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浮选尾煤是新型煤泥再选工艺产生的特殊尾矿,浮选尾煤颗粒细、成分复杂,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目前对其特性分析及利用途径研究较少。对鲁西南某选煤厂的浮选尾煤基本特性作了细致分析。结果表明,该浮选尾煤的灰分高达76%、总硫为1.62%、低位发热量为3 403 kJ/kg;浮选尾煤主要化学组分为SiO2、CaO、Al2O3和Fe2O3,主要矿物组成分别为高岭石、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和长石等;浮选尾煤颗粒的微观表面光滑,为无孔或少孔结构细粒。在此基础上,对浮选尾煤的利用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浮选尾煤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侯亚红 《河北化工》2014,(6):152-155
为了解决浮选尾煤系统在生产中存在部分煤泥水外排的情况,对开滦股份公司下属两选煤厂浮选尾煤回收系统实施了技术改造,采用不同的浮选尾煤脱水回收工艺与设备,粗颗粒分别采用沉降过滤式离心机+高频筛和浓缩旋流器组+弧形筛+煤泥离心机两种方法回收,细颗粒采用快开隔膜压滤机回收,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煤泥厂内回收、一级洗水闭路循环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西曲选煤厂浮选尾煤灰分偏低的问题,通过对尾煤进行筛分及浮沉试验,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对分级旋流器分级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粗煤泥分选回收工艺流程的优化,提出了通过调整分级旋流器结构和操作参数以及优化粗细煤泥分级、分选工艺流程,来合理调整粗、细煤泥进入粗煤泥分选系统和浮选系统的比例,降低浮选入料的粒度上限,提高浮选尾煤的灰分。  相似文献   

4.
范各庄选煤厂针对浮选系统入料粒度大、浮选设备老化、尾煤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技术改造,在浮选入料前增加水力分级旋流器组截粗,保证浮选入料粒度,同时采用XJM-S20型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替换原浮选机,提高浮选精煤产率,增加2台尾煤压滤机,提高了对浮选尾煤的处理能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沁新选煤厂氧化煤浮选入料为研究对象,从工业性质、表面含量官能团、表面亲疏水性等方面分析研究氧化煤的难浮机理,结果表明,氧化煤浮选入料与非氧化煤浮选入料相比,灰分、水分较高,固定碳含量下降,表面亲水性增加,浮选效率下降。沁新选煤厂通过优化氧化煤浮选药剂制度,对浮选系统进行工业调试,结果表明,与原药剂制度下的氧化煤浮选效果相比,调试后的尾煤灰分提高了31.76%,精煤灰分降低了1.14%,精煤产率提高了21.61%,优化后的浮选药剂制度对氧化煤的浮选效果有明显提高,可增加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钱家营矿选煤厂针对浮选尾煤原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造,采用旋流器对浮选尾煤进行预先分级,粗粒煤泥由筛网沉降离心机脱水后掺入中煤销售;细粒煤泥及筛网沉降离心机的离心液进入浓缩机浓缩后,再由压滤机回收,实现了洗水闭路循环,提高了选煤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加压过滤机处理浮选尾煤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开创了国内外采用该技术处理浮选尾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炼焦煤选煤厂生产实际,综合分析了浮选入料和浮选尾煤的性质,发现浮选入料中有部分大于0.5 mm粒级的低灰分颗粒混入,尾煤中含有较多低灰细粒煤可以回收;利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模拟的方法对浮选尾煤再选结果进行了研究模拟,得出在矿浆浓度为60 g/L,叶轮转速1 800 r/min,充气量为100 m~3/(m~2·min)时,尾煤再选可燃体回收率可达到79.93%;在影响可燃体回收率的因素中,矿浆浓度>叶轮转速>充气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亿成选煤厂浮选尾煤粒度较细、粘度较大、成分较复杂等特点,分析了亿成选煤厂1、2、3号浮选尾煤矿物成分、煤质特性,以及浮选尾煤的粒度组成、密度组成,确定了3种浮选尾煤的主导粒度级皆为小于0.045 mm,主导密度级皆为大于1.8 g/cm3,泥化现象严重,煤与黏土类矿物未能充分解离,单纯通过浮选难以回收合格精煤,需考虑结合脱泥及解离工艺,为后续选煤厂浮选尾煤的分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浮选尾煤管道输送工艺及所用设备的特点;浮选尾煤用作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时,既能降低燃料成本,又能减少SO2排放量,提高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邢台矿选煤厂针对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管理,同时对工艺环节进行了调整,浮选入料性质明显改善,操作针对性更强,实现了中煤、矸石及粗煤泥的完全回收,洗煤成本显著降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1.5%,尾煤量降低60%,中煤中的煤泥含量由8%增加到32%,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田陈煤矿选煤厂尾煤泥中大于0.045 mm粒级含量较高的特点,采用两段浓缩、两段脱水回收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将粗尾煤泥和细尾煤泥根据各自特征分别由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和压滤机回收,实现了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工业废水零排放,循环水浓度低至0.3 g/L。  相似文献   

13.
水介质流化床分选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介质流化床分选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对1~0.25mm粗粒煤进行连续分选试验,得出该机分选效率最高可达98.0339%,可能偏差为0.0785;实验结果表明,水介质流化床分选机是分选粗粒煤的较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望峰岗选煤厂原有煤泥水流程存在的问题和煤泥的特性 ,采取了改原尾煤一次浓缩工艺为二段浓缩 ,浓缩机溢流水既可循环使用又可分流浓缩澄清 ,新增一台高频筛以提高中粗煤泥回收的可靠性以及增设洗水净化再生系统等措施 ,对煤泥水系统进行技术改造 ,实现洗水闭路循环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煤泥浮选最佳粒度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大量的生产和实验资料 ,分析了煤泥粒度对浮选的影响、粗煤泥分选的有效设备及细煤泥的分选方法。提出煤泥浮选最佳粒度范围为 0 .2 5~ 0 .0 74mm;+ 0 .2 5mm的煤泥应采用加工费用低的重选设备 ;- 0 .0 74mm细煤泥应根据煤泥特性采用更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选煤厂精煤产率,分析了田庄选煤厂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将粗煤泥脱泥筛下水导入粗煤泥分选机,粗煤泥分选机入料桶改为角锥池,增加稳流装置、溢流槽;合理优化煤浆分配桶,及时加入调整剂,完善粗煤泥角锥池,改造粗煤泥方池入料管道;改造粗煤泥筛喷水系统,保证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均匀等分别对粗煤泥系统、浮选系统和末煤系统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工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后粗煤泥分选机0.5~0.25 mm入料产率提高了3.27%,小于0.25 mm入料产率降低了2.94%,粗煤泥分选机入料组成明显改善,提高了精煤产率。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了0.43%,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01%和0.21%,浮选机浮选效率得以提升。粗煤泥筛筛分效率提高,脱泥效果改善,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的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15%和3.61%。  相似文献   

17.
分级浓缩浮选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选煤厂目前使用的浮选工艺分选精度低、高灰细泥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分级浓缩浮选工艺;采用分级旋流器组将煤泥分级,粗颗粒用浮选机分选,细颗粒经浓缩后用浮选柱浮选;提高了煤泥的浮选精度和精煤产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二塘选煤厂处理易泥化尾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二塘选煤厂的原生煤泥、尾煤煤质、压滤参数、循环水浓度等进行监测和分析,针对易泥化煤泥的特性,对尾煤处理的工艺流程、设备的选用和操作进行了改造,在简化生产工艺、提高尾煤处理能力、改善生产用水水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尾煤的泥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煤泥水絮凝沉降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薛湖选煤厂原工艺系统存在粗煤泥分级、分选效果差,跑粗严重等问题;采用国内外首创的"三产品旋流分级筛+TBS分选机+德瑞克高频振动细筛"组合工艺对煤泥水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不仅实现了粗煤泥的高效分级和有效分选,同时为后序工艺创造了良好的粒度和浓度条件,提高了精煤产率,降低了生产用药剂、介质等材料消耗和电耗。  相似文献   

20.
煤泥可浮性曲线的绘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依据煤炭H-R可选性曲线的基本形式绘制煤泥可浮性曲线的步骤:根据煤泥分步释放浮选试验结果,分别绘制出精煤曲线β、尾煤曲线θ、灰分特性曲线λ、产率曲线γ和精煤灰分±0.5%含量曲线ε;在A选煤厂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曲线可较好的预测煤泥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