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竹浆碱回收绿液铝盐法除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竹浆绿液铝盐法除硅效果及其对绿液的影响,并通过能谱分析对铝盐绿液除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铝盐添加到绿液中可有效降低绿液的硅含量,随着铝盐用量的增加,除硅率不断提高,当铝盐用量与绿液硅含量的摩尔比为1∶1时,除硅后竹浆绿液硅含量为1.13 g/L,除硅率达到了74%。SEM-EDAX结果表明,沉淀物中含有Al、Na、O、Si等元素,可能是铝盐与绿液中的硅生成了硅铝酸钠沉淀,这是绿液中硅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非木材纤维原料硅物质含量高,影响碱回收系统的运行。研究了麦草浆绿液铝盐法除硅效果及对绿液的影响,并通过能谱分析对铝盐绿液除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绿液铝盐法除硅可有效降低绿液的硅含量,当铝盐用量/绿液硅含量为1∶1时,除硅后麦草浆绿液硅含量为1.62g/L(以S i O2计),除硅率为78%。铝盐与绿液中的硅生成硅铝酸钠沉淀,降低了绿液中的硅含量,这是铝盐除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采用絮凝法处理竹浆绿液中的硅,对絮凝除硅工艺絮凝剂的选择、工艺条件和流程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CPAM-CaO对竹浆绿液中的硅有高效的去除作用,硅去除率最高可达99.9%。最佳工艺条件为: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用量26 g/L,质量分数0.4%的CPAM用量15 mL/L,CaO用量15 g/L,搅拌时间10 min,澄清时间5 min。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验证了絮凝除硅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造纸信息》2015,(2):57
<正>陕西科技大学轻工与能源学院李雪等人采用絮凝法处理竹浆绿液中的硅,对絮凝除硅工艺絮凝剂的选择、工艺条件和流程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CPAM-Ca O作为絮凝剂对竹浆绿液中的硅有高效的去除作用,硅去除率最高可达99.9%。最佳  相似文献   

5.
王宁 《中国造纸》2012,31(11):56-59
对传统的重力沉降式绿液澄清器与绿液X-过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操作性能进行分析比较。并对绿液X-过滤器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绿液压力过滤机的结构、原理及在碱回收苛化工段中的应用和控制,通过与传统绿液澄清技术装备的对比,说明了绿液压力过滤机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王建  张丹  刘燕婷 《中国造纸》2013,32(9):15-18
为了提高制浆造纸碱回收白泥白度,研究了草浆碱回收绿液水不溶物含量对草浆碱回收白泥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草浆绿液中的水不溶物是影响白泥白度的主要因素,草浆绿液水不溶物含量越高,白泥白度越低;当浊绿液经滤纸过滤,去除绿液中的水不溶物后,所制备白泥白度增幅达到7.9个百分点;有效降低草浆绿液中的水不溶物含量是降低白泥与商品PCC(沉淀CaCO3)色差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冷却绿液的一种新型技术——绿液真空冷却系统,该系统以绿液真空冷却器为核心,利用真空闪蒸原理将绿液温度降至80~90℃,以满足后续消化反应的要求。本文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设备组成、工艺流程等,并结合生产实例及运行情况分析了该系统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相关参数的计算。该系统具有系统集成化、占地面积小、能量消耗低等特点,是苛化工段热能合理循环利用和节能降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绿液预处理技术改进传统硫酸盐法制浆的研究进展,包括绿液预处理对硫酸盐浆成浆质量的影响,对硫酸盐制浆过程化学品消耗的影响,以及添加蒽醌(AQ)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介绍了对绿液预处理过程中各化学组分的反应行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种原料盐抗结剂添加量及调味盐二次抗结剂添加量梯度试验抗结效果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调味盐生产过程中,亚铁氰化钾和柠檬酸铁铵适合作为一次抗结剂加入到原料盐中,最佳添加量分别是亚铁氰化钾(5 mg/kg~10 mg/kg,柠檬酸铁铵20 mg/kg~25 mg/kg;二氧化硅和硅酸钙适合作为二次添加的抗结剂,最...  相似文献   

11.
范晓琴 《盐业与化工》2012,41(11):40-43
压力管道设计中,管径和壁厚的合理取值尤为关键,它牵涉到整个设计过程的始末.因此,设计过程中如何选择合理的管径和壁厚,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介绍了压力管道中管径和壁厚选择的基本方法;设计时可按预先选取的介质流速计算出最小管径,然后壁厚可近似按薄壁圆筒公式计算,向上圆整到标准规格即可.此方法即方便又简捷,可节省大量不必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胆固醇类液晶在热致变色纺织品制备中的应用,采用三羟甲基三聚氰胺为壁材,胆固醇油醇碳酸酯和胆固醇壬酸酯的混合物为芯材,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胆固醇液晶微胶囊。对制备得到液晶微胶囊的微观形貌特征、热学性能以及热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乳化速度为6 000r/min、芯壁质量比为3:2、微胶囊包覆时反应溶液pH值为4.0的条件下,制备的液晶微胶囊粒径分布在10μm左右,微胶囊具有致密的壳结构、表面光滑的球形形态,以及良好的热致变色性能;它可在34.4 ~38.0 ℃的温度区间内,依次显示红黄绿蓝紫的颜色变化;其变色温度与人体体温接近,适合用于热致变色织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管线钢用高等级埋弧焊丝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管线钢用高等级埋弧焊丝拉丝工艺、化学镀铜工艺及配方。指出以专用Φ6.5 mm盘条为原料,生产Φ3.2 mm和Φ4.0 mm成品焊丝的生产过程中,在拉丝、表面处理、镀铜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工艺生产出的高等级埋弧焊丝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及国外产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Oil mixtures of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MCT) and D-limonene in mixing ratios from 10 to 100 wt% were encapsulated in modified starch (wall material) by spray drying to produce oil-rich powders. The oil load (mass ratio of oil mixture to wall material) of the infeed emulsion markedly influenced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feed liqui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ulting powder. The viscosity of the infeed liquid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 the powder exponenti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il load, while the emulsion droplet size in the infeed liquid increased. In addition, retention of D-limonene during spray drying also decreased markedly with increasing oil load. Irrespective of the different oil loa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the wall material, D-limonene retention wa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emulsion droplet diameter of the infeed liquid.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oil mixture exhibited a maximum value (almost 100%) at an oil load between 0.5 and 1.0, before decreasing at higher oil loads. At an oil load of 2.0,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D-limonene was reduced to almost zero, while around 40% of the initial MCT was encapsulated in the powder. The increase in oil load also led to increased amounts of surface oil of MCT and D-limonene in the resulting powder due to the increasing emulsion droplet diameter of the infeed liquids.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microencapsulation of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under high-oil-load conditions by spray drying. The powders prepared by this process provide significant benefits in terms of rapid energy conversion after consumption without accumulation in the body. Important quality factors of the powder products such as 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amount of surface oil were examined to understand the optimum process conditions for spray drying.  相似文献   

15.
输卤管在运行过程中,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输卤管脱落物、卤水中悬浮物的沉降、卤水中化学物质的析出造成管壁结垢或异物进入管道在一些地方淤积等造成管道有效通径缩小,从而使管道输送能力下降,输送成本提高,影响企业效益。对结垢或堵塞管道实施清洗是提高其输送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调温纺织品是将相变材料与纤维和纺织品制造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功能性产品。以液体石蜡作为芯材料,合成了直径大约3.0μm的聚脲型相变微胶囊,并用涂层方法制备了汽车座椅用相变调温纺织品。测试了微胶囊的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探讨了涂层工艺的各影响因素,分析了调温纺织品的物理性能和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致变色液晶易流动,难以塑形而不易与纺织品结合应用的问题,在向列相液晶中掺杂二色性染料形成宾主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将其作为芯材封装在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壁材的微胶囊内,得到染料掺杂型液晶微胶囊。通过偏光显微镜分析液晶在限域条件下的独特光学性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等表征微胶囊的形貌结构及热学性能,并探讨微胶囊包覆对染料掺杂型液晶的驱动电压与使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染料掺杂型液晶微胶囊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为3 μm,芯材载量约为70%,驱动电压为3.6 V,远低于人体安全电压;以微胶囊为原料涂敷在导电织物上,其光学外观可在直流电源刺激下于无色态和有色态之间发生可逆转变,从而为优化电致变色液晶微胶囊器件制备工艺和提高纺织品柔性显示性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草类纤维制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忠正 《中国造纸》2007,26(12):71-74
总结了我国多年来研究草类纤维制浆造纸所得到的规律。根据草类纤维原料结构和化学组成的不均匀性和纤维形态分布,论述了强化禾草类秸秆的除尘备料过程,是获得浆料滤水性能好、黑液黏度低的关键。论述了草类纤维制浆与木材的差异,分析了造成差异的内在因素,指出草类原料制浆没有必要采用过高的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草类纤维制浆的最佳工艺应该是在蒸煮过程中除去85%左右的木素,然后氧脱木素制浆。分析了草类原料制浆污染治理困难的原因,指出草浆黑液的化学组成与物化性能的关系、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是造成草浆黑液黏度高的重要内在因素。介绍了当前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以青藏高原特色资源青稞、沙棘为原料,通过对青稞粉碎、加水蒸煮、糖化后与沙棘果汁调配,利用液态发酵方法制得一种新型低度发酵酒。研究初步制定了青稞沙棘酒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理化卫生标准,为青藏高原绿色资源循环利用开发提供了又一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管道修复领域,以非开挖方法修复管道代替传统的全面开挖更换新管,不仅方便、经济而且环保。针对待修管道对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强度、厚度与管径的要求,对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即管状织物的结构与织造工艺进行了设计,并采用SPSS软件对管状织物的热缩性能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反映热缩时间、热缩温度与织物缩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而指导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管径设计,据此可重新修正织造工艺参数,为管状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