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以5%Cr支承辊进行工频淬火工艺的可行性分析,首次提出了支承辊工频淬火的工艺,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填补了我厂同尺寸感应器工频淬火的空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带钢冷轧连退、热镀锌、平整机支承辊及有色金属冷轧机大直径支承辊采用传统热处理工艺,淬火层深度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问题,对大型锻钢支承辊采用工频连续感应加热+喷水冷却淬火新工艺,热处理后,辊身硬度达69~76HSD;淬火层深度≥50 mm,比原工艺提高了40%,机械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Cr5型支承辊用钢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制了一种新型支承辊用材料Cr5钢,通过试验测定了该材料的CCT曲线、淬火和回火加热温度,并测试了该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抗回火稳定性和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纤激光对Cr5钢支承辊表面进行激光熔凝强化处理,通过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分析,研究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对单道熔凝层,以及激光功率和扫描间距对多道熔凝层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熔凝处理显著改善了Cr5钢支承辊的表面性能,单道熔凝层显微硬度可达800HV;多道熔凝的后道激光处理对前道熔凝层存在回火作用,但熔凝层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熔凝层平均硬度约为600~700HV,熔凝试样的磨损量比未经处理的基体减小约10倍,熔凝层耐磨性能明显提升.在本实验条件下,激光功率1.4 kW、扫描速度0.48?m/min、扫描间距2.2?mm时,可较好地兼顾生产效率及Cr5钢激光熔凝层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5.
Cr5系支承辊因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和耐磨性、硬化层深度深、耐事故性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国内对大型支承辊所做的工作,综述了Cr5型支承辊的发展现状,重点从制造工艺和热处理两方面进行阐释,并展望了支承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对105t Cr5锻钢支承辊锻坯进行了两种不同压下量工艺方案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其对拔长过程中的损伤值和等效应变的不同影响,以及模拟了拔长后锻坯偏析带的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生产工艺改进提供更加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设计的 5 % Cr材料制造了宝钢冷热轧支承辊。在制造过程中 ,冶炼采用“AP”工艺 ,较好地解决了偏析问题 ;通过先进的锻造手段及差温喷淬的方法保证了支承辊的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9.
对Cr5材料φ2 800 mm冷轧平整辊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实际生产,成功制造出二次硬化冷轧用平整辊。检验结果表明,该平整辊辊身硬度达85~88HS,其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未溶碳化物+残余奥氏体,淬硬层深度不低于30 mm,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对有色金属轧机工作辊感应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模型简化,将复杂感应淬火过程转化为普通热交换过程。研究了不同加热层深度及线圈移动速率对工作辊淬火层深度、温度场、淬火后组织的影响,对大型有色金属轧机工作辊感应淬火过程参数设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冷轧辊双频感应淬火工艺诀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武钢冷轧薄板厂冷轧辊双频感应淬火再硬化工艺技术,详细阐述了其热处理工艺诀窍,并在掌握冷轧辊传统检测工艺标准的基础上对冷轧辊淬火失效问题提出了新见解,解决了冷轧辊淬火过程中出现裂纹的质量问题,进而把轧辊质量提高到进口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超声波探伤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Cr5支承辊大面积剥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宏观断口和探伤结果表明,该轧辊的剥落面经过了一段疲劳延伸过程,裂纹由硬化层底部起源,沿轧辊圆周,逆轧制方向发展。剥离块为辊身的硬化层,硬化层外表为马氏体,中部为索氏体,硬化层的底部组织为屈氏体。轧辊辊身传动侧存在的轧辊制造问题和热处理工艺不当是该次剥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MC5轧辊辊颈表淬裂纹形成的原因.通过减少锻造火次,合理控制锤击力和锻比,适当降低辊颈表面淬火温度,防止轧辊辊颈出现表淬开裂.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报废冷轧辊改制成小辊径冷轧辊的可行性,研究了多次调质处理对5Cr冷轧辊材料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报废冷轧辊料经过一次调质或二次调质的组织和性能可达到冷轧辊的使用要求,但调质处理不能超过二次.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盾构刀具用5Cr5MoSiV1钢淬火时,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在1000~1150℃加热保温30 min油冷后,其组织主要由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未溶碳化物组成.随加热温度的提高,碳化物逐渐溶入基体,组织中的针状马氏体逐渐转变成板条马氏体,且板条逐渐粗化,残留奥氏体的数量不断增加.试验钢在1050℃下保温20~ 60 min油冷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针状马氏体逐步被板条马氏体所取代.推荐淬火工艺为1050℃保温30 min,油淬.  相似文献   

17.
李宇山 《热处理》2008,23(1):60-62
分析了冷轧辊双中频淬火工艺的特点,介绍了双中频淬火工艺的试验研究工作;检测结果表明,该淬火法使冷轧辊的硬度均匀性和淬硬层深度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