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管棚和超前注浆小导管支护在隧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东莞东深供水应急工程新城路段隧洞进洞口采用大管棚和超前小导管的方法穿过复杂地层,解决了隧洞进洞穿越残坡积和人工填土地质的施工难题,避免了原公路改线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
复杂的地质条件往往给隧洞开挖造成较大困难,详细准确地查明地质条件是隧洞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文章以广西桂中乐滩水库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通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等综合手段查明该断层附近隧洞沿线的地质条件,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隧洞开挖和支护前后的应力及变形状态,有针对性地对TBM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埋深大、距离长且处于复杂的构造地质环境中。为查明其地应力分布特征,统计分析了隧洞沿线10个钻孔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试成果。3个主应力关系主要表现为SH>SV>Sh,反映了隧洞沿线以走滑性质为主的构造特征。工程区浅部地层的应力大小主要受地层岩性与断裂带影响。一方面坚硬岩体的水平主应力明显大于软质岩体;另一方面断裂带的发育致使隧洞沿线的应力水平相对较低,同时断裂带局部区间力学性质的差异导致浅部地层水平主应力呈现出较大离散性。香炉山隧洞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测试方向主要分布在NNE-NEE向,与隧洞沿线一系列全新世活动断裂走向及区域构造主压应力方向趋于一致,响应了研究区震源机制解特征和楔形块体的运动特征。基于实测应力数据和断层滑动理论,隧洞沿线活动断裂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而鹤庆-洱源断裂更为接近断层滑动的临界条件,随着应力的不断积累其稳定性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1隧洞工程概况大石岩隧洞山体地形坡度10°~30°,山包呈浑圆状。冲沟发育,地形较破碎。隧洞穿越地层有三迭系法郎组(T2f)及个旧组上段(T2g2)。沿线无大的地质构造发育,受区域断层影响,局部地段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沿线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为主。隧洞为直线型隧洞,隧洞进出口围岩大致呈对称分布,大石岩隧洞先后穿越的围岩性质有灰岩、炭质泥岩、砂岩  相似文献   

5.
5月22日,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研制成功的“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引水隧洞预应力环锚施工技术”在四川通过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性能指标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科技人员在预应力环锚施工技术领域又获得了新的突破。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工程位于广西与贵州交界的红水河支流南盘江干流上,为红水河梯级开发的第一级,总装机量为 4×300MW。该电站引水系统由4条引水隧洞组成,隧洞南端穿越 10#冲沟底部,上覆以泥岩为主的地层较薄弱,最薄处仅21m,且有断层穿越。由于地质条件恶劣,常规钢筋混凝土…  相似文献   

6.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发育一套与铜锌金成矿密切相关的火山-沉积岩系。不同时期的区域地质填图对该岩系的地层时代划分很不统一,岩石定名复杂多样。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和大量钻探工程编录的基础上,通过本次红海矿区深钻施工揭露了卡拉塔格红海矿区完整的地层层序,结合精确的同位素定年和区域地层对比分析,确定了该套火山-沉积岩系属早古生代,由老到新,由中下奥陶统荒草坡群大柳沟组、下志留统红柳峡组、下志留统卡拉塔格组组成,并厘定了各组之间接触关系及与之相关的成矿类型,为该区地质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家岭引水隧洞工程K209+830处富水断层破碎带出露,并突发涌水、突泥事故,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地质情况和涌水、突泥原因分析,制订"管棚超前、灌浆堵水、分部开挖、稳定地层"的施工技术方案,最终成功通过该涌水、突泥段,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8.
依据当顺水电站发电隧洞出口段岩性、构造、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岩体围岩进行分类。该段岩性为三叠系中统板岩与砂岩,呈薄层状,岩体节理发育,风化强烈,有压扭性断层通过,破碎带宽25~30m,由压碎岩、糜棱岩组成,呈散体结构,断层走向与洞轴线夹角35°~45°,对围岩稳定影响较大。存在基岩裂隙水,呈带状分布,隧洞内沿断层有渗水现象,地下水活动轻微,围岩属极不稳定,为Ⅴ类围岩。针对发电隧洞Ⅴ类围岩提出支护方案,根据支护效果,探讨隧洞围岩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2,(4):548-551
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地层发育特征明显不同于华北板块本部。华北板块北缘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层总体上表现为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完整沉积序列;华北板块本部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厚度较薄的稳定沉积序列。通过采集华北板块北缘石炭系朝吐沟组、二叠系清凤山组火山岩锆石U-Pb测年,前者为348.2±1.9Ma,为下石炭统;后者为255.5±2.5Ma,为上二叠统,两者锆石均具有岩浆成因。锆石测年确定了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地层的地质年龄,为该地区地层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4):548-552
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地层发育特征明显不同于华北板块本部。华北板块北缘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层总体上表现为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完整沉积序列;华北板块本部发育的晚古生代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厚度较薄的稳定沉积序列。通过采集华北板块北缘石炭系朝吐沟组、二叠系清凤山组火山岩锆石U-Pb测年,前者为348.2±1.9Ma,为下石炭统;后者为255.5±2.5Ma,为上二叠统,两者锆石均具有岩浆成因。锆石测年确定了华北板块北缘晚古生代地层的地质年龄,为该地区地层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坂引水隧洞工程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九”大坂区各比选方案引水隧洞线均穿越第四系中、下更新统(Q f1 g-l2)地层,由于第四系地层为散体结构,国内尚无统一的围岩分类方法及标准,该地层的成洞条件对方案的比选起决定性作用。为此,在隧洞进口成洞条件相对较差的第四系下更新统地层上部布置原型试验洞,通过对第四系地层原型试验洞施工开挖全过程及后期变形监测,了解隧洞围岩的稳定性及变形特性,为隧洞的结构设计、施工开挖、支护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TBM穿越断层破碎带施工的难点,以山西垣曲二期抽水蓄能电站为工程背景,揭露了断层破碎带的地质特征,分析造成TBM的施工风险及影响,提出始发导台方法,根据不同地层的地质条件,总结不同典型地层掘进参数,通过现场施工经验解决机电设备出现的问题,最终形成TBM穿越断层破碎带的整套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地质断层建模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单元重构的岩土工程复杂地质断层建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分析对象进行独立离散,建立不考虑地质断层的模型。再通过单元重构,可将地质断层嵌入已建模型,实现复杂地质断层的自动建模。所谓单元重构,是首先使用八节点六面体单元,建立不考虑断层的分析模型,再借助四节点四面体,五节点四棱锥和六节点三棱柱等单元形态,对地质断层穿过的网格进行处理,重构为由多种单元形态构成的模型。然后结合岩土工程断层建模实例,将该方法应用于复杂地下岔管、重力坝坝肩和坝基以及大型地下洞室群的断层建模,可证明其有效性。进一步以大型地下洞室群为例,将考虑地质断层的洞室群模型导入通用软件,采用实体单元模拟地质断层进行开挖计算,并与不考虑断层的情形对比分析发现,考虑地质断层后,围岩位移和应力分布都呈现出不连续性,被断层切割部位的围岩变形增大,应力出现松弛。这表明含有地质断层的重构模型可以用于数值计算,且能有效反映出地质断层对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从而可证明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为岩土工程的复杂地质断层建模提供便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宝林隧洞突水突泥抢险注浆工程为背景,通过分析隧洞突水突泥的情况以及施工区的地质条件,介绍了成孔注浆的相关工艺,提出了断层带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德化初溪水电站引水隧洞及其周边断裂和裂隙较为发育,有利于地下水赋存和运移,隧洞施工期间地下水径流系统发生变化,地下水下降并引发地表生态环境变化。本文分析了该隧洞工程地下水发生变化的地质条件,并简要介绍了恢复地下水位和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地下管道竖向土压力的研究工作主要针对上埋式及沟埋式管道,对于隧洞式管道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某具体工程实例的有限元分析,讨论穿过水塘这一特殊地质下顶管管道的土压力分布特点,得出了若干结论与建议,为该类型地下顶管管道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城市引水工程输水隧洞的区域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从钻爆开挖、竖井施工、明洞段施工等方面,阐述了输水隧洞的整体施工方案,提出了隧道施工中破碎松软、渗漏水、流砂、塌方、断层等的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砂化白云岩在西南地区的地下工程中分布广泛,强烈、剧烈砂化的白云岩,岩体结构破碎,水稳定性差。砂化白云岩隧洞施工过程中,塌方、突水、突水涌砂等灾害易发频发,但对砂化白云岩隧洞灾害的孕育–形成–发生的系统性研究较少,亟待开展专门的系统性研究。通过收集80余例砂化白云岩隧洞塌方、突水、突水涌砂案例;深入调查和分析相关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从灾害点不良地质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将砂化白云岩隧洞围岩致灾构造分为4类8型,即断层类(无水断层型、导水断层型、阻水断层型)、裂隙类(单斜裂隙型、层间裂隙型、砂化条带型)、褶皱类(背斜型、向斜型)、岩溶管道类;基于灾害发生时间演化特征,将孕灾模式划分为即时揭露型,渐进破坏型,间歇破坏型3种;从灾害发生的主要工程部位的角度,划分为4个部位的20种破坏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工程调控措施;最后介绍了滇中引水工程扯那苴隧洞典型灾害洞段的案例分析和调控措施。研究成果对砂化白云岩地层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灾害风险评估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岩土工程中基于栅格的三维地层建模及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空间信息分析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复杂的岩土工程科学问题提供新的手段,三维空间的地层和硐室建模是岩土工程GIS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维空间分析算法并实现具备强大面向对象分析功能的GIS信息系统,是该项技术在岩土工程领域得以推广应用的前提条件。以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为背景,介绍基于栅格的包含多元信息(监测设施、工程措施和地质断层等)的三维地层建模技术,详细探讨地层模型中的任意单纯地层剖面生成、地层与三维场景中的水位面及实体相交、地层与硐室的混合剖切算法及面积和体积的空间计算等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20.
程曙光 《建筑》2005,(3):67-68
1 、工程概况 大湾隧道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山岭重丘区公路隧道,该隧道区址为丘陵缓坡地形,最大埋深为39.4m。隧道区内地质: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碎石土,下层为下寒武系下统清虚组石灰岩和中统高台组白云岩,隧道位于区域性压性层破碎带及断层影响带中,隧道区内围岩节理裂隙极其发育,裂隙微张。地下水不发育,但雨季由于地表水补给,裂隙水丰富,开挖过程中曾出现多段大面积滴涌水现象。 隧道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初支为C20喷射混凝土,厚度为260~280mm,二衬结构为C20模筑混凝土,厚度为500~600mm。防水设计方案为二次衬砌混凝土和防排水各成体系,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