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钢铁行业开始快速发展,前5年钢产量的年平均增量为600.2万吨,后5年的年平均增量在662.6万吨,进入21世纪后的前5年,钢产量的增幅迅速加大,年平均增量达4477.4万吨,为90年代初的7.09倍,2006年产钢4.2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三分之一。2007年,我国钢产量进一步提升,达4.89亿吨,占世界总钢产量13.44亿吨的36.44%。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经历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2011年钢产量6.83亿吨,比2000年增长5.7倍,连续16年保持世界第一,占世界钢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15%提高到目前的45.5%。2006年我国实现了从钢材净进口到净出口的历史转折。  相似文献   

3.
一、2005年的钢铁工业发展情况,可说是“产销两旺”的一年从生产方面看:钢、铁、材的产量均大幅增长,如:钢产量34936万吨,同比增加6888万吨,增长24.56%;生铁产量33040万吨,同比增加7265万吨,增长28.19%;钢材产量37117万吨,同比增加7214万吨,增长24.13%。2005年钢铁产量的增加数  相似文献   

4.
1 前言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很快,1986年钢产量已突破5000万吨,“七五”末将达到6000万吨。目前世界钢产量中53%是转炉钢,26%是电炉钢,21%为平炉钢。我国目前平炉占  相似文献   

5.
一、钢铁行业职工队伍及技术素质状况2003年,我们对全国63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职工队伍情况进行了调查,截止到2002年底,63家企业产钢1.587亿吨,占全国钢产量1.822亿吨的87.1%,这些企业职工情况基本能够反映出钢铁行业职工队伍的状况。1.职工队伍状况(1)在册职工191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6.
《冶金管理》2009,(9):4-15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顺应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等对钢铁材料的旺盛需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钢产量连续跨越了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台阶。到2005年结束了自建国以来连续57年净进口钢的历史,彻底扭转了钢总体生产能力不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局面:到2006年成为世界最大的钢材出口国:2008年钢产量突破5亿吨;大型钢铁企业的主体装备水平已属国际先进水平,甚至是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钢铁行业2006年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希增 《冶金管理》2005,(12):21-24
一、2005年回顾1.钢铁工业出现供大于求2000年以来,中国钢铁快速增长,铁、钢、钢材年均增长20%,每年新增钢产量在3000~4000万吨,占同期世界钢产量增加额的60%。2005年1-10月份累计钢产量为2.86亿吨,同比增长26.5%,绝对量为6000万吨,而2004年全年增长了5046万吨。预计全年钢产量增加量在6500万吨,世界上钢产量超过7000万吨的国家除中国以外只有日本和美国。年均20%的消费增长很难持续,必然导致中国钢铁工业的供大于求。在中国钢铁工业生产保持高增长的同时,钢铁消费增长已经有所回落。从年均20%回落到10%,而且2004年开始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  相似文献   

8.
一、生产情况 钢2005年1月份当月全国共生产钢2509.53万吨,平均日产钢80.95万吨,1月份钢产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491.27万吨,增长24.34%.2005年1月份钢产量在全国列前三名的省份是:河北省532.05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43.85万吨,增长37.1%;辽宁省233.58万吨,增加26.04万吨,增长12.5%;江苏省224.72万吨,增加77.8/8万吨,增长53.%.  相似文献   

9.
我国年产钢已近4.9亿吨,产能超过5亿吨,产能和实际产量均占全世界钢产量三分之一以上。2007年我国出口钢材(坯)合粗钢超过7000万吨,而进口不到2000万吨,净出口超过5000万吨,显然我国钢铁能力已经过剩,与此同时我国许多钢铁企业耗能、耗水、对环境的污染都很大,劳动生产率也很低,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比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一、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情况良好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钢铁行业应对挑战、备受关注的一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体呈现良好的运行态势。有三大标志:一是全年粗钢产量突破4亿吨,树起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二是钢材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谱写了中国钢铁史上新篇章;三是转变增长方式取得成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全行业实现利润1700亿元,创造历史最好水平。实践证明:国家对钢铁行业宏观调控的方针是正确的、及时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供给侧改革、取缔"地条钢"等去产能、环保限产等多个强有力的行政管控下,从根本上改变了钢铁行业供需格局,2018年是中国钢铁行业运行最平稳的一年,全行业经济运行各项指标波动最小,钢产量有所增长,钢材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柳钢全年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215万吨、1308万吨、1 659.88万吨,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88亿元,利润103亿元,创造历史最好水平。柳钢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与经销公司的  相似文献   

12.
《冶金管理》2006,(1):4-6
一、2005年是我国钢材生产与消费不寻常的一年1.产量快速增长,需求依然旺盛2005年是钢材产量继续快速增长的一年。2005年1~11月我国钢产量31765万吨,较2004年同比增长25.5%;钢材产量33524万吨,同比增长24.6%。按照1~11月的生产平均水平测算,预计全年钢产量3.46亿吨,钢材产量3  相似文献   

13.
1 江苏冶金工业发展现状 江苏冶金工业“八五”时期发展规模和速度实现了大跨越,钢产量从1986年实现100万吨跨入第一个台阶后,1991年突破200万吨跨入第二个台阶,1993年实现300万吨跃上了第三个台阶。1995年全省产钢350.5万吨,钢材590万吨又取得新进展。全省分行业产值排序,冶金行业已由“七五”期间的第七位上升到第五位,成为江苏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 行业结构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4.
1.“七五”期间节能工作回顾“七五”期间,冶金工业节能工作取得很大成效,为我国钢铁工业在“七五”期间克服能源供应紧张、能源质量下降、运力不足、资金短缺等一系列困难,为保证钢铁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1990年全国产钢6634万吨,其中系统内6273万吨,系统内能源消耗量为9786万吨标准煤。“七五”期间钢产量增长44%,能耗总量增长27%,实现了节能增产。1990年行业吨钢综合能耗1.62 t标准煤,比“六五”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钢铁行业运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呈现良好态势。其运行特征是:全年粗钢产量突破4亿吨,又跨上一个新台阶;钢材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产品结构明显改善,节能降耗取得了新进展;钢铁固定资产投资得到控制,投资结构优化;钢  相似文献   

16.
《柳钢科技》2006,(2):F0002-F0002
“十五”期是柳钢发展史上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柳钢围绕企业“十五”结构调整发展规划目标,以惊人的速度,节约的投资使柳钢从“九五”末的100万吨规模跃升到600万吨规模,2005年粗钢产量455万吨,实现了“十五”末翻两番目标,粗钢产量排名从2000年的38位提高到19位,已跃居西南各省单体钢铁企业之首,企业工艺装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职工收入均得到大幅提升,柳钢这一时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冶金工业发展史上可圈可点的重要一页。“十五”期间,柳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实际新增粗钢产量351万吨,吨钢投资2279元,而全行业“十五”期吨钢投资为3232元,表明柳钢的吨钢投资比行业平均水平节省约1/3。  相似文献   

17.
1986年是我国建国以来钢产量增加最多的一年。产钢最由4679万吨上升到5220万吨,增加541万吨,超过了“六五”期间的后三年平均每年增钢300万吨的水平。在钢产最迅速增长的同时,钢的品种、质量有了  相似文献   

18.
福建三钢炼铁厂现有四座高炉,主要产品是炼钢用生铁,副产品有煤气、水渣等。进入2005年,钢铁行业面临着原燃料供求矛盾加剧、价格持续上涨的不利局面,国家对钢铁产业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市场压力加大,竞争激烈。为应对这种形势,集团公司提出了2005年钢实现292万吨、利润3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同时提出:292万吨钢能否完成关键取决于炼铁,因为炼铁是三钢生产的瓶颈;成本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同样取决于炼铁,因为生铁成本占钢材成本的70%左右。一年后,炼铁厂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年完成235万吨生铁,生铁成本大幅下降,确保了三钢300万吨钢和3亿…  相似文献   

19.
“十五”以来,我国钢铁工业一改往年稳步增长局面,获得了超常发展:“九五”时期的2000年与1995年相比,增钢仅3300万吨;而“十五”的2005年与2000年相比,增钢高达2.24亿吨。今年1—5月我国产钢1.62亿吨,按此测算,全年产钢大约在3.9—4亿吨。如此大的生产能力,在世界各国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钢产量以3.52亿吨的历史新纪录,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同时,由于全年钢材市场价格从暴涨到暴跌的痛苦经历,也饱尝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其境况如一条奔腾的大河,转眼间遇到强劲的阻力,一时卷起巨大的漩涡,深刻地影响到中国钢铁行业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