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会言  谢宝萍 《人民黄河》1999,21(2):29-31,37
根据黄河供水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和水资源利用现状,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和有关政策,结合流域内和下游沿黄地区的土地与矿产资源条件,对2010年和2030年水平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论述了黄河供水地区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为国家决策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上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黄河源头地区径流及泥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源头地区控制站黄河沿水文站1955 ̄1998年44年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源头地区的水文及水资源特性,对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现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四个水平年进行多方案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分析了黄河水对经济各部门需水的可能满足程度及供水效益,得到了关于黄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一些认识,提出了黄河供水能力可基本满足2010年水平黄河地区各部门低限用水要求的观点及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的对策,为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引人瞩目的南水北调及东线工程水资源规划基本敲定。 国家规定的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3条调水路线,形成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连接的“四横三纵” 总体格局。利用黄河贯穿东西的天然优势,通过对黄河水量的重新分配,协调流域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达到水资源的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调配,东西互济的优化配置目标。3条线路年调水量约380至480亿立方米,接近于在黄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增加一条黄河的水量,可基本改变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流经山东省的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南…  相似文献   

5.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作为西北经济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近十几年来持续出现的严重水污染、水资源短缺以及洪涝灾害,严重制约着渭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黄河源头地区控制站黄河沿水文站1955-2007年53a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源头地区的径流及泥沙变化规律,对认识源头地区水沙特点及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鉴于西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资源现状,文中结合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能够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环境、资源各个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发展关系的林芝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运用了Vensim PLE软件开展了该模型对林芝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以及该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同时,参照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设计了另外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对比三种方案的模拟结果可以发现:按照现有经济规划模式,在模拟期内不会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但现阶段经济发展模式水资源消耗明显较大,水资源消耗量高于全国水资源利用的平均水平,故该经济模式属于明显的粗放型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亟待改进或重新开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黄河是山东省主要的客水资源,它不仅给山东沿黄地区带来很大的社会、环境效益,而且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本文依据1957年以来33年的黄河实测水文资料和引黄用水资料,较全面、系统地计算分析了山东黄河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石油开发、城镇居民生活、引黄放淤,及渔、林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的实际经济效益,并对其利用效益的近、远期发展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李敏 《中国水利》2003,(9):35-36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1%,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泥沙淤积下游河床,影响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不仅恶化了生态环境,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淤地坝的建成,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水资源的利用,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经济得到发展。通过对建坝技术、经济条件等多方面的分析论证,黄河中游地区尚可修建淤地坝1627多座,设想到2020年,累计建设淤地坝16.3万座,年减少入黄泥沙7亿t。  相似文献   

10.
黄河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促进了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黄河水资源贫乏,承担的供水任务已超过其承载能力,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很不适应,与黄河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很不相称,为配合国家下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腾飞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开创面向21世纪的黄河水资源管理新局面,合理配置,优化调度,有效保护黄河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河是山东省主要的客水资源,它不仅给山东沿黄地区带来很大的社会、环境效益、而且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本文依据1957年以来33年的黄河实测水文资料和引黄用水资料,较全面,系统地计算分析了山东黄河水资源在农业、工业、石油开发、城镇居民生活、引黄放淤、及渔、林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取得的实际经济效益,并对其利用效益的近、远期发展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刘颖秋 《人民黄河》1997,19(10):33-36
分析认为,黄河断流的原因有三:一是流域内水资源不足,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二是黄河水的管理和统一调配不够有力;三是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黄河断流对下游沿黄地区经济和当地人民的生活对河道整治和防洪以及对下游地区及河口的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提出缓解黄河水资源不足、减少断流出现的对策和建议;强化黄河水资源的法制管理;进一步明确赋予黄河水利委员会代表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黄河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  相似文献   

13.
韩振强 《人民黄河》1994,17(6):8-11
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模型”研究项目的需要,结合黄河流域的实际情况,提出黄河水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分析的目的,任务,要求和方法,以黄河水资源利用预测水平年(2000年)的开发方案为例,对黄河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多年平均年净效益为604亿元,单位水量净效益为1.24元/m^3,效益主要分布在龙门以下的中,下游地区。  相似文献   

14.
黄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干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是黄河健康生命水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护河道内水生生物正常生存繁殖的水量;维持河流水体功能水质的水量;满足河道湿地基本功能的水量;维持河口一定规模湿地的水量;有利于河口水生生物生存及河口生态修复的水量。对黄河干流重点河段环境需水量的分析认为:①现状纳污水平下,黄河干流所需流量很大,在目前水资源条件下很难实现;②阶段目标控制水平下,龙门以上河段所需流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但龙门以下河段难以得到保证;③要实现黄河“污染不超标”的目标,入黄支流必须满足入黄水质目标要求,入黄排污口必须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同 《人民黄河》2001,23(5):26-27,29
通过对人民胜利渠灌区需水量和水资源状况的分析,建议应优先使用天然降水,其次从黄河引水,必要时动用地下水调节储量;天然降水、地下水、客水联合运用,适时适量满足灌区需水,另外,通过计划用水,井渠结合灌溉,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衬砌防渗,建立合理水价机制等手段,使水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对“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很多,但对其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研究者多根据其研究目标及其要保护的主要功能提出相应的定义。基于对黄河生态系统、水文水资源特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水环境状况的认识,认为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为:生态需水量是指为维持黄河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正常生存繁殖,满足河道湿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和维持一定规模的水量;环境需水量是指为改善黄河水体水质,基本满足其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水量,其实质有着满足水量和水质的双重概念。黄河适宜生态环境水量是指维系黄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较佳水量,此时系统状态较理想,能够发挥较好的生态环境功能。最小生态环境水量是指维持系统生存所需的最低水量或底限阈值,若低于该水量,系统会发生退化。  相似文献   

17.
《海河水利》2006,(4):10-10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今起正式施行,这是国家关于黄河治理开发出台的第一部行政法规,也是我国第一部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行政法规。该条例的施行,对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黄河断流、促进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利》2006,(16):1-2
编者按:为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与环境的改善,国务院目前发布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该条例于2006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粮食安全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利民 《中国水利》2007,(13):46-48
保障粮食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灌溉。黄河流域引黄灌溉促进了农作物需水结构的调整,保证了粮食稳产高产.对流域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作物需水量着手,分析了黄河下游水资源与引黄灌溉的关系.以及引黄灌区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保证黄河下游粮食安全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英 《人民长江》2001,32(11):40-42
近几十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需水量逐年呈上升趋势,而污水处理能力的相对滞后,导致了水体污染的加重,再加上水资源在时间、地域上的分布不均匀,缺水、干旱现象在不少地区时有发生。从提高用水效率、合理用水、节水防污、保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对长江流域现状的农业、工业以及城市生活的用水、节水措施、方法应用、节水管理政策进行了分析,并在着重分析各行业的节水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流域的节水重点、方式及管理措施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