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炼焦配煤中加配沥青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配煤中加配改质沥青进行小型试验、大型试验和试生产的基础上,分别测定了配煤和焦炭的灰分、挥发分、硫分、G值、抗碎强度,耐磨强度等值,认为配加少许改质沥青,可增加配合煤粘结性,提高焦炭的冷、热强度,同时可降低焦炭的灰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气煤在配煤炼焦过程中对配合煤炼制焦炭质量的影响规律,本文选取了不同变质程度的炼焦煤作为研究对象,对试验煤样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入气煤后焦炭的冷强度和热态性能变差,气煤与不同煤种煤配煤时对配合煤焦炭质量的劣化程度不同,1/3焦煤和焦煤随着气煤配入量的增加使得焦炭质量均匀劣化,肥煤在气煤配入量小于30%时焦炭质量变化较小,配入量大于30%后焦炭质量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3.
刘皓 《中州煤炭》2016,(3):126-128
通过对榆林低变质煤和其他炼焦煤基本性质的分析,将低变质煤配入炼焦煤炼焦,研究了低变质煤的配入量对焦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变质煤配入量的增加,焦炭的各项性能均在降低,在低变质煤配入量为12%时,焦炭的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能达到冶金焦三级标准的要求。综合各项性能指标,认为低变质煤的配入量为10%左右时,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惰性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对神华不黏煤进行加热处理,并将其按3%,5%,8%的比例替换部分气煤进行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在配入同一比例神华不黏煤的情况下,所得焦炭反应性(CRI)随其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在400℃时达到最低,对应的神华不黏煤添加量为3%,5%,8%时,焦炭反应性分别为43.20%,45.95%,48.48%,但焦炭的显微强度(MSI)差别不大;当增加肥煤配比后,随着添加的神华不黏煤处理温度的升高,焦炭反应性呈现下降、反应后强度(CSR)和焦炭显微强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且适当调整焦肥煤比例后,可在保证焦炭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使加热处理后的神华不黏煤的配入比例达到8%以上.  相似文献   

5.
40kg捣固小焦炉配煤试验研究与生产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缺少主焦煤的情况下,为寻找生产二级冶金焦的最优配煤比,降低炼焦生产成本,依据炼焦配煤研究理论,通过采用40 kg捣固小焦炉,以气煤、1/3焦煤、瘦煤为原料煤进行了配煤试验研究,成功试验出生产二级冶金焦的最优配煤质量比:众维精煤25%、音西原煤15%、新兴原煤40%、榆树沟原煤20%。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此配煤比生产的冶金焦抗碎强度M40达到79.9%,耐磨强度M10达到8.0%,焦炭热反应性CRI为50%,反应后强度CSR为42%,吨全焦配煤成本下降143.26元,降幅达15.06%。  相似文献   

6.
合理利用不同类型的高硫炼焦煤资源以及提升其在炼焦配煤中的比例,其为实现炼焦过程中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以工业实际生产炼焦配煤为基础,分别选取1种高硫焦煤和高硫肥煤,利用工业分析、黏结指数、胶质层指数、吉氏流动度、奥阿膨胀度等分析高硫煤与基础配煤中低硫煤的基本煤质特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核磁波谱(13C NMR)分析确定不同炼焦煤的硫赋存形态及碳结构参数,利用40 kg焦炉炼焦试验对比分析不同比例高硫煤的配入对配煤焦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硫焦煤和肥煤碳结构中的脂肪链长度较长,使得成焦过程中能够分解产生更多的含氢基团,软化熔融产生的胶质体的流动性好、塑性温区宽,能够与配煤中其他煤种进行更有效黏合。高硫焦煤和肥煤中硫化物、亚砜、砜等形态硫在炼焦过程中分解及与含氢组分结合生成的含硫气体随挥发分释放,单独炼焦脱硫率分别达到32.78%和42.61%。炼焦配煤中高挥发分、高流动度的高硫肥煤配入比例过高,成焦过程膨胀压力、焦炭收缩应力、焦炭孔隙率的增加,使焦炭强度出现下降。高硫焦煤和高硫肥煤分别以2%和3%配入炼焦配煤,得到焦炭的机械强度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加拿大煤和澳大利亚煤进行各项分析测定,对4种加拿大煤进行单种煤20kg小焦炉试验,对4种澳大利亚煤进行10%和20%的配比炼焦试验,从中选出适合焦化厂的加拿大1号煤和澳大利亚1号煤,并对引进焦化厂的加拿大煤、澳大利亚煤进行单种煤试验和配比炼焦试验。从2004年焦化厂配入加拿大煤和澳大利亚煤所炼焦炭来看,焦炭质量得到了稳定和提高,满足了炼铁需求,扩大了炼焦用煤资源,开创了广西用进口煤代替主焦煤进行配煤炼焦的先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焦炭质量,特别是焦炭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从镜质组反射率角度研究了优化配煤炼焦的影响因素。通过对8种炼焦煤种的煤质分析、单独炼焦和配煤炼焦的焦炭质量分析与评价,阐述了不同煤种在配煤炼焦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某企业原配煤方案存在的问题,基于煤岩配煤原理,选择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max)及镜质组反射率分布图2个因素作为指导优化配煤的指标参数,制定了6组优化配煤方案进行炼焦试验。结果表明,配合煤的Rmax与镜质组反射率分布是优化配煤方案的有效调控指标,优化配煤方案获得的粒焦CRI*降低1.95%,CSR*增加3.45%,焦炭热态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武强  朱子宗  焦万谊  姚利  王峰 《煤炭学报》2021,46(10):3357-3364
新疆炼焦煤因其独特的成煤地质条件和较晚的成煤地质年代,使得新疆中等挥发分炼焦煤具有较低的煤化度和较高的氧含量,导致全新疆炼焦煤所制焦炭具有较高的反应性(CRI)和较低的反应后强度(CSR),尽管在新疆炼焦煤中配加高比例的内地中等挥发分炼焦煤能明显改善焦炭质量,但炼焦成本显著上升。为此,以4种新疆低质炼焦煤和2种内地优质炼焦煤以及自主研发的一种改质剂为原料,开展了单种煤以及配合煤的10 kg铁罐改质炼焦试验。结合显微光度计、扫描电镜、XRD试验探索了改质剂的添加对焦炭结构影响,并且通过改质剂与新疆煤的热重分析试验揭示了改质剂对焦炭强度的改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0.3%的改质剂与全新疆低质炼焦煤共炭化炼焦,所得焦炭的热态强度指标明显改善(CRI下降约14%,CSR提升约15%),而且改质焦炭的综合性能指标能达到现有新疆焦化企业配入高比例的内地优质炼焦煤所制焦炭指标。改质剂能结合低质炼焦煤快速热解阶段形成的活性含氧片段,使得该阶段自由移动H与含氧片段的反应减少,进而自由移动H的消耗将减少,这将促使胶质体的数量和稳定性增加,导致焦炭的微晶层片尺寸增大、间距减少、堆砌高度增加,使得焦炭的微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配煤比的合理优化方法,即将炼焦配煤问题转化为数学公式,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优化配比,从而降低配煤成本,提高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1.
显微组分对焦炭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采用1/3焦煤、肥煤及焦煤为原料,对其显微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40 kg小焦炉模拟捣固炼焦,检测以1/3焦煤为主的不同配煤炼焦的焦炭质量,利用多项式回归及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入炉煤的显微组分对焦炭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镜质组(T)的增加,对耐磨强度产生不利影响,而随着均质镜质组(C1)、基质镜质组(C2)及惰质组(I)的增加,耐磨强度出现最低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T、C1、C2、Ⅰ组分对M40及M10的回归方程,方程表明,Ⅰ组分对M10的影响明显,而C1组分对M40产生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焦海丽  王美君  孔娇  郭江  常丽萍 《煤炭学报》2019,44(5):1601-1608
选取长焰煤、气煤及肥煤为原料,通过调配比例得到不同配合煤,采用捣固方法,在终温为1 150℃的程序升温马弗炉中制备坩埚焦,利用实验室固定床反应器考察煤焦的水蒸气气化反应性,并对产气量及产品气组成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煤焦水蒸气气化反应性及产品气组成与配合煤比例的变化密切相关,配合煤中对焦的水蒸气气化反应性起提高作用的煤种的顺序为:长焰煤气煤肥煤。气化过程中煤焦孔隙结构的变化行为是影响煤焦反应性的主要因素,具有较大煤阶差的长焰煤与肥煤比例的相对变化对焦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焦的反应性的影响也最为明显。配合煤比例变化影响催化性矿物质在焦中的含量,适度增加配合煤中肥煤及气煤的比例有利于催化性矿物质在焦中的滞留,当配合煤中肥煤比例为0. 3左右时,该影响作用最为显著,煤种比例变化对配合煤挥发分组成及热解过程孔隙结构发展的影响会改变催化性矿物质在焦中的含量。焦中催化性矿物质可以促进焦气化反应过程中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发生,进而可以调变产品气的组成。在利用过剩焦化产能及低质炼焦煤制备气化焦的过程中,研究结果可以为调配配煤方案以有效改善气化焦的反应性并调变产品气的组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贺建忠 《山西煤炭》2006,26(4):53-55
通过优化配煤,开发与扩大炼焦煤种,从而可降低炼焦成本,改善焦炭质量,延长焦炉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节约优质焦煤,实现炼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选取决定焦炭质量的主要指标———挥发分和粘结指数,运用二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预测焦炭的强度。模型采用开滦集团单种煤及其配合的混煤和相应焦炭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此模型可以有效控制混煤的挥发分和粘结指数,保证焦炭的质量,检验配煤的合理性,以达到合理指导配煤炼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华东地区高挥发分气煤和1/3焦煤资源丰富,且多数煤黏结性较强。利用结焦性较好的典型主焦煤,配加贫煤、瘦煤以起到瘦化剂作用,采用顶装工艺炼焦,在高挥发分煤配入量大于50%时,亦能生产出优质一级冶金焦。  相似文献   

16.
焦炭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近几年关于影响焦炭热性能因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分析了原料煤性质、炼焦工艺、矿物质、焦炭显微组分以及焦炭气孔结构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指出在优质炼焦煤资源匮乏的条件下,优化配煤、改善炼焦工艺、合理分配焦炭显微组分、降低矿物质对焦炭热性能的影响是炼焦科研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不同熄焦方式对焦炭的冷态强度、热态强度以及生产焦炉的工艺特点均有影响,为了更好地指导40 kg试验焦炉的生产,需对比分析水熄焦、干熄焦方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选用4种不同炼焦煤和1种生产配合煤,利用40 kg级实验焦炉炼制焦炭,分别采用蒸汽熄焦与水熄焦方式对40 kg焦炉炼制的焦炭进行冷却,检测熄焦后焦炭的工业分析、机械强度及热性质等性能指标,对比分析2种熄焦方式对焦炭质量的影响,并研究2种熄焦方式下焦炭与生产干熄焦的焦炭质量关系。结果表明,相对水熄焦,蒸汽熄焦的焦炭水分较稳定(小于1%)、成焦率有所提升,改善了焦炭质量,其中1/3焦煤冷强度的改善最为明显,气煤与1/3焦煤的热性质改善最为明显,肥煤的成焦率提升最大;蒸汽熄焦与生产干熄焦的焦炭质量指标更接近,机械强度M 40一致、M 10数据高出2.5个百分点,热性质CRI数据高出8.1个百分点、CSR低出10.4个百分点。焦化企业可参照试验结果,进一步优化40 kg实验焦炉熄焦工艺及调整生产与试验焦炉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铁维博  汪琦  张松 《煤质技术》2020,35(2):47-51
基于胶质层指数为炼焦煤黏结成焦性中的重要参数以及炼焦煤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胶质层指数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配煤炼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有效指导配煤、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稳定焦炭质量。对有关人工测量、半自动测量、全自动测量胶质层指数的原理及相应的设备进行总结归纳,阐述了设备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同时对各方法进行比较并讨论各自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测量胶质层指数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采用全自动检测可代替传统法检测,其检测过程规范以及所得的胶质层指数检测结果具有可信度。胶质层指数与焦炭质量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胶质体性质的更深层次探究对于配煤炼焦具有重要的意义,即针对胶质体的调控将会成为优化配煤的新途径并可有效控制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煤岩配煤在宝钢焦化厂的应用情况,阐述了该厂利用HD型光度计进行煤岩测定,以及根据单种煤的反射率分布图拟合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以指导炼焦配比试验,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焦炭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