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毋庸讳言,我们无需在追溯烟花爆竹的发展史再投入过多精力。燃放鞭炮,已是节日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正如大年夜里那象征团圆的大年饭,人们不能不吃。我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放鞭炮,包括提议、研究、制定、颁布“禁放”命令的那些主张禁放的官员们,因为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在行为方式和心理需求上,赋有相同的文化底蕴。人们之所以“禁放”,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怕火灾;二是怕噪音;三是怕浪费。从某市春节火灾情况分析来看,75%的火灾是由燃放烟花爆竹引起。但这些火灾几乎全是农村火灾,且90%以上是草垛起火。城市火灾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2.
鞭炮,这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在中华大地上生存到现在,终于到了该灭绝的时候了。“火药”的发明应该给人类带来文明,带来进步,它的确起到了这些作用而且继续在起作用,可鞭炮这一衍生物除了可博得一些人瞬间毫无用处的一笑外,再无任何用处。放了几千年的鞭炮一旦禁放,一些人反对也是必然的。历史上任何一次改革,总有人反对的,从引入胡服骑射到改掉长袍马褂不都有人反对吗?为什么后来都推行开了呢?因为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如果任何改革都因一部分人反对而终止,那现在人类还不都生活在茹毛饮血的年代吗?再说,反对者必然只是一…  相似文献   

3.
燃放烟花爆竹,究竟是可以进入一部文明史的优良传统,还是合该划入文化垃圾的封建粕?是继续发杨或者改良传统使之更合乎今人口味,还是干脆使以闷棍彻底消灭掉本刊现推出作者李刚(辽宁)的文章《鞭炮:到底放不放》期能引发争论的精美礼品。——编者放鞭放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据史料记载,烟花始于唐代,鼎盛于宋朝。开始时是人们祈福避祸,渐渐地演变成除旧迎新的一项民间活动。1987年,在全国上下一片人声鼎沸的论战中,广海市率先行出禁令,几千年来的民俗被“一刀切”了。随后,深圳、广州、北京、沈阳等地纷纷响应,…  相似文献   

4.
鞭炮不应禁而复放□于永萱据《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至少始于南朝,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燃放烟花爆竹可以说是传统年节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民俗。但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却也不胜枚举,因爆竹而致残的人数也数不清。近几年...  相似文献   

5.
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既社会性网络服务。这个概念大概大部分年轻人都不会陌生——人人网、豆瓣网作为SNS网站中的佼佼者已被大部分八零后年轻人熟知。在SNS网站上,人们可以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如贴吧)、  相似文献   

6.
放了它吧     
《Planning》2018,(28)
<正>春暖花开,两个渔夫划着小船到江中捕鱼。他们把渔网撒到水里,不一会儿就捕到了一条大肚子的鲫鱼。一个渔夫高兴极了,另一个渔夫却说:我们放了它吧!它快要生小宝宝了。最后,他们把鲫鱼放回了江里。  相似文献   

7.
关于鞭炮的禁放争论,诸君见智见仁,颇为热闹。近年来听的多了,心下也不免屡屡细琢磨:放?不放?怎么放?今又拜读辽宁李刚先生精辟见解,』0有戚戚焉之余,忍不住亦想为之乱弹*一二。。巴自担回亚伯天在鄙乡村,百姓们也曾耳闻在某些城市里燃放鞭炮已被亮了红灯,不过那是遥远的事情,在隐觉市民们过年可真没劲儿之余,他们再也操不了更多的心。在乡里值佳节欢庆,不放鞭炮那是不可能的事:辟里队啦震耳欲聋,才是心情欢快最舒畅的宣示。沉浸于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中的农村,过年的日子要从腊月初便掰指算起。不管是自己动手做还是胸买…  相似文献   

8.
鞭炮,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传统习俗,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中,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围堵截、口诛笔伐。为何?原因很简单:其一,鞭炮是易燃易爆危险品。在喜庆的大节日里,燃放烟花爆竹极易乐极生悲,是导致火灾的大隐患。其二:,放鞭炮本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制造鞭炮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不能创造国民财富,除广噼里啪啦的一阵响之外,什么也没得到。从某种意义上说,老百姓是在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人民币扔到火里烧了,真是何苦来哉!其三,鞭炮会引起环境污染,特别是噪音污染。在堂堂的礼仪之邦,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相似文献   

9.
鞭炮乱弹     
日前,某市在多家传媒广而告之,拟对实行经年的鞭炮禁放政策进行修改,特征询市民意见。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参与者众。传媒办近乎喜形于色地披露:赞成“开禁”及“部分开禁”者理直气壮;且占绝大多数,赞成继续“禁放”的声音微弱无力……惜乎此事雷声大,雨点小.刚搅动民心,即个声个响地不了了之,令“开禁”派空欢喜一场(有年轻人自嘲“被青春撞了一上腰),“禁放”派的心也才安放到了了肚子里。(二)鞭炮与然不是那种类似“食色”之性的生活必需品。老百姓历来也仅仅只是将其用来驱避邪宗,或用来配合红白喜事制造气氛的…  相似文献   

10.
《大众日报》消息:山东沂源北张良村,有几百年生产鞭炮的历史,是远近闻名的鞭炮村。全村500户人家,家家户户做鞭炮。由于传统手工生产,这些年光炸死的就有十多人。为取缔鞭炮生产,执法人员逐户宣传、罚款、拘留……,但收效甚微。村民有句顺口溜:吃饭靠种粮,花钱靠炮仗。种粮一年收入才二三百元,不让做鞭炮,俺昨生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村民们不顾严管,打起了“地道战、游击战”;不顾死伤,“擦干眼泪再上战场”。1996年起,该村引进了种植葡萄、大棚菜项目,由于效益好,村民们纷纷仿效。当村里再次取缔鞭炮生产时,村民们…  相似文献   

11.
醒醒吧,人类     
《Planning》2017,(27)
<正>我叫小奇,本是一只快乐的啄木鸟。啄木鸟,医治本领高,本领高!凡是经我治疗过的树木,没有不说我医治本领高!今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哼着自编的小曲儿,例行检查被我治疗过的树木有没有痊愈。突然,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树木们挺拔的身躯呢?健壮的枝干呢?沙沙作响的树叶呢?只见一根根矮而粗的树墩,他们在呻吟:我们为人类服务,为什么要砍掉我强壮的身躯?我的孩子还不到一岁啊!快来救救我们……  相似文献   

12.
燃烧吧,战友     
战友,面对峻岭,也许你会叹息自己是深涧中一粒微不足道的石屑;仰望劲松,也许你会哀怨自己是道旁一株不为人知的小草;放眼大海,你也许会羡慕澎湃的巨澜;思量脚下,也许会觉得道路崎岖,遥迢…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8,(4)
<正>农场的牛奶已经装好了!你开着拖拉机,怎么走才能把牛奶送到黛西的乳品店呢?请把你的答案寄给我们吧!答对的小朋友将获得神秘小礼物哦!(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创新作文》编辑部跳跳收)  相似文献   

14.
飞吧,空竹     
《Planning》2018,(36)
<正>在民族文化课上,我了解了我国传统文化艺苑中一朵灿烂的花朵——空竹,并深深地爱上了它。(开门见山,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精妙。)一天下课后,通知栏的空竹社团报名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为之一震,眼前浮现出放学后吴老师手拿竹棍,拽拉抖动,嗡嗡嗡——空竹如陀螺般转动轻舞,它时而轻弹而起,时而飞冲上天,时而朝前飞去的场景。于是,我兴奋地朝空竹  相似文献   

15.
奔跑吧,马儿     
《Planning》2015,(9)
<正>天空开始下雨了,那样猛烈。而田野里,却隐隐约约地,现出奔跑的身影田野里,奔跑着,奔跑着一匹马,它一身黑色,在风中飘起它嘶吼着,奔跑着,仿佛一支黑色的闪电它是那样的勇敢,胆敢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忆旧奔跑着它是那样的英姿飒爽,那样的矫健,毫不惧怕那冲它吼叫的雷电  相似文献   

16.
加油吧,孩子     
《Planning》2016,(26)
<正>我亲爱的儿子洋洋,你今年十二岁了。十二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和你一起走过的岁月,我总是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妈妈不高兴的时候,是你陪着妈妈;妈妈生病的时候,你为妈妈端水;中午休息的时候,你悄悄地给妈妈盖被子……这一点一滴总能让我感受到你的  相似文献   

17.
归来吧,香港     
手举着太平鼓怀揣着倒计时的钟表站在嘉峪关的城楼上向着香江深情眺望归来吧,香港——滔滔黄河已向你放开了雄浑的歌喉绵绵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8.
赞同放鞭炮的,大致持三个理由。传统是一个理由。“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鞭炮始于唐、盛于宋,是有历史的,也是有传统的。而传统的东西总有点祖制如此、历来如此、习惯如此的味道,不可以随便更改。但话说回来,传统这东西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几百年前,女人一律小脚,男人一律辫子,到后来,放的放了,剪的剪了,虽然在当时,都以丢了传统而难过,放的人痛苦,剪的人骂娘,但时过境迂,大家未必觉得改了这传统有什么不妥。感情也是一个理由。虽然每年都有鞭炮GI起火灾、爆炸、环境污染(噪声),甚至死伤若…  相似文献   

19.
鞭炮的敬告     
石敦奇 《中国消防》2010,(24):54-54
<正>~~  相似文献   

20.
疯狂的鞭炮     
《Planning》2015,(2)
<正>只听杨千寻欣喜若狂地吹道:过年啦,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我家也不例外。这不,我和哥哥正准备放一屋子的鞭炮呢。我们每人放了一个大红炮,结果把房子炸成了废墟!这下可怎么办哪?我吃在哪儿,住在哪儿,睡在哪儿呀?不管这么多了,这一回我一定要过一把放鞭炮的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