S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不同河流站点的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铜、氟化物、铁、锰8个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总方差72.88%的2个因子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在指标权重选取方面可以减少主观误差,操作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北疆地区农村饮用水源河道水质现状,对长期监测水质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获得河道水质现状、时空特征及富营养化特征。河流水质现状中TP浓度最大为0.46mg/L,氨氮含量从上游至下游为先增后减变化,全河道上分布为0.77~2.77mg/L,COD全河道平均值为13.91mg/L。水质评价参数Q值夏季低于冬季,河道中下游Q值低于上游,随年补水量递进,参数Q值降低。2019年夏季水质营养化参数P值平均为53.5,2020年夏、冬季水质营养化参数P平均值分别为26.5、38.2,局部断面处受较长补水净化周期影响,营养化参数P值较高。论文可为饮用水源河道水质状态分析及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问题的提出通过对1987年和1988年潘家口水库水质的分析,发现4—氨基安替比林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空白值很高,而且极不稳定,共萃取现象严重,影响测定结果。本文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作了一些探讨、研究和改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