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选择30日龄健康齐卡兔72只,分别饲喂添加乳酸芽孢杆菌制剂为0%、0.02%及0.05%的日粮,研究其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90日龄,B、C组的平均日增重与A组相比分别提高7.98%和15.16%,差异均显著(P<0.05);C组比B组平均日增重提高6.64%,差异显著(P<0.05),B、C组的料重比与A组相比分别降低2.83%和3.40%,差异均显著(P<0.05);C组比B组的料重比降低0.58%,差异不显著(P>0.05).B、C组的成活率一致,比A组提高4.5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取平均初始体重(85.00±2.00)kg的杜×长×大育肥猪12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预饲期5 d,试验期31 d。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3.96%)、试验2组为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9.87%)、试验3组为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无微量元素添加日粮组(粗蛋白质质量分数为9.87%+不添加微量元素的预混料)。结果显示,与基础日粮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有下降趋势(P0.05),耗料增重比升高(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摄入氮含量分别低于试验1组31.96%和30.84%(P0.05);各组粪氮百分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尿氮浓度分别低于试验1组23.93%和15.64%(P0.05);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胴体重和背膘厚度有升高趋势(P0.05)、眼肌面积及屠宰率均无显著变化;所有组的肉品质性状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基础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4个百分点,微量元素降低14%~60%后,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性状均无显著变化,但是均能够显著降低氮摄入量和氮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健康1日龄樱桃谷SM2商品代雏鸭128只,随机分为4组,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Ⅱ、Ⅲ组日粮是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和15 mg/kg的大豆异黄酮,于42日龄屠宰.结果表明:①试验组公鸭、母鸭每周平均体重均显著高于或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母鸭和公鸭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其作用效果呈现剂量效应,以10 mg/kg添加水平效果最为明显.②试验Ⅱ组母鸭的屠宰率和胸肌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母鸭和公鸭的腹脂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Ⅲ组母鸭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间母鸭的皮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母鸭的皮脂率最低.试验Ⅲ组公鸭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I、Ⅲ组公鸭的腹脂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公鸭的皮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大豆异黄酮发挥了降脂作用,且以10 mg/kg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硫酸黏杆菌素与不同抗生素药物组合对早期断奶仔猪的应用效果,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硫酸黏杆菌素(20 mg/kg)",试验各组分别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添加黄霉素(6 mg/kg)、杆菌肽锌(30 mg/kg)、那西肽(5 mg/kg),测定各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腹泻率.结果表明:试验1、2和3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1.7%、19.6%、10.1%(P<0.05);料肉比分别降低13.4%、12.4%、8.1%(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65.2%、61.5%、47.8%(P<0.01);且黄霉素组和杆菌肽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那西肽组(P<0.05).  相似文献   

5.
525只1日龄罗曼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处理,每处理7重复,每重复15只鸡。所有处理使用一种基础日粮,统一添加碘和硒。铜、铁、锌、锰四种微量元素添加方案如下,A组不额外添加;B组按50%NRC标准直接添加;C组和D组将日粮铜、铁、锌、锰总量补齐到2倍和3倍NRC水平;E组以基础日粮铁含量与NRC标准比值为基准,将其余微量元素校正到同样倍数。铜、铁、锌、锰添加形式均为硫酸盐。结果表明,1~18周龄生长蛋鸡典型基础日粮中添加铜、铁、锌、锰不影响采食量(P>0.05)、期末体重和能量表观代谢率(P>0.05),过量添加降低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P<0.05),但提高蛋白质表观代谢率(P<0.05)。随日粮微量元素水平增加,排泄物铜、锌、锰含量线性增加(P<0.05),铜、锌、锰表观代谢率呈先增加后降低二次曲线变化(P<0.05)。西北地区典型蛋青鸡基础日粮中铜、铁,锌、锰已满足需要,无需额外添加。  相似文献   

6.
复合微量元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选1日龄罗曼褐壳蛋鸡525只,随机分为5个组(A、B、C、D、E组),分4阶段饲养,共33周。各阶段在其相同的基础日粮(均补充I0. 4mg/kg和Se0. 3mg/kg)中分别添加5个水平(A、B、C、D、E组按NRC标准添加的量分别为0、0. 5、2、3和需要的最高倍数)的复合微量元素(Fe、Cu、Zn、Mn)。结果表明:①育雏期日增重A组显著高于B、C、E组(P<0. 05),料重比A组显著低于D组(P<0. 05);②育成前期所有观测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 05 );③育成后期A组的末重比B组高3. 13%,日增重比C组高6. 74%,料重比比C组低7. 24%;④产蛋前期平均产蛋率A组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 01),日产蛋量D组最高,并显著高于A组(P<0. 05),料蛋比A组比D组高4. 18%。综合分析表明,育雏期、育成前期基础日粮中的微量元素已满足需要,不需额外添加,育成后期和产蛋前期按照D组方案添加较好。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抗热应激剂对高温环境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32头健康无病,体重、年龄、胎次、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乳固形物等相近的中国黑白花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100和150 g/(头·d)中草药抗热应激剂,进行中草药抗热应激剂缓解高温天气对奶牛的影响试验,试验期为40 d.结果表明,B、C和D组每头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比A组分别增加1.89、2.62和2.83 kg,提高幅度分别为11.91%、16.51%和17.83%,差异均极显著(P<0.01).在乳脂率方面,B、C和D组比A组分别提高0.10、0.23和0.15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分别为3.47%、7.99%和5.21%,其中C组差异显著(P<0.05);在乳蛋白方面,B、C和D组比A组分别提高0.06、0.10和0.08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B、C和D组乳固形物比A组分别提高0.39、0.42和0.38个百分点.B、C和D组比A组每头每日分别多收入2.64、3.08和2.53元.  相似文献   

8.
研究饲喂含常规大豆蛋白代乳料对犊牛生长增重、小肠发育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B组日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率明显低于C组,其中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率差异显著(P<0.05);A、B组犊牛小肠发育不良,小肠绒毛高度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日增重仅为C组的48.28%和70.96%,说明去皮豆粕和全脂大豆不宜作为36日龄前的犊牛代乳料的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耐高温植酸酶替代磷酸二氢钙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鱼体成分和机体磷含量的影响.对照组投喂不加植酸酶的基础日粮,试验1、2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用1000 U/kg植酸酶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0.3和0.6个百分点的磷酸二氢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1组鱼增重率提高了3.28% (P>0.05),试验2组异育银鲫的肥满度显著提高(P<0.05),对肝体比和脏体比影响不显著(P>0.05);添加耐高温植酸酶使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对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磷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而试验1组血浆中磷的含量降低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发酵非常规蛋白饲料(后称发酵饲料)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用250只肉仔鸡,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试验期6周。A组饲料为基础玉米豆粕日粮,B组添加10%未发酵饲料替代部分豆粕,处理组C、D、E分别添加发酵饲料5%、10%、15%替代部分豆粕。处理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高于B组,与A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D组与A组最为接近。通过代谢试验可得出,发酵饲料与未发酵饲料相比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增加(P<0.05),氨基酸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发酵饲料替代10%豆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在4个处理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3%、6%鲁梅克斯K-1草粉和“6%鲁梅克斯K-1草粉 0.15%纤维素酶”的玉米-豆粕型日粮;在试验结束前的最后10 d,给猪饲喂含Cr2O3(0.25%)的日粮。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鲁梅克斯K-1草粉添加水平的增加,日粮中干物质消化率和钙利用率呈线性降低(P<0.05);生长猪前2周日增重呈线性降低(P<0.05),但后2周没有受到日粮中鲁梅克斯K-1草粉添加量的影响(P>0.10)。6%的鲁梅克斯K-1草粉日粮中添加0.15%的纤维素酶,能提高日粮中干物质、有机物、总能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P<0.05);能提高生长猪前2周日增重(P<0.05),但对后2周的日增重、采食量均没有改善作用(P>0.10)。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说明了我国养猪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贡献,着重阐述了新中国52年来养猪业的发展,同时强调提高猪肉的质量,创造国际品牌,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力争扩大绿色肉食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紫花苜蓿草粉在纯种杜洛克猪中的适宜添加量,考察了苜蓿草粉替代部分杜洛克猪全价日粮对其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生长阶段,5%、10%的替代水平使得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料肉比下降;对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在肥育阶段,苜蓿草粉替代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10%替代组略低于对照组.苜蓿草粉替代部分日粮均降低了饲料成本.在生长阶段,所有处理组每1 kg增重饲料成本均低于对照组,最低的是10%替代组;在肥育阶段,10%替代组每1 kg增重成本低于对照组(P>0.05).苜蓿草粉对社洛克猪生长阶段全价日粮的适宜替代水平为5%、10%,肥育阶段为10%.  相似文献   

14.
选择健康1日龄AA肉仔鸡1 080羽随机分成6个组,在各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0、400和500 mg/kg的大蒜素,饲喂7周。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大蒜素对不同生长阶段肉仔鸡的存活率、平均日增重及料肉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300 mg/kg的大蒜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故本试验得出日粮中添加300 mg/kg的大蒜素是改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双歧生长因子的种类、性质和用途,着重论述了双歧生长因子(主要是低聚糖类)对老年保健的生理作用,并提出研究开发新型高效双歧生长因子和寡糖保健食品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河南烟区土壤钾素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河南烟区 2 116个土样钾素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88.88mg/kg ,全钾含量平均为 2 .2 8%。从不同烟区来看 ,土壤速效钾含量状况排序为 :豫西 >豫东 >豫西南 >豫南 >豫中 ;全钾含量排序为 :豫东 >豫西 >豫中 >豫南 >豫西南。从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看 ,速效钾含量排序为 :红粘土 >潮土 >褐土 >砂姜黑土 >黄褐土 >黄棕壤 ;全钾含量排序为 :黄棕壤 >红粘土 >潮土 >褐土 >黄褐土 >砂姜黑土。根据河南烟区植烟土壤钾素含量及分布特点 ,提出了相应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旨在观察不同水平的氨基酸螯合铜对育成蛋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以氨基酸螯合铜作为饲料添加的铜源,以216只9周龄的海兰褐蛋鸡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6组(每组三个重复),10周龄时开始进入正式试验,试验期6周,分别饲喂添加氨基酸螯合铜(以铜量计)0(Ⅰ组)、6.5(Ⅱ组,对照组)、15(Ⅲ组)、30(Ⅳ组)、60(Ⅴ组)、125 mg/kg(Ⅵ组)相同的基础日粮.分别在鸡第12、14、16周龄时,称重、采血,并从每重复随机选取一只鸡,宰杀.采集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进行淋巴细胞转化率、新城疫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第Ⅱ组)相比,第Ⅳ组显著提高蛋鸡胸腺指数(P<0.05),第Ⅲ组和第Ⅳ组可显著提高蛋鸡脾脏和法氏囊的免疫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和鸡新城疫抗体效价(P<0.05),说明添加15和30MG/kg的铜可增强育成蛋鸡的免疫功能.由此推测,15、30 mg/kg的铜为育成期蛋鸡最适宜的添加范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目前饲料生产中常用的磷源,即磷酸氢钙(含磷18%)和磷酸三钙(含磷14.8%),对猪生长性能,血液中钙,磷浓度以及对增重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磷酸氢钙为磷源时,猪的日增重及饲料报酬均高于磷权三钙组(P<0.05);采食量差异不显著;磷酸氢钙组每千克增重成本低于磷酸三钙组而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此得出结论:20-60kg阶段的生长猪可优先选用磷酸氢钙作为日粮中的磷源。  相似文献   

19.
补饲青绿饲料对不同性别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720只(公、母各半),根据平均体重差异不显著性将公、母雏各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进行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玉米-豆粕型全价配合粉料),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分别从第1、15和29日龄开始补饲切碎的新鲜青绿饲料(干物质质量分数为32.6%)。结果表明:(1)补饲青绿饲料提高了肉仔鸡的采食量,增重效果明显,且不影响饲料转化率;(2)补饲青绿饲料对母肉仔鸡具有更好的效果;(3)青绿饲料的补饲效果以第1日龄开始补饲最佳,表明开始补饲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小麦主产区与面粉厂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第一小麦生产大国。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已经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按照行政体制设立面粉厂的格局,面粉工业多种所有制共存和产地加工的新格局已经形成。根据5年来(1999-2003年)我国小麦主产区,特别是10个主要生产省(区)的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以及面粉厂分布的基本情况。分析论述了面粉厂合理布局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