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顺排翅片管束加扰流件强化传热和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听宽  许志键 《化工机械》1994,21(3):125-131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对比了顺排翅片管束与管间加扭带、角钢和圆管时的传热和阻力特性,指出加扭带可强化传热3%-7%,管束阻力约增加30%;加角钢可强化传热6%-20%,管束阻力约增加19%-40%;加圆管可强化传热0.3%-3.5%,管束阻力约增加5%。加扰流件在低流速时的效果好于高流速时的。  相似文献   

2.
曹子栋  王普勋等 《化工机械》1991,18(6):16-18,15
本文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以光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翅高16mm的国产镶嵌式铝翅片管低壁温(tb≤200℃)条件下管外侧对流放热系数的统计关联式(Nu=0.1765Re^0.5896Pr^0.3333)和随壁温升高管外侧对流放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当最高壁温为400℃时,国产镶嵌式铝翅片管示发生机械性能失效,但管外对流放热系数降低了16%,本文还通过对翅片管局部放热系数的测量,分析了壁温升高引起放热系数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双面整体形低翅片管作为强化传热管,以空气为传热介质,研究了在壳程气体纵向冲刷的情况下,换热器传热和流阻性能。结果表明,该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比弓形板式气体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高80%,节省传热面积45%。  相似文献   

4.
高青  卓宁 《化工机械》1994,21(2):63-66
本文对纵肋管束换热器的传热、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关系式,并着重分析梯形纵肋管束换热器的特性。进一步探讨了管束节距、肋片高度对传热及流阻的影响情况。与相同结构的光管管束比较,换热增加10%-35%,而流阻最高增加48%,最低情况下,低于光管。文中指出具有梯形纵肋的管束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传热及流阻规律,它不但可获得较低的流动阻力,而且传热得以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换热器采用管外翅片或管内翅片,其目的在于提高传热面积。对于普通管换热器,总单位面积传热系数由下式给出: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试验的方法,对直起片管换热器的传热,阻力特性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得出了丰相应几何条件下管外对流换热系数及磨擦系数的准则方程,并与热管换热器综合性能试验台上直翅片热管余热管余热锅炉所测量的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模拟条件下试验得到的准则方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曲燕  仇性启  王丽飞 《化工机械》2012,39(5):552-557
对干式、湿式以及干湿联合式空气冷却器的换热特点、常用的翅片管结构、三维翅片等强化传热翅型以及空气冷却器翅片管的加工工艺、选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采用套片式加工工艺的条缝型错置带状三维翅片和采用无屑加工方法成形的锯齿翅片,在较低空气流速下具有较高的传热因子和摩擦因子比,是提高空气冷却器空气侧换热的高效翅片管型,为石化行业空气冷却器翅片管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新型的整体翅片(AIF)管及其换热实验结果.AIF管采用外翅片的形式增加换热面积;翅片与介质流动的管路为一体结构,消除了间隙热阻.实验在吸风式风洞实验台上进行,对AIF管和其光管进行对比性实验,归纳出换热无因次经验公式.实验结果表明,AIF管确实有优良的换热效果,为新型翅片管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型曲线拟合法及在翅片管传热性能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阳新萍  刘宝兴  吴国妹 《化工学报》2002,53(10):1081-1084
引 言对于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试验 ,往往需要得出换热面某一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及其换热规律 ,这就相应地需要根据换热器类型采用合适的试验方法 .一些学者针对具体的试件采用了各种形式的对流换热系数试验方法[1~ 3] ,但都存在各自的应用局限性 .曲线拟合法也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4 ,5] ,但常规的曲线拟合法或者存在较多的限定条件 ,或者拟合结果不太准确 .本文介绍的新型曲线拟合法限定条件少 ,拟合结果准确 ,试验方便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流换热系数的试验方法 .1 新型曲线拟合法的原理1.1 一种简单的换热情形两种流体通过平壁进行热量…  相似文献   

10.
翅片管广泛用于废热锅炉,火焰加热器以及有关的换热设备。选用时,涉及到许多变量,包括规格尺寸,成本以及充许的气体压降。然而,设计者要了解的关键问题在于翅后结构及翅片密度对于所需的传热表面积的影响。人们往往因简单选择一个表面积较大的特殊设计而失误,尽管这种设计适合于裸管换热设备,因气体流速相当,但对翅片管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1.
宣益民 Roetz.  W 《化工学报》1994,45(6):756-759
<正>1前言 直接测定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分稳态法和瞬态法,前者对实验条件要求苛刻.近年来,瞬态法倍受人们关注”-”.Hausen和Kast’‘·”相继阐述了利用周期变化的流体温度在固体壁内的传播特性确定对流换热系数的原理,即根据流体与固体温度变化之间的相位角滞后(或振幅衰减)确定对流换热系数.Roetzel‘”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任意形式周期振荡流体温度的瞬态测量方法. 对实测的流体温度波Tf(t),利用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把Tf*)展开为傅里叶级数,其一次谐波正弦和余弦函数项的系数表述为 u。——一Ill(t)Slnwtdt.u。——一11’()cosnddt(l)则一次谐波可表达为 01。“fslflO此十贝)(2)式(2)中,振幅u;一 Vu: + ug,相位角9一 arc ig(uc/us),一次谐波的周期 P—Zt。,角速度。一。八。2 测量基础2.1 模型A——霉壁面导热热阻 忽略管壁导热热阻,管壁的能量方程为 厂dL川t一。S叮f一几)一兄凡(几一瓦)(3)若求得的管壁周期振荡温度的一次谐波为Tw(t)一u。sinnd,则流体温度超前相位角9和振幅U;分别为 .y.,o\ It【._o\“工_P_\“ 9”sfCtg WN .Ut=U。。l---- W l e -- (4)一旦实际测得相位角差贝或振幅比ff八。,即可确定对流换热系数。;.显然,当ac《a时,管外对流换热的影响甚小.当液体在管  相似文献   

12.
齿型螺旋肋片管表面局部放热系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瑞阳  卓宁 《化工学报》1994,45(4):465-469
对齿型螺旋肋片管管束内部沿管表面周向的局部放热系数进行了研究.采用试验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求得不同角度的局部放热系数,并通过数据拟合,给出Re=2×10~4~8×10~4范围内的肋管表面平均放热系数和按周向分布的局部放热系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3.
空气横掠波纹管束的流动与传热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管壳式换热器是石油化工行业应用十分广泛的换热设备 ,它具有易于制造、耐压高等特点 .但是普通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低 ,因此开发高效传热元件对管壳式换热器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用翅片管换热器可以大大强化换热 ,但是阻力也增加很多 ,并且容易积垢 ,影响使用 .近年来开发的波纹管换热器由于加工方便、易于制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4 ] .但对于流体横掠波纹管束时流动传热性能的研究却少见报道 .本文对如图 1所示的波纹管束组成的换热器进行了实验测定 ,研究了 3种排数的阻力与换热规律 ,为设计换热器提供…  相似文献   

14.
The enhancement of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a glass tube heat exchanger was researched.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using spiral wire turbulence promotors in the glass tube isrecommended.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and thetlon have been obtained.Performance evaluations Nr the enhanced heattrans比r In this heatexchanger are su门niii ed up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vlewp01nt Of止berinodynaffi1CS,止he avaHableenergy lossof the heat transfer swtern Inside the tube Is analwed to determine and evaluate the over-all趴ct oQthe enhanced heat transfer,The mechanism ofenhanced heat transfer]n the glass tubeand the Influence of turbutlvlty In the fough tube are also analys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高青  卓宁 《化工学报》1993,44(2):230-235
对纵肋管束换热器的传热、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其实验关系式.以此分析管束节距的影响,指出横向节距是决定纵肋管束流阻的首要因素,增加横向节距将大幅度减小流胆;而横向节距和纵向节距对换热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对于1组节距为S_t/D=3.29、S_l/D=1.6的纵肋管束,其实际换热系数可增加9%~12.5%,流阻系数可降低15%~65%.结果表明,纵助管束具有低流阻特性和较强的传热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螺旋扁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思勤  梁龙虎 《化工学报》1995,46(5):601-608
对不同结构的螺旋扁管管内传热及流体阻力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并与光管比较,选出传热与流阻综合性能较好的管型。同时对2台螺旋扁管换热器及1台外螺纹螺旋扁管换热器进行壳程传热与流阻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了管、壳程传热膜系数与阻力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17.
强化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缩放管是管内外凹凸肋面对称的异形管 ,对管内外两侧轴向流体均有良好的传热强化作用 ,而且凹凸曲面光滑 ,尺度较大 ,不容易产生积垢 .Мигай ,ВК[1] 研究了 6种不同结构的缩放管中的传热和阻力规律 ,提出了缩放管的优化结构 .近年来 ,国内外对缩放通道中流体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很多[2 ,3] ,强调如何准确描述这种典型有回流的椭圆形流动 ,但对其机理的研究尚不充分 .邓先和提出将缩放管与空心环支撑结构相配合 ,在壳管式换热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 ,5]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目前使用的缩放管强化传热效率不够高 ,经传热机理分…  相似文献   

18.
油冷器强化传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先和  王世平 《化工学报》1995,46(2):245-249
<正>1 引言 广泛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油冷却器,由于油的粘度大,操作流速低,若使用光滑管设计制造,其传热性能差,一般总传热系数为350W/(m~2·℃)左右。近年来,螺纹翅片管已在工业油冷器中应用,因其肋化系数可达2.5~3,能有效地扩展传热面,故对油冷器的紧凑化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螺纹翅片间距小,翅间湍流度低,按实际翅片面积计算的总传热系数常仅180~200W/(m~2·℃),当取肋化系数2.7,以光坯管面积计算油冷器总传热系数可达520W/(m~2·℃),比光滑管油冷器节省光坯管面积约33%,但因加工螺纹翅片需增大管壁厚度,加工后单位管长比光滑管增重约30%,故一般只比光滑管油冷器节省管材百分之几。因此,仅凭加大翅片肋化系数,用扩展传热面强化传热,其节材效果不够明显,提高翅片利用效率,关键在于提高翅间流体湍流度,强化翅面上流体传热。花瓣状翅片管在周向翅片上开  相似文献   

19.
罗运禄  崔乃瑛 《化工学报》1992,43(6):770-773
<正>横纹槽管是苏联60年代由Mигай和Kaлинин等人开发的双面强化管(图1)。它只有边界层分离流,而无对传热作用不大却使流阻增加较多的螺旋流,故其性能明显优于螺  相似文献   

20.
冯自平  郭烈锦 《化工学报》2000,51(3):353-357
在以前对闭式循环系统中螺旋管蒸发器内汽液两相流压力降脉动进行系统实验研究、根据脉动过程特征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区分了产生压力降脉动的两类不同特征区域的基础上 ,着重对第二区压力降脉动流动过程中瞬态及时均传热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研究 ,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计算式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