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PP/PA6共混物的形态和流变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聚丙烯(PP)和聚酰胺6(PA6)共混可以使PP和PA6在性能上互补,所得共混物性价比很高。本文分析了PP/PA6共混物在共混时相容性和流变,性对其形态的影响。列举了目前PP/PA6增容剂的研究情况,二相相容时的简单动力学模型,以及分散相PA的含量、增容剂的种类、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段的螺杆结构、螺杆转速、共混方式等影响PP/PA6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BPO为引发剂,通过悬浮固相接枝法,得到PP-g-(MAH/VAc)和PP-g-(MA/AA)接枝物,通过称重法和非水滴定法测得了接枝物的接枝率。红外光谱表明,单体都能接枝到PP上。SEM结果表明PP/PA6/PP接枝物共混体系中,PP-g-(MAH/VAc)的增容效果优于PP-g-(MA/AA),这主要是因为PP-g(MAH/VAc)在PP/PA6体系中起到反应性增容的作用,而PP-g-(MA/AA)仅起到物理缠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接枝衣康酸增容PA6/PP共混物性能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应型双螺杆挤出机和熔融接枝技术制备了一系列聚丙烯(PP)接枝物,包括单一单体接枝物PP接枝衣康酸(PP-g-ITA)和双单体接枝物PP接枝ITA和苯乙烯[PP-g-(ITA-co-St)],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研究了PP接枝物的结构,并研究了PP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与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关系。通过反应挤出制备了PP接枝物增容PA6/PP共混物,研究了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显示:加入接枝物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SEM观察表明,接枝物的加入能明显改善增容共混物的两相界面结合状况,降低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改善体系的分散状况,共混物的两相界面变得模糊,相容性得到明显提高;DSC测试表明,加入接枝物后,共混物中PA6组分的结晶度下降,PP组合的结晶度上升。表明PP-g-ITA是PA6/PP共混体系有效的增容剂兼增韧剂。  相似文献   

4.
新型聚丙烯熔融接枝物增容PP/PA6共混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和不饱和羧酸混合单体对PP/PA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接枝物是PP/PA6共混物的有效增容剂,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接枝物的接枝率和用量影响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用接枝物增容后,PP/PA6表现更强的假塑性行为。溶融粘度增加,粘流活化能增加;随着接枝物用量的增加,共混物的MFI下降。  相似文献   

5.
PP-g-DBM增容PP/PA6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PP-g-DBM增容PP/PA6共混物,研究了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P-g-DBM能改善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容共混物的假塑性行为变强,粘流活化能增加熔体流动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接枝法,考察了单体和引发剂用量对聚丙烯(PP)/马来酸酐(MAH)接枝物接枝率的影响。将PP-g-MAH作为PP/尼龙6(PA6)共混物的增容剂,并利用SEM、XRD、DSC-TGA和万能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PP-g-MAH增容改性PP/PA6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P-g-MAH接枝物对PP/PA6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增容效果,PP结晶得到细化,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新型聚丙烯固相接枝物增容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研究了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及第三单体的固相接枝共聚物「PP-g(MAH-MMA-TM)」对聚丙烯/尼龙6(PP/PA6)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结果表明,新表明PP固相接枝物能有效地改善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增加两相界面的粘合作用,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容后体系假塑性增加,熔体粘度上升,活化能增加。  相似文献   

8.
极性单体就地增容PP/PA6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初步探索了采用极性单体马来酸二丁酯(DBM)一步反应挤出就地增容PP/PA6共混物,结果表明:用DBM一步法增容PP/PA6后,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分散度增加,分散相畴尺寸减小,力学性能提高。DBM用量和DCP用量影响一步法的增容效果。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固相接枝物增容PA6/PS共混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TIR和WAXD研究了聚丙烯固相接枝苯乙烯(St)和马来酸酐(MAH)的结构,并研究了它对聚酰胺6/聚苯乙烯(PA6/P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P上可固相接枝St,MAH;gPP(PP接枝St和MAH双组分接枝物)增容PA6/PS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与MandelKern理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用固相接技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PP-g-MAH),研究了PP-g-MAH增容PP/PA66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未用PP-g-MAH增容的PP/PA66共混物是热力学不相容的海岛型两相结构,而用PP-g-MAH增客的PP/PA66共混物虽是两相结构,但分散相粒子尺寸大大减小,PP-g-MAH对PP/PA66共混物实现了反应性增容。与不含PP-g-MAH的PP/PA66共混物相比,PP-g-MAH增容的PP/PA66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约10 MPa,弯曲强度提高约10 MPa,弯曲模量增加10%,缺口冲击强度和伸长率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相容剂对PP/MBS体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聚丙烯(PP)接枝共聚物(PP-g-MAH)对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共混物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共聚物改善了PP/MBS的相容性,使MBS在PP中形成了对韧性有利的较小且均匀的颗粒,并提高了两相界面间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聚丙烯(PP)多单体熔融接枝聚合技术,总结了现阶段对多单体熔融接枝PP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了多单体熔融接枝PP的影响因素、性能及结构,以及多单体熔融接枝PP在尼龙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增容剂对PUR-T/PP共混体系形态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利用双螺杆挤出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以癸二胺、十二碳二胺分别与聚丙烯(PP)接枝物的共聚物(分别记为PN1和PN2)及EPDM-g-MAH作为增容剂的热塑性聚氨酯(PUR-T)/PP(质量比为80∶20)共混体系,考察了不同增容剂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体系的微观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种增容剂的增容效果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PN2>PN1 EPDM-g-MAH,这主要是由于接枝在PP上的氨基与PUR-T的反应活性远远高于MAH基团,因此以PN1和PN2增容的体系表现出更好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得共混体系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较稳定的形态结构,且当增容剂含量为5份时,共混体系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R-SMA增容PA6/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流变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R-SMA为增容剂制备PA6/PP共混物,讨论了R-SMA对共混物形态结构和流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研究了合金组成及增容剂环氧树脂(EP)和苯乙烯-丁二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BM)对合金相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增容剂的PTT/ABS合金相畴粗大,相界面清晰,合金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随ABS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PA6/SBS—g—MAH共混物的形态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对尼龙6/马来酸酐接枝SBS共混物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其力学性能,吸水率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用马来酸酐接枝的SBS与尼龙6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室温和低温下的缺口冲击强度比纯尼龙6有大幅度提高,吸水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SBR/P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SBR/PP共混物的结晶行为,拉伸强度,制品冲击强度及屈服强度,当SBR/PP(质量比)为10/90时,常温(25℃)下的缺口冲击强度最大,约为8kj/m^2,拉伸强度为28.5MPa,屈服强度为31.4MPa,此时SBR具有最大非均相成核能力,并使PP具有63.6%的总结晶度和13.2%的β-晶型结晶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碳纤维(CF)表面官能团的酰氯化,利用酰氯作为己内酰胺阴离子聚合的活化剂,成功地制备了表面接枝尼龙6(PA6)的CF。研究了表面己内酰胺稳定化并阴离子接枝PA6的CF对PA6/CF复合材料力争性能与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接枝PA6后的PA6/CF复合材料界面相互匹配,改善了复合材料界面的相互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复合材料剪切破坏呈部分非界面脱粘破坏。  相似文献   

19.
橡胶改性PP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SSBR,BR,ESBR分别与PP的共混物中PP的结晶行为,认为SSBR,B和ESB有非均相成核能力,并在橡胶质量分娄秋10%时,其PP晶型含量(Kβ)分别为13.5%,11.7%,20.7%。Kβ的差异可以从橡胶与PP的相容性解释。还研究了PP/B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BR含量的关系,当BR含量为10%时,常温(25℃)缺口冲击强度最大,为7.8kJ/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