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麦胚加工储藏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小麦胚加工储藏稳定化方法。麦胚经过用蒸汽蒸煮 30min、 90℃微波处理3min、添加 0 2 %麦胚量的抗氧化剂异抗坏血酸钠、采用真空包装等综合处理的方法可大大延长麦胚的储藏期。经加工配制的麦胚片固体饮料的储藏稳定性较好 ,储藏期 1年的过氧化值仅为 18 6meq/kg。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小麦胚加工储藏稳定化方法。麦胚经过用蒸汽蒸煮30min、90℃微波处理3min、添加0.2%麦胚量的抗氧化剂异抗坏血酸钠、采用真空包装等综合处理的方法可大大延长麦胚的储藏期。经加工配制的麦胚片固体饮料的储藏稳定性较好,储藏期1年的过氧化值仅为18.6meq/kg。  相似文献   

3.
低温脱脂麦胚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小麦胚芽提油新工艺及提油后低温脱脂麦胚的综合利用。由于小麦胚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VE 等成分 ,因此开发利用小麦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麦深加工--麦胚烘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麦胚芽具有丰富的营养,受不易储藏等原因影响,大都混入麸皮成为廉价的副产品。麦胚烘干技术的发展,显著延长了产品的储藏期,为深加工创造了条件。增加麦胚提取率,进一步加工成为各种食品和饲料,可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低温脱脂麦胚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小麦胚芽提油新工艺及提油后低温脱脂麦胚的综合利用。由于小麦胚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和VE等成分,因此开发利用小麦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初步探讨了小麦胚芽在二次发酵法制作面包中的应用,研究了不同小麦胚芽预处理条件、添加量和主面团加水量、面包改良剂使用量对面包体积比及面包质量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就面包体积而言,面包中添加麦胚片优于添加麦胚粉;烘烤、焙炒、脱脂处理的小麦胚芽均可应用于面包中,但添加烘烤麦胚的面包品质最佳,其次是脱脂麦胚,焙炒处理的麦胚面包质量较差,最佳小麦胚芽添加量、主面团加水量和面包改良剂使用量分别是6%、20%和0.6%。  相似文献   

7.
以麦胚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和脂肪酶活力及过氧化物值为指标,研究了抑制小麦胚油脂氧化的技术方法.试验得出:水分为13.6%的麦胚、经0.120 MPa的高压湿热处理4 min与麦胚水分为15.3%、微波功率为700 W、处理2 min,均可以获得稳定化效果良好的小麦胚,同时处理后的麦胚水溶性蛋白质变形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小麦胚芽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小麦胚芽中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综述,通过查阅大量近年来的文献资料,重点介绍了小麦胚芽中主要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并对其生理功能特性进行了阐述.小麦胚芽中含有丰富的麦胚蛋白、麦胚脂类、麦胚维生素及麦胚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和丰富的麦胚黄酮、维生素E、谷甾醇、二十八烷醇、亚油酸、亚麻酸、磷脂、胆碱、膳食纤维、谷胱苷肽、麦胚凝集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资源.  相似文献   

9.
小麦胚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优质蛋白.而且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天然、保健的特点.经过干热法、蒸汽法、微波法等稳定化处理后,小麦胚芽可以提取胚芽油、谷胱甘肽、麦胚凝集素及制作麦胚食品.  相似文献   

10.
麦胚稳定化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常压蒸汽和高压蒸汽处理麦胚对其加速储藏期间脂肪酶的钝化效果.在38℃下进行35d的加速储藏实验,进行跟踪检测,以酸值和过氧化值作为钝化脂肪酶的表征参数,对不同方法处理原料的优化结果(酸值和过氧化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脂肪酶的钝化效果:湿热蒸汽处理的效果优于微波干燥,明显好于热风干燥处理,酸值和过氧化值均上升缓慢,常压蒸汽处理20min即可达到预定效果.对常压蒸汽处理的麦胚原料进行超临界萃取并对得到的麦胚油进行了GC分析,与对照组原料相比,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水蒸汽是良好的热载体和传热介质,蒸汽处理能够有效钝化脂肪酶的活力,提高小麦胚芽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分析优化小麦胚油浸出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微波稳定化后小麦胚芽作为试验原料,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植物油抽提溶剂,建立了浸出法提取小麦胚油优化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原料颗粒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体积分数与麦胚质量分数比值(溶胚比值)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浸提温度对麦胚出油率影响、溶剂提取时间对麦胚出油率的影响等单因素试验。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择溶胚比值、浸提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响应面优化分析试验设计因素,建立了小麦胚油浸出法优化提取工艺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优化小麦麦胚油浸出工艺:颗粒度为60目筛上麦胚粉碎物,以植物油抽提溶剂为提取溶剂,溶胚比值为20.5∶1,温度43℃、浸提38 min。优化工艺模型预测出油率的理论值为6.67%,验证试验显示小麦胚油实际出油率为6.6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最低非水化磷脂(nonhydratable phospholipids,NHP)含量的小麦胚芽油。方法:采用微波法处理小麦胚芽,以初始水分含量、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为影响因素,以小麦胚芽油中NHP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微波处理工艺。结果:最佳微波处理工艺为小麦胚芽初始水分含量26.0%、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480 W。在此工艺条件下,微波处理小麦胚芽的小麦胚芽油提取率为9.22%,较对照和传统烘烤处理分别提高6.21%、1.09%,微波处理、对照、传统烘焙处理NHP含量分别为0.087、15.22、8.04 mg/g。结论:微波处理小麦胚芽能显著降低小麦胚芽油中的NHP含量并提高小麦胚芽油提取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混合溶剂浸提富含黄酮、VE的麦胚油。对正己烷、正己烷/乙酸乙酯、正己烷/正丁醇、正己烷/丙酮、甲醇/丙酮、异丙醇/1,2-二氯乙烷6种浸出溶剂进行筛选,发现正己烷/丙酮浸出效果较理想。兼顾提油效率、所提麦胚油的VE含量和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正己烷/丙酮浸出麦胚油的理想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45℃,浸出溶剂滴速5.5 mL/min(原料100g),浸出时间45 min。该条件下,脱脂麦胚残油率0.354%,麦胚油VE含量3.794 9 g/kg,黄酮含量10.29 g/kg。  相似文献   

14.
由小麦胚芽提取天然生育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热处理以钝化脂肪氧化酶,进行了小麦胚芽提取天然生育酚的实验和研究。用95%的乙醇水溶液浸出小麦胚芽,浸出液经脱溶、浓缩和精制处理,得到天然生育酚浓缩物,其生育酚总含量为2153.2mg/100g;用石油醚浸出小麦胚芽得到毛油,毛油经精炼得精炼胚芽油,在高真空和高温下脱臭得脱臭馏出物,脱臭馏出物经一系列精制处理得到天然生育酚浓缩物,其生育酚总含量为2067.6mg/100g。  相似文献   

15.
小麦胚油与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胚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从小麦胚提取品位高的小麦胚油是深度开发小麦胚资源的关键。与其它种类的植物油相比,小麦胚油的天然维生素E含量很高。本文结合小麦胚资源开发的最新进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关于小麦胚油和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16.
蒸汽爆破麦胚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小麦麦胚多糖提取得率,本文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小麦麦胚进行前处理,再结合响应面法对蒸汽爆破麦胚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出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5(g/mL),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的多糖的平均提取得率达到18.72%。该条件下提取的多糖其重均分子量主要集中在2.26×105、5.91×105和1.76×106Da,其峰面积比分别为14.56%、17.73%和67.71%,其表面结构呈片状不规则破碎结构,且具有良好的持油性能。这些结果初步揭示了蒸汽爆破麦胚多糖的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蒸汽爆破麦胚多糖的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麦胚芽油的几种生产工艺实践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胚芽油是以小麦胚芽为原料制取的一种谷物胚芽油,它集中了小麦的营养精华,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亚麻酸、二十八碳醇及多种生理活性组分,是宝贵的功能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调查发现,目前山东省及相邻各省小麦胚芽原料供应充足,并已有比较可行的加工设备。对几种小麦胚芽油加工方法经过近两年的生产比较实验,筛选出可行的加工工艺,为小麦胚芽油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麦胚芽油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胚芽油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为保证小麦胚芽油安全使用,该研究利用小鼠和大鼠作为实验用动物,通过急性和亚急性毒理实验,检测小麦胚芽油对实验动物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对实验动物外周血象、主要脏器病变等指标影响上均无显著差异,小麦胚芽油可在食品工业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加工副产物——小麦胚芽粉为添加物,研究其对面团的成筋性、面包屑吸油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胚芽粉对面团的成筋性有较好的影响,对后续的发酵无不良影响,添加小麦胚芽粉可以降低面包屑的吸油量,添加量为5%的面包屑吸油量最低;添加小麦胚芽粉对面包屑的形状和附着性影响不大,添加量为5%时面包屑酥脆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