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HgNO_3试验法对HgNO_3引致铅黄铜(HPb63-3)应力腐蚀开裂行为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其原因主要是Hg沿晶界扩散削弱了基体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同时也由于Pb,Zn在晶界处的偏聚,从而加速了晶界脆化.  相似文献   

2.
按苏修有关书刊以及工艺资料,HPb59-1铅黄铜的锻造温度范围为780~640℃。陕西地区有关工厂在掌握这种铅黄铜的锻造工艺过程中,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始锻温度超过740℃,坯科表面容易形成蛤膜皮那样的缺陷。始锻温度越高,加热过程中保温时间越长,问题越严重,甚至导致表面开裂。经长期摸索,各厂将HPb59-1铅黄铜的始锻温度降到710~730℃,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本文试图在调查研究和金相试验的基础上,对掌握HPb59-1铅黄铜锻造工艺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并提出制定其锻造热规范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铅黄铜HPb63-3平衡和非平衡包晶反应过程的组织与热加工性能的关系,并提出提高HPb63-3热加工性能的又一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
HPb59-1铅黄铜超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HPb59-1铅黄铜进行了470℃保温8min冰盐水中冷却的简单超塑性处理,效果极为明显,在600℃,以0.5mm/min的速度拉伸,延伸率可达723%。用X射线衍射对晶体结构的分析表明:处理后的材料,两相中有序的β'相转变成无序的β相,增加了储存能,有促进再结晶的作用。在高温此合金是通过动态再结晶过程完成显微组织的等轴化,α+β两相晶粒的相互制约,起到稳定组织的作用,从而其超塑性极为明显。对供应状态的HPb59-1铅黄铜研究表明:在R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超塑性,在630℃,延伸率可达307%,可以满足较大变形程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关于Hpb59-1铅黄铜的锻造热规范问题”一文的继续,试图根据高温拉伸试验、膨胀试验以及电子束扫描试验结果,进一步阐明制定Hpb59-1铅黄铜的锻造热规范的原则。高温拉伸试验结果表明,Hpb59-1铅黄铜的始锻温度应在其α β/β转变温度附近,最好低于这个温度。膨胀试验结果证文,实际含铜量对这种铅黄铜的α β/β转变温度影响很大,因此,对于制定Hpb59-1铅黄铜的始锻温度,实际含铜量是一个至关紧要的因素。本文提出了两种确定Hpb59-1铅黄铜的α β/β转变温度的方法,以便合理制定其始锻温度。电子束扫描试验结果表明,Hpb59-1铅黄铜淬火组织中出现的羽毛状相是淬火过程中从β相析出的过饱和固溶体。为了尽量减少从β相析出过饱和α固溶体对高温塑性的影响,Hpb59-1铅黄铜的始锻温度不宜超过其α β/β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6.
用光滑试样慢应变速率拉伸法研究了X60管线钢在含水土壤中的应力腐蚀.研究结果表明:当应变速率ε≤4.2×10-7/s后,在土壤中能发生应力腐蚀,由相对塑性损失表征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约为30%,应力腐蚀使断口形貌由韧变脆.根据光滑试样在土壤中长期浸泡前后流变应力的差值可测出土壤腐蚀钝化膜引起的内应力,这个膜致附加拉应力能协助外应力促进局部塑性变形,进而促进土壤应力腐蚀.  相似文献   

7.
为了判断某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开裂性质和影响因素,用电子显微镜对该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管束裂纹进行断口电子金相分析.通过对管束大量电子断口的观察分析,证明了断口为准解理断裂,具有河流花样的特征.根据电子衍射和电子探针对管束断口腐蚀产物和夹杂物的分析计算,确定了腐蚀产物和夹杂物的成分.由断口形貌特征及对比试验可以确认该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管束发生应力腐蚀开裂,是一种脆性的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8.
选取A7N01S-T5铝合金及其MIG焊接接头,采用慢应变拉伸(SSRT)、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等测试手段研究腐蚀环境和慢应变速率对焊接接头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3.5%NaCl腐蚀环境下焊接接头的自腐蚀敏感性高于母材。母材和焊接接头应力腐蚀敏感性随慢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且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远高于母材。拉伸速率超过5×10~(-6) mm·s~(-1)后,接头的应力腐蚀加速。试样SSRT断口的SEM分析表明:母材和焊接接头在空气中以脆性断裂为主,在3.5%NaCl腐蚀环境中均发生典型应力腐蚀开裂,但焊接接头对腐蚀环境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低碳钢在500 ℃下受不同时间的静态锌液腐蚀机制及含碳量对腐蚀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Fe与Zn通过反应扩散,依次形成了Г、δ1、ζ相.且δ1相的晶界强度低,在晶界应力和锌液腐蚀及锌液热对流冲击的共同作用下易于开裂而脱落到锌液中去.此外,含碳量越高,δ1相层越厚,腐蚀越快.在反应过程中,Fe原子一方面通过化合物层溶解于锌液中,另一方面,δ1相颗粒脱落到锌液中而消耗,腐蚀量为两者的总和.  相似文献   

10.
RB-1型铜合金铸造添加剂对HPb59-1黄铜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铜合金铸造细化变质剂(RB-1),通过试验考察了它在HPb59-1黄铜中的作用。添加剂显著地细化了该合金的组织,消除了宏观柱状晶,同时增大了组织中α相对的相对含量,并改善了其形态,提高了其分布均匀性。RB-1的添加量(.重量百分数)在小于0.4%的范围内细化效果显著,而大于1%的细化作用消失,重新出现柱状晶。  相似文献   

11.
A novel free-cutting unleaded brass containing antimony and magnesium was prepared by gravity casting and hot extrusion. Microstructure of the hot extruded Sb-Mg brass was studi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EDS).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by tensile test, and cutting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by lathe turning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microstructure of the hot extruded Sb-Mg brass was composed of α, β phases and Sb-Mg containing interme...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在冷却器HSn62—1黄铜与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熔—钎焊(Welding—braze)工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铜合金焊丝对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中产生铜渗透裂纹进行了机理的研究。通过熔一钎焊的TIG工艺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液态铜对奥氏体不锈钢润湿、渗透,在焊接应力作用下,沿晶界渗透扩展而开裂,并且在裂纹中充满了液态铜。由于液态铜使晶界表面能明显降低,同时对裂纹尖端壁面产生一种附加压力,促使液态铜沿晶界加速扩展,形成奥氏体不锈钢液态金属脆化而导致铜的渗透裂纹。 本试验采用七种钢合金焊丝进行熔一钎焊的TIG最佳工艺试验,提出了适用的焊丝,指明了产生铜渗透裂纹的基本规律,为完善异种金属焊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考察了pH=2的HCl溶液中三乙烯四胺基双二硫代甲酸钠(DTC-TETA)对黄铜的缓蚀作用.挂片实验表明,20 mg/L的DTC-TETA对黄铜的缓蚀效率可达88.2%.电化学测量表明,DTC-TETA使黄铜的自腐蚀电位负移至-115.2 mV,抑制了黄铜电极的阴极还原过程,提高了黄铜电极表面的电荷转移电阻,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4.
无铅HSi76—3.2硅黄铜组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黄铜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蚀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及加工性能,从而得到广泛应用.普通黄铜是合铅的铜锌合金,由于铅可损害人体骨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研究无铅的环保型黄铜成为现时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了无铅黄铜H5i76—3.2的组织和性能,对H5i76—3.2硅黄铜进行了去应力退火和再结晶退火处理,测试了不同状态HSi76—3.2硅黄铜的力学性能和切削性能,对其进行了光学显微组织观察、断口形貌、能谱等分析.结果表明,HSi76—3.2硅黄铜显微组织由深色相Cu5Si+Cu7Zn3(a)和浅色相Cu5Si+Cu5Zn4(β)及第三相7相或Mg、Si、Ca、K、Al的氧化物等组成,再结晶退火后深色相Cu。Si+Cu,Zn。(a)中出现大量的孪晶组织.显微组织中深黑色第三相具有高硬度相,是保证HSi76—3.2材料有良好切削性能的主要因素.HSi76—3.2经不同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变化,其断裂形式均为韧性断裂.HSi76—3.2是一种良好的普通黄铜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5.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了FePt:MgO多层复合薄膜。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分析了薄膜的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薄膜的线性光学性能。HRTEM分析表明基质MgO在单晶MgO衬底上同质外延生长,而FePt纳米颗粒周期性均匀地自组织嵌埋在MgO基质中。HRTEM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图表明,FePt纳米颗粒为富Pt的面心立方(FCC)结构的FePt3,其晶格常数αFePt3=3.90 。(1。=0.1 nm)。MgO基质与FePt纳米颗粒的界面分析表明,它们的界面处几乎不存在非晶层,只在FePt纳米颗粒与MgO基质的晶界线附近有少量的刃型位错。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谱结果表明,低脉冲数样品具有远紫外增透作用,高脉冲数样品存在3个表面等离子激元共振吸收峰,随FePt沉积脉冲数增加,吸收峰位置均发生红移,峰强逐渐减弱,峰强比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态水热法, 在活性胶液中各组分摩尔比为n(R)/ n(ZnO)/ n(Al2O3)/ n(P2O5)/ n(H2O)=1 ∶ x ∶y ∶1.1∶80 (0.5x +y =1)的条件下合成了具有不同锌含量的锌铝磷酸盐分子筛(ZnAPO -11), 利用XRD, SEM , N2 吸附, MAS -NMR 及ICP-AES 等方法对合成的ZnAPO -11 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当0 ≤n (ZnO)/n(Al2O3) ≤0 .04 时, 可以合成出具有AEL 结构类型的ZnAPO -11 分子筛, 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纯 度;晶体形貌均匀, 呈长条形;锌同晶取代了AlPO4 -11 分子筛上的骨架铝。以正己烷为模型底物, 评价了合成的 ZnAPO-11 分子筛的催化裂解反应活性, 研究结果显示ZnAPO -11 在475 ~ 550 ℃具有反应活性, 其中正己烷的转 化率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正己烷在ZnAPO -11 分子筛上的 催化裂解反应的速率方程中的正己烷浓度项反应级数为1, 表观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间的关系可用Arr henius 公式 表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具有较大晶粒尺寸铸轧态AZ31镁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通过热处理获得晶粒尺寸d=27.8μm的板材,对不同试样,在温度分别为300,350,400,450℃恒温条件下,以10^-3s^-1和10^-3s^-1恒定拉伸速率对试样进行拉伸至失效实验。结果表明,粗晶粒AZ31镁合金在450℃和10^-3s^-1条件下达到最大的延伸率106.7%。拉伸试样断口形貌的分析表明,450℃时出现丝状物质是合金出现液态zn的结果。少量的液相可以释放应力集中和协调此时的变形过程。与细晶粒铸轧态AZ31相比,在拉伸条件相同和晶粒尺寸不同的情况下,粗晶粒的塑形较低,其原因是晶界滑移在变形时所作贡献少。  相似文献   

18.
在燃烧法制得的磷灰石型LSO电解质纳米粉体基础上,研究了预处理、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LSO烧结体致密度的影响.烧结实验结果表明:球磨预处理和合适的成型压力,可以有效消除颗粒间的团聚、降低烧结温度和提高致密度;最佳成型压力为225 MPa;最佳烧结温度为1 400℃下保温3 h,烧结体的致密度高达96%.运用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LSO烧结体的电性能,结果表明:烧结体随温度的升高,晶界电阻逐渐减小,晶粒电阻逐渐占据主导;烧结体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经验公式,700℃时离子电导率达到4.38×10^-3s/cm.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不同Ti含量3.5Ni钢试样的组织及析出物,并通过测定其-80~-120℃的夏比冲击功来研究Ti微合金化对3.5Ni钢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0.042Ti试样相比,0.079Ti试样在热轧态和正火+回火态时晶粒大小相同,但其热轧态组织中珠光体细化,且正火+回火态组织中TiN数量增多,平均尺寸约为150nm;正火+回火处理后,0.079Ti试样在-80~-120℃的夏比冲击功为233~23J,均低于0.042Ti试样相应值(234~66J);对于正火+回火态试样,较粗大TiN粒子的析出是造成其低温韧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