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地下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时,与常规的施工方法不同的是先施工水平结构,再施工竖向结构,水平与竖向结构节点施工质量对整个逆作法施工起到关键的作用。针对太原红星美凯龙项目地下结构采用局部逆作法施工,总结了逆作法结构相关节点施工工艺。可为北方地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杭州某工程深基坑上下同步逆作法施工的内容,对拟采用的深基坑逆作法施工流程及关键工艺进行了阐述探索,并分析了各个施工阶段的施工工况。通过上下同步协同施工及过程监测,确保了建筑结构受力安全,对后续逆作法方案施工和运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下结构采用逆作法施工日益普遍,由于建筑功能改变,对其进行加固改造有别于常规技术。以某逆作法施工的地下结构改造项目为例,介绍了改造施工中的难点和应对措施,形成了针对逆作法施工的地下结构的整套改造技术:既有基础底板结构加固、既有逆作法柱增大截面加固、地下室增设夹层和坡道及地下室顶板拆除和更换,为今后同类项目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华策国际大厦半逆作施工和地下室结构设计情况。为满足半逆作法施工条件,对地下室结构进行了相关的修改设计,并对主体结构在半逆作法施工工况下进行了计算分析。介绍了地下室结构中密肋楼盖、U形梁及其关键节点的设计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结构设计的配合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下采用半逆作法施工,在合理缩短施工工期上具有较大优势,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中心裙房基坑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梁板替代支撑并采用全逆作法施工.介绍了全逆作法基坑的支护体系及施工工艺,从逆作法施工支护体系的实测数据人手,通过对立柱桩的偏位及隆沉、地下连续墙的侧向变形、立柱桩与地下连续墙的差异沉降等实测数据分析,对逆作法施工全生命周期支护体系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天津富力城南昌路项目采用筒体先作,地下车库逆作法施工,地上主体同时顺作法施工。主要介绍了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钢管柱、逆作法土方开挖以及结构的施工技术。重点介绍了护壁泥浆的制备及使用、钢筋笼加工安装、混凝土水下浇筑、平台模板施工、钢筋施工等技术。实践表明,通过逆作法等施工技术的应用,节省了基坑支护费用,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7.
薛文杰 《建筑施工》2014,(7):811-814
佛山东平广场一期工程部分区域采用逆作法施工,该工程为国内首次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逆作法核芯筒,工程采用多形式的逆作结构,与水平结构连接节点多样,且基坑地质条件差,不利于水平结构模板体系施工.通过充分利用既有条件,合理优化设计方案,并按需采用适当施工方法,满足了工期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某大型站房结构采用了逆作法施工方案,即先施工屋顶钢结构,然后再施工下部轨道梁、落客平台及高架层结构。为了研究逆作法施工和后期预应力混凝土梁张拉对屋顶预应力钢结构的影响,建立整体模型,按照实际逆作法施工顺序进行了施工模拟计算,并与一次加载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确保了结构的成型状态与设计相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京金鹰三期工程中裙楼逆作法跃层施工的应用,介绍跃层施工的背景、跃层施工的原理、跃层施工的优缺点,跃层施工临时传力支撑的设置、施工工艺及应用效果等。采用跃层施工技术,可以解决逆作法施工中受结构高度限制造成的土方开挖、底板抗拔桩施工等问题,同时可提高逆作法土方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0.
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综合楼工程采用了正、逆作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案.首先介绍了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然后详细介绍了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最后将该工程采用的逆作法与一般软土地基中的逆作法进行对比,总结了该工程逆作法的优点.通过逆作法施工,可有效地保护周边建筑,创造新的材料堆放场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公铁两用桥发展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从早期跨径小、结构受力简单的梁式体系发展到目前大跨径的拱式体系以及大跨径、超大跨径的斜拉、悬索体系等。通过收集中国已建和在建的以上4种结构体系的公铁两用桥相关资料,对中国4种结构体系的公铁两用桥主桥主梁结构、基础以及其他结构部分在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材料性能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4种结构体系公铁两用桥主桥主梁结构设计中的主桁形式、桥面系、联结系在结构上由繁至简、由离散拼装至整体栓焊;主桁桁式在力学特性上与各结构体系公铁两用桥主梁受力特点相辅相成,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受力特点,主梁施工工艺趋于系统化、高效化、经济化,其材料性能趋于优质化;基础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但其施工方法实现了自我创新,材料性能趋于优质化;拱式体系公铁两用桥主桥主拱的结构设计趋于新型化,施工工艺趋于复杂化,在材料的选择上趋于科学和经济化;斜拉和悬索体系公铁两用桥除主梁和基础部分外,其他部分结构的设计趋于科学化,施工趋于经济化、智能化,材料性能趋于优质化。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南太湖大桥的斜拉索的索力调整的优化施工。通过对斜拉桥施工过程中各阶段、不同的工况下斜拉索索力和成桥恒载时的最终索力进行优化,保证了结构受力合理和施工安全,使成桥后结构受力及全桥线型都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林桂枫 《钢结构》2011,(11):68-71
大连市红星大桥主梁为横坡变化的弯梁结构,并且含有纵坡.施工过程中的误差使吊杆的理论锚固点与设计不符,导致结构受力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吊杆的索力.该桥为高次超静定、不对称的结构,每根吊杆的张拉都会使结构的整个受力系统发生变化.通过对结构变形观测和斜拉索索力量测,并进行相应计算和调整,最终该桥结构的受力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矮塔斜拉桥是以承受两端拉力的斜拉索作为主要承受构建的桥梁形式,本文结合京杭大桥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从主桥的施工工艺方面简述矮塔斜拉桥主桥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流程,详细介绍主桥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施工步骤,重点阐述了主塔斜拉索挂索的具体施工流程和施工关键技术,最后论述了矮塔斜拉桥主桥的施工特点及斜拉索施工技术的优势,得出该技术可推广应用的结论,为今后的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金锡兰  吴祥松  王力强 《山西建筑》2010,36(30):331-332
以宛溪河斜拉桥为背景,根据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通过全桥的施工过程仿真计算,对该类型桥梁的施工控制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当前关于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以期指导斜拉桥工程项目的施工。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合龙段置换加固技术是为解决合龙段与相邻主梁节段之间的湿接缝失效问题而提出的.为分析这种加固技术的受力特点,介绍了这种加固技术的实现途径和施工要点,建立了典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结构计算模型,系统地给出了施工阶段分析的方法,包括合龙段置换的结构基准计算模型的建立和合龙段置换施工过程的模拟,依据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7.
张建萍 《山西建筑》2012,38(7):198-200
以宛溪河斜拉桥为背景,根据斜拉桥的结构特点,通过全桥的施工过程仿真计算,对该类型桥梁的斜拉索索力调索与监控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介绍当前关于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对今后同类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斜拉桥结构特性和施工控制的需要,提出确定合理成桥状态的分步张拉法,即首先模拟斜拉桥实际施工过程,计算出初始张拉索力,然后建立索力与主梁内力的数学模型,以成桥时主梁弯矩为控制目标,以最小二乘法优化出全桥最终索力,保证了结构的受力合理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深圳万科中心工程结构体系新颖,将斜拉索桥梁设计理念引入房屋建筑,通过采用斜拉索将竖向结构和2层水平楼板相连,营造底层大空间的视觉效果。通过对预应力斜拉索房屋建筑结构施工程序优化,阐述新型房屋结构体系的工况模拟、施工控制和变形监测。  相似文献   

20.
丁祝红 《建筑结构》2021,51(1):6-12
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教学核心区整体呈圆环形,圆环下部有Y形河流穿过,通过设置抗震缝将三处大跨结构与整体结构分离,避免大跨结构对相邻标准教学区域产生影响。跨河道大跨结构地上3层,结构高度14.96m,结构最大跨度约38.8m。通过借鉴桥梁结构及以往类似项目经验,采用顶部斜拉式大跨多层钢框架结构体系。重点阐述了结构体系选型和优化过程,并详细介绍了结构分析与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研究结果表明,顶部斜拉式大跨多层钢框架结构体系在采取适当的分析及构造措施的情况下,结构传力途径明晰、受力合理,同时能达到较好的建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