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三维立体显示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按基本工作原理是否为双目视差将三维立体显示分为两大类。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三维立体显示主要有眼镜/头盔式立体显示和光栅式自由立体显示,这类三维立体显示的技术相对成熟并有相应产品;非基于双目视差原理的三维立体显示主要有全息立体显示、集成成像立体显示和体显示等,这类三维立体显示的技术较不成熟,大多没有相应产品。对这些三维立体显示的器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特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基于Direct 3D的3维自由立体显示软件双视点设置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生成具有适当水平位差的左右眼平面图片是自由立体显示软件设计的核心问题。针对该问题,首先以双眼能够舒适地融合显示屏上的最大水平位差为依据,在Microsoft Direct 3D构建的3维模型空间体系内,寻找模型空间的视点与显示屏上水平位差之间的理论关系;然后,以视者在真实空间浏览3维模型真实感强、视觉舒适为原则来确定模型空间视点位置和投射表面平移量;最后,还提出了调整立体视觉效果的参数,并阐述了它们对立体视觉效果的影响机制。该研究成果已经投入使用,并获得了理想的立体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目前大多处于研发阶段,主要应用在商业和娱乐行业,并未大规模推广使用。从技术上来看,自由立体显示可以分为光屏障式技术、柱状透镜技术和指向光源技术等。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最大优势是摆脱了立体眼镜的束缚,但是在分辨率、可视角度和可视距离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介绍了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立体显示技术的种类和各类型的立体显示技术中存在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几种自由立体显示技术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杜江  刘文文 《计算机时代》2007,145(7):30-31
依据基于列插合成模式的自由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结合3DMAX插件体系,阐述以插件的形式创建立体摄像机实现3DMAX的立体显示功能,详细说明了立体摄像机创建过程,并分析了影响立体摄像机的内部参数与立体深度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实现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双视点重构的立体显示原理建立虚拟3维空间到真实空间的映射关系,据此诠释前景畸变产生的原因是虚拟空间到真实空间映射关系的非线性,进而提出以改变视点设置与变形虚拟3维空间相结合的方法改变水平位差分布,实现前景立体视觉的优化,并且评估了该方法校正前景畸变的效果以及对前景和远景双影的影响,最后,提出基于动态视点更新和动态空间压缩的立体全景视觉优化策略。与美国DTI公司的3维立体显示软件TextureEyes相比,笔者据此开发的3维立体显示软件的前景畸变和双影减小明显。  相似文献   

6.
黄小菲 《A&S》2008,(6):148-150
通过自由立体显示技术,可让监看人员在不需配备其它辅助工具(如3D眼镜)的情况下,更真实、准确地判别监看事物或人物,此技术具备在安全系统中广泛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韦华 《微电脑世界》2002,(14):20-20
我们桌面上的显示器,曾从黑白到彩色,又从球面到纯平面,还从CRT到LCD,未来甚至会从LCD过渡到OLED。桌面显示技术就这样走过了一代又一代,让世人领略了一次次的惊喜。那么,下一个惊喜又将是什么呢? 应该是非3D(3 Dimension,三维)桌面显示技术莫属了。过去的显示技术无论多么精良,也只不过是将人们的视觉停留在平面的二维世界中。而3D显示技术则会呈现出一个更加逼真和更具现场感的立体数字虚拟世界,让人们与数字世界的距离更加模糊,它所代表的未来趋势是毋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充分分析国内外立体显示技术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视差和分层渲染的方法进行立体显示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其对于自由立体显示评价可以得到较明确的分析结果,最后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立体显示技术,并且结合触觉编程开发包OpenHaptics,应用于以PHANToM作为力反馈设备构建的虚拟手术仿真系统上。使仿真系统能够实时进行具有立体感的多种手术操作,提供真实的立体视觉反馈和力反馈,具有良好的沉浸感和交互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立体照相机的概念,通过立体照相机分析了平行立体投影法的视差性质、瞳距大小及视点的视图和投影变换,最后给出了开发立体显示的步骤.实验表明,程序开发者只需遵循给定的步骤开发支持立体显示的虚拟现实程序,不必经过多次的尝试便可以体验良好的立体视觉效果,大大缩短了程序开发时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柱镜光栅的自由立体显示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况海斌  徐成 《计算机工程》2011,37(3):207-209
针对现有的图像融合算法存在频域混叠现象及通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柱镜光栅的自由立体图像融合算法。在低通抗混叠滤波前对视点图像进行非等比例上采样,调整视点图像亚像素映射公式,强化公式的通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定性的视觉效果及定量的图像质量评估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一种自动立体显示器立体对比度和视区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CCD摄像头的自动立体显示器立体对比度和视区检测方法。首先,运用Direct3D API设计的计算机图形显示在自动立体显示屏上。然后,用一台CCD摄像头代替人的双眼接受立体视图。最后,根据算法提取数字图像的特征参数来计算说明自动立体显示器显示效果的立体对比度,并获得观看自动立体显示器的左右眼视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很好地检测自动立体显示器的立体对比度和左右眼视区。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三维显示技术的发展史,以视觉系统和三维感为基础,重点分析了继光学全息之后出现的计算机生成全息图的原理,介绍了目前计算机生成全息图的技术难点和研究方法,展望计算机和全息相结合的新三维显示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多投影仪自由立体显示的GPU几何及亮度校正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多个投影仪拼接显示的自由立体显示系统有很大的显示区域,能够产生更好的立体显示效果.针对可伸缩高分辨率多投影仪自由立体显示的系统特性和屏幕特性,通过分析各种几何校正和亮度校正算法,采用二次几何校正方法解决了自由立体显示中斜投影造成的部分特征点不在屏幕上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PU的亮度自适应多模板校正方法,并通过GPU程序...  相似文献   

16.
雷达显示器仿真及其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雷达系统仿真以及雷达显示器进行了简要综述,详细介绍了雷达显示器仿真思想及其实现方法。最后用Visual C 实现了雷达显示器的仿真。  相似文献   

17.
A metric of the 3D image quality of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based on optical measurements is proposed. This metric uses each view's luminance contrast,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maximum luminance at each viewing position to total luminance at that position. Conventional metric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based on crosstalk, which uses “wanted” and “unwanted” lights. However, in case of the multiple‐views‐type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exactly which lights are wanted lights and which are unwanted lights. This paper assumes that the wanted light has a maximum luminance at the good stereoscopic viewing position, and the unwanted light also has a maximum luminance at the worst pseudo‐stereoscopic viewing position. By using the maximum luminance that is indexed by view number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the proposed method enables characterizing stereoscopic viewing conditions without using wanted/unwanted light. A 3D image quality metric called “stereo luminance contrast,” the average of both eyes' contrast, is propo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ric is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optical measurement analys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such as the two‐view, scan‐backlight, multi‐view, and integr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