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麸皮水解液在L-异亮氨酸发酵中的代料作用。找出了麸皮水解液在L-异亮氨酸发酵中种子和发酵培养中的最佳添加量为1.5%,产酸率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2.
培养单细胞蛋白的玉米芯水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搜索和正交实验对以CandidaboidiniiNo。2201之诱变株Y-108利用玉米芯水解液生产SCP的酸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了玉米原料酸水解工艺中,预处理方式,料液比,水解温芳,时间,酸浓度等对水解还原糖得率和细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水解条件为1:8的料水比、1.5%的硫酸、在120℃的工下直接水解3h,其还原糖得率高达43%左右,菌体产量平均在23g/L。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啤酒酵母富发酸条件的探讨,得到了富铬啤酒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即:(1)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酵母膏0.3%,蛋白胨1.05%,KH2PO40.1%、MgSO4.7H2O0.1%、(NH4)2SO40.1%、Cr^3+浓度0.02g/L、PH值5.1%;(2)最佳吸收时间:发酵48h.(3)发酵温度:28℃;()接种量:10%;(5)培养基装置:50mL。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在不经分离的情况下用β—环糊精增敏荧光法分别测定1—萘酚和2—萘酚混合物中各自含量的分析方法、在选定的条件下,1—萘酚和2—萘酚荧光分析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0-7~1×10-5mol/L和1×10-7~1×10-5mol/L,检测限分别为2×10-7mol/L和1×10-7mol/L。当1—萘酚和2—萘酚的含量比在0,05至40范围内时,1—萘酚和2—萘酚回收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和7.0%。  相似文献   

5.
玉米原料细菌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 ATCC31821的试验表明,该株最适发酵糖浓度为150-200g/L,PH为7左右。以分为原料,该菌株在发酵速率及淀粉出酒率等方面均比K字酵母优越,玉米粉在糖化30min添加CAX20g/L35℃下发酵40h后,酒精度达72g/L,残糖(还原糖)4.2g/L,淀粉利用率91.5%;淀粉出酒率48.5%(按无水酒精计)。  相似文献   

6.
芽孢乳酸菌产乳酸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同型乳酸发酵菌株TQ33的主要产物为L-乳酸,论文对其适用的发酵培养基和最佳的发酵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TQ33在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酵母膏1.5g;蛋白胨0.5g;MgSO4·7H2O:0.05g;碳酸钙6g(pH7.2-7.4)时,40℃下振荡培养24h后转入静置发酵阶段,发酵72h产酸量达到最高为67.8g/L,其中L-乳酸占96%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外界因素对于以海藻酸钠为载体的固体化弱氧化醋单胞菌AS1.188发酵特性的影响,以产酸速率为选定依据,固定化弱氧化醋单胞菌的最佳发酵条件是:温度30℃麦茶汁初始pH值6.5,麦茶汁浓度10°BX,凝胶量9%,在此条件下,其产挥发酸速率:0.063g/L.h。产总酸速率:0.067g/L.h。  相似文献   

8.
SCP生产菌海洋红酵母摇瓶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海洋红酵母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海洋红酵母生长和色素产生不需要光照适宜其生长的条件为:温度25℃ ̄28℃,pH4.0 ̄5.0,糖浓度35g/L,氯化钠浓度20 ̄30g/L,接种量为7.5% ̄10%,这为反应器培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白酒糟生产高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扣囊拟内孢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混合固体发酵白酒糟的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白酒精的适宜条件为采取同时接种方式,菌种混合比为1:1,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起始pH为5,培养时间6d。发酵产物每克干基酵母细胞数达到24.28亿个,粗蛋白含量达33.54%,总糖含量为6.23%。  相似文献   

10.
用气敏电极法测定焦化厂废水中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气敏电极测定焦化厂废水中氨的分析方法,对测定的线性范围、响应时间、回收率、干扰物质等作了理论探讨和大量试验。PH为11.5-14.0时,线性范围为1.00×10^-5mol/L-1.00*10^-1mol/L最低检出限为5.0*10^-6mol/L,RSD不大于2.5%。  相似文献   

11.
发酵法制核黄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用E.ashbyiiAs2.481为对象,研究了菌种特性,并对发酵培养基配方及摇瓶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发酵培养以葡萄糖,蛋白胨,玉米浆为主要原料,发酵起始PH=6.8;500ml和250ml三角瓶最佳装液量分别是60~70ml和20~30ml;接种量为10%,在振动次数100r/min振幅8~10cm摇床上进行摇瓶,以豆油或油酸钠为促生因了,核黄素产量从0.1g/L提高到0.6g/  相似文献   

12.
黑曲霉柠檬酸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08-0.15mg/L的MgCl2,对菌体浓度没显著性影响,但可使柠檬酸产率提高4%-7%,发酵旺盛期断氧30min的实验结果与正常发酵结果对照表明,添加0.1mg/L MgCl2的摇瓶产酸率下降16.2%;空白对照摇瓶产酸率则下降56.8%,通过对柠檬酸合成酶「EB4.1.3.7」酶活测定及活体染色计数,我们认为,断氧条件下,0.1mg/L MgCl2使黑曲霉存活  相似文献   

13.
核黄素产生菌T30的补料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核黄素产生菌T30补料发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液呈非牛顿特性,充足的溶氧是核黄素高产的关键。补料发酵可以提高核黄素的产量,补料以补糖为主,补单糖或双糖均可。补糖时间与发酵液的pH值和菌体生长情况密切相关。发酵48h以后,控制发酵液的pH值在5.4-6.2之间,多次少量补糖,核黄素的产量可提高20%-30%,经补糖发酵后,T30的核黄素产量可达8g/L以上。  相似文献   

14.
糖蜜酒精废液生化及吸附联合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驯化培养降解糖蜜酒精废液的菌种,在优化条件下,微生物降解糖蜜酒精废液中的有机物,可生产作饲料蛋白的酵母菌体,分离废液中的菌体后,用壳聚糖进行吸附处理,CODcr去除率达63%,脱色率达79%,基本上能达标排放,且处理每1L废液可得干饲料蛋白10.86g。  相似文献   

15.
次氯酸钠应用于聚β—羟丁酸酯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次氯酸钠用于微生物胞内产生聚β-羟丁酸酯(PHB)的提取中,发现在pH9.8菌体干重/次氯酸钠(w/v)1%的条件下作用1h得到的PHB纯度达95%,粘均分子量Mη为3.2×10^5。进一步在次氯酸钠使用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破胞,得到的PHB在同样的纯度下,Mη增于5.2×10^5。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铁炭微电解-絮凝沉淀-臭氧技术对高浓度危险化工废液进行预处理.研究表明,铁炭 法优化工艺条件的pH 值为5,铁炭体积比为V(Fe)∶V(C)=2∶1,反应时间30min,反应2次;絮 凝沉淀反应条件为:初始pH 值在7~8,投加PAM 2mg/L,饱和氢氧化钙500mg/L;臭氧优化工 艺条件为絮凝沉淀出水1.8L,初始pH 值为9.5,氧气流量为80L/h,反应时间为10min.实验室 优化工艺条件下CODCr 总去除率达到96.8%,B/C由0.1提高至0.35,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的pH值对谷氨酰胺酰胺转胺酶(MTG)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的产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初始淀粉质量浓度及中后期碳源流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H值对菌体的生长和产酶模式产生的影响,当发酵过程的pH值控制在6.5时,最有利于菌体的生长的酶的合成,在此条件下可得到较高的菌体干生(DCW)和酶活;初始淀粉质量浓度以3g/dL较适宜,其DCW和MTG酶活最高,DCW为25.1g/L  相似文献   

18.
好氧发酵法生产甘油的转化率和生产强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了小型玻璃连续发酵反应器,考察了甘油发酵的生产强度和转化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化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趋于一定值。对甘油发酵过程作碳源衡算,求得理论转化率YP=1.57;甘油浓度对发酵时间作图是一条“S”形曲线,生产强度随发酵时间有一峰值的变化。采用了高密发酵来提高发酵生产强度,结果表明:菌体浓度为11% ̄12%发酵液发酵60h甘油浓度达到108.9g/L,生产强度为1.81g/(L·h);80  相似文献   

19.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食盐含碘量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碘离子选择电极对食盐中的碘含量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在0 .1 m ol/ L K N O3- 0 .1 mol/ L 柠檬酸钠溶液(p H= 7 .0) 为离子强度缓冲剂, Na2 S O3 作还原剂,双液接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的条件下,碘离子浓度在45 ×10 - 7 mol/ L- 1 ×10 - 2 mol/ L 范围内的对数与响应电位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6 。探讨了环境光强对测定的影响和干扰情况,并用标准加入法对实样食盐中的微量碘进行了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0122 ,回收率在929 % - 103 .0 % 。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普鲁兰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普鲁兰酶的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通过优化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培养条件,在250mL的摇瓶中可达到4.5μmol/(min.mL)的普鲁兰酶酶活。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如下:玉米支链淀粉2g/dL,蛋白胨2g/dL,牛肉膏1.5g/dL,NaCl0.5g/dL,MnSO42μmol/L。摇瓶发酵工艺条件:接种量17%,温37℃,摇瓶转速220r/min,pH6.0,发酵周期3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