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瑞晔 《建造师》2010,(10):216-218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前学校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如何根据各高职院校特点构建新型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2)
2018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个知道理念的提出对于体育课教学的指导意义是非常巨大的。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是全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也是通识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对于体育精神的发扬也是积极地。本文就如何有效的将课程思政融入体育课程教学、怎样开展课程思政指导下的体育教学展开路径研究,以此来提升体育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体育教育宗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3)
文章以大学体育课程及其与个体生命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深入分析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从人本主义和关注生命的视角探索大学体育生命课程的愿景,呼唤体育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回归学生的人性释放与个性发展,探究大学体育生命课程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4)
民俗体育文化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传承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阐述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在分析了制约民俗体育文化在高校体育课传承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民俗体育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
大学体育课程文化是按照社会对大学生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体育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大学体育课程理念或大学体育课程活动形态。本文基于文化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文化审视,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的关系;传承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存在的逻辑前提;创新文化是大学体育课程文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发展逻辑,一方面旨在揭示大学体育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彰显其文化品质,更好地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的文化使命,另一方面在于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引导和促进当代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
体育课程是促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快乐体育是当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组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渗透快乐体育理念,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喜爱体育运动。首先分析了小学教学现状,论证了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然后研究了快乐体育理念实现的几个途径,提出如下建议: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合作学习;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引入趣味项目;使用电子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本文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心理特点,突出体育欣赏网络课程的特点。研究计算机网络在高校体育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在网络支撑环境下开设高校体育欣赏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为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带来新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0)
近年来,体育绘图课程得到了各大体育院校的重视,开展相关课程学习和教育的学校也越来越多。体育绘图课程的学习和体育绘图技能的掌握,更多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绘图,以及通过何种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绘图的能力,对于提升体育绘图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
当前我国基础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其中体育课程文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课程要培养人,要造就人,必须具有自主性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发展自己的文化内涵。本文介绍了大学体育课程中体育文化定位,分析了大学体育课程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6)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共中央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课程,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界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农村高中的体育教学,更成为了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在农村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拓展训练。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4)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改革,高职教育体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高职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不可否认,体育课程的教改改革仍然是高职教育领域课程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切实提高高职教育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本文对高职教育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5)
民俗体育资源是最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重视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笔者通过文献资料、调查法、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对民俗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研究认为:以安塞腰鼓为例的民俗体育项目完全可以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在高校开展,全可以将它开发成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校本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3)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有助于结合学校实际实施课题研究,形成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整合课程资源,创设品牌项目;有助于促进校本研究。新课程给学校体育自主权和选择权,如何把新理念向操作层次转移,抓住体育课程校本化这个切入点,发挥地方优势,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构建本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7)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分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执行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开设丰富多彩且学生感兴趣的创新体育课程为学生养身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及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起到重要的作用,致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以及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改革政策执行的成败最终取决于执行者的价值取向、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执行机构的能力。提出优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执行路径:加强体育课程改革执行方案,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与标准;充分调动社会各系统组织的多重资源;构建有利于发展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环境;增加政策执行的有利因素;优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执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2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因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内容较为杂乱。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陕西省境内抽取的9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内容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科化为中心明显;课程设置内容趋同化;特色体育课程资源较少;项目锻炼实用性不强等特征,并提出了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6)
本研究以全国四所开设了体育艺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体育类高职院校体育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建构、课程体系建构的原则、课程结构的建构、课程建构的主要内容、社会服务课程的开发等层面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5)
现今大多体育课程较为传统,缺乏灵活性和吸引力,体育课程被学生认为是体活课、自由课、放松课、游戏课,并未达到体育课程存在的目的与意义,体育课程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身体的锻炼思维的缓解。在强健身体的同时放松身心,体育课的开设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学会团结协作,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中国式体育教育课程注重的是被动式教学,教师想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缺少主动性,对课程缺少积极性。经过调查很多同学在对待体育课程上均是将体育课比喻成"学习累了出来玩一会吧",所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考察决定将体育课程改为选课制度,让学生们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充分的开发学生们对于体育的兴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6)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创办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步伐加快,中小学体育师资成基本饱和状态,体育人才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培养怎样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现实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确定怎样的培养目标和制定怎样的课程设置值得大家去考虑。因此,文章就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展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9):75-77
高职院校在我国单独设立的时间较短,体育课程的教学与普通高等学校基本雷同,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还没有形成。该研究以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岗位实践操作性目标和体育教育的身体活动性为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职业身体能力锻炼必修课。在高职体育课程整体设计时,把高职体育课程设置为体育运动专项技能课、体育运动专项技能选修课和职业实用身体能力必修课三大类。在职业实用身体能力体育必修课程设置中,综合高职院校专业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操作技能、身体体能素质和身体形态素养的要求,将各类似岗位群高职学生的职业实用身体能力进行分类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门锻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7)
本文对我国高校现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制定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提出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方向,并论证其主要特征,以期构建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最优化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为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