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对国内外以及梅山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论述,重点对现阶段大间距结构参数采矿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梅山采取的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大间距集中化无底柱采矿新工艺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情况,详细阐述了项目突破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原有放矿理论的束缚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针对部分子专题研究深度不够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加大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路间距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采用电算模拟方法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不同分段高度和进路宽度条件下加大进路间距的研究,发现正常分段的矿石回收率存在一个相对平衡区,大间距平稳区上的进路间距与分段高度之比值K为1.0~1.2;并指出了加大进路间距只适用于厚大型矿床;还验证了瑞典LKAB公司所采用大结构参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11.
镜铁山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法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镜铁山矿桦树沟矿区应用截止品位放矿和无(低)贫化放矿工艺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截止品位放矿、无(低)贫化放矿的缺陷。总结提出了截止品位和出矿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放矿方法,经过6年的实践证明,矿石出矿品位稳定,回采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可供同类矿山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合理放矿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出矿的现行截止品位放矿、低贫化放矿、无贫化放矿等方式的工艺特点、贫化形成过程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3种放矿工艺的应用指标及可能对矿山生产产生的问题,最后认为低贫化放矿工艺是矿山降低贫化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14.
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放矿方式有3种:一为现行截止品位放矿;二为无贫化放矿;三为低贫化放矿。对3种放矿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分析后认为,现用截止品位放矿的贫化率最大和经济效益最差;无贫化放矿与前者比较,在矿石回收率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贫化率降低到8%以下,经济效益最高;当不能一步到位地施行无贫化放矿时,可用低贫化放矿,逐渐提高截止品位而趋向无贫化放矿。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梅山铁矿的矿石贫化率,特别是降低大结构参数开采的矿石贫化率,开展了低贫化放矿的实验室模拟研究,进行了5种不同贫化率放矿的试验;开展了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12%的贫化率方案,提出了实施该方案的管理措施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爆破参数计算机辅助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金山店铁矿实际参数与放矿规律,基于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爆破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开发了回采爆破参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该设计系统可模拟各种采场结构下的爆破参数设计,并将爆破参数与炮孔布置生成在CAD设计图纸上,供设计人员参考和改正,具有效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北洺河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大结构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北氵名河铁矿的采矿技术 ,开展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大结构参数的研究 ,研究确定了采用 15m× 18m的大结构参数及与该结构参数对应的爆破参数。该工艺已在北氵名河铁矿生产中应用 ,表明研究确定的结构参数及爆破参数合理 ,经济效益显著 ,作业条件改善。 相似文献
18.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回采顺序对矿石的损失贫化有很大影响。大红山铁矿井下受到露天压矿的影响,以70°为压矿界限,必须先回收可采矿体,待解除露天压矿之后再回收被压矿体。目前所研究的损失贫化大多是基于上分段采完再采下分段的情况,对这种先采矿体一侧再采另一侧形成的高落差引起矿石的损失贫化研究甚少。使用实验室物理放矿模拟对上述分期出矿和正常回采顺序出矿的损失贫化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分期出矿回贫差指标低于正常出矿7.1个百分点。分析发现正常出矿的矿岩接触面是连续的,而分期出矿被截断成2个不同标高的“V”形接触带,使废石混入面增多,导致贫化率比正常出矿高。研究还发现随着放矿落差的增大,回贫差在缓慢减小。最后建议矿山尽可能地降低放矿之间的落差,或者采用低贫化放矿的方式进行出矿,以保留70°矿岩接触带来控制损失贫化。 相似文献
19.
缓倾斜中厚矿体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下盘残留矿石合理回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分析了下盘残留矿石比例以及下盘残留矿石回收的特殊性对矿山矿石回收效果的影响。分析 表明,下盘残留矿量比例主要受矿体赋存条件以及采矿方法主要结构参数影响,矿体厚度越小、 倾角越缓,结构参数越大,下盘残留矿量比例越大,由矿岩混采造成的下盘残留矿石回收效果越 差,改进下盘残留矿石回采工艺是保证下盘残留矿石充分回收以及矿石整体回收效果的关键。最 后针对传统切岩回采下盘残留矿石工艺造成的矿体下盘残留矿石退采不充分及矿石回收效果差问 题,提出了下盘切岩开采+上分段下盘进路间柱辅助回采进路回采下盘残留矿石新工艺以及增大 矿体下盘崩矿步距、矿体下盘边孔角等降低矿石损失贫化技术措施,对目前国内相关矿山具有重 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产量在地下铁矿开采过程中占总产量的85%以上,小尺寸的采场结构参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采矿方法的开采效率,制约矿山经济发展。从放出体空间排列优化、爆堆体与放出体吻合度等角度,对比分析高分段结构和大间距结构两种大结构参数方案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中的适用性,认为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能够大幅降低采掘比,改善采场地压环境,控制矿石损失贫化,降低采矿成本,更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并结合矿山开采实践,采用FLAC3D软件对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路开采的围岩应力及位移变化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安全稳定性满足生产要求,验证了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