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公共空间的分层规划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对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切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理解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控制与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入手,以大庆市为例,提出了经济结构转型期资源型城市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次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王健 《山西建筑》2014,(24):9-10
从城市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对我国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作了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优化策略,以期对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生态设计作出初步探讨,改善中心区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魏晓芳 《规划师》2020,(6):69-71,7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人们意识到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对健身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文章以城市健身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健身空间的类型构成、各类要素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城市公共健身空间数量不足、分布不均,使用不当、维护不力,以及重视不够、增长不匹配等问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提出现代城市健身空间的规划应对策略,以期为提升公共健康水平、推动健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市民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彦芝  魏薇 《规划师》2011,27(4):44-51
市民生活是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的内容,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调研针对杭州市武林一天水单元以西的住区,从行为活动角度出发,对该地区市民的行为活动进行调查、观察、追踪,并基于活动三要素进行分析.针对住区层面的公共开放空间的调研反映了城市公共空间及其系统在微观与宏观层次"质"的问题.在宏观层面,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基于城市背景...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的日本城市经历了"城市化社会-城市型社会-城市收缩"三个过程,其城市规划相关法律和方法也随之不断转型。本文梳理了日本在城市收缩阶段相关规划法的转型、城市变革类型、城市空间问题,着重从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对策角度,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分析日本的空间规划对策。宏观层级主要介绍育儿、养老支援体系和上位法规的转变;中观层级介绍面向少子老龄化的人口收缩的设计理念的转变;微观层级则以案例为核心,介绍近年来社区公共育儿支援设施、老幼共生住区,空屋激活计划,街道复兴策略等面向空间具体问题时的规划设计经验。最终比照中国近年来的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归纳日本在城市收缩阶段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凯  申丽萍 《华中建筑》2004,22(2):83-88
城市设计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内容,只有运用整体性城市设计的理念,才能对城市空间和城市环境一个准确的把握。希望通过对南京江宁区温州街城市设计的整体性研究,为整体性城市设计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易帅 《门窗》2013,(2):206+208
城市广场是一个开敞的、可进入的空间,又要与其他空间分割开来,这就需要运用特有的广场的空间语言。本文结合实例,通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炎帝广场的空间语言进行分析,论述空间语言在城市广场中的演绎,使城市广场更具特色与人性化。  相似文献   

9.
邓潇潇 《城市住宅》2021,28(6):170-172
在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面临"千城一面"的风貌危机,为提升城市风貌特色,城市风貌规划逐步受到重视.以沛县风貌规划为例,构建宏观-中观-微观的渐进式纵深型风貌规划框架,探索城市风貌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宏观层面控制城市风貌总体结构;中观层面提炼建筑风貌通则;微观层面落实到节点街道、建筑、空间的风貌改造建议,针对风貌难点、痛点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风景名胜区与所属城市联系日益紧密,"城-景"边界的处理重要性逐渐凸显。边界划定以资源价值为导向,一般在宏观尺度完成;边界处用地类型及城-景空间关系的疏理一般在中观尺度完成;而边界形式在微观层面探讨。通过分形理论、层次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对城-景边界进行研究,重点关注三个尺度的主要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实现尺度转化,进而形成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宏观尺度对用地类型进行调整实现风景与城市良性互动,中观尺度优化空间秩序、提升景观体验,微观尺度对边界空间进行分类,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生活是城市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城市公共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物质空间设计为载体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设计维度问题,从建筑外部空间的优化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开放性设计两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  相似文献   

12.
在轨道交通工程大规模兴建与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化的时代背景下,地铁域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城市紧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地铁域地下空间相关中英文文献检索,筛选出73篇高质量的文献,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总结出10个关注较多议题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为:城市总体规划层面涉及开发模式、开发规模和开发规划导则相关研究;详细规划层面涉及空间活力、空间布局、地上地下空间整合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研究;建筑设计层面则涉及空间结构形态、空间导向性和环境营造相关研究。进而,文章分别对各层面既有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语义学解析、建筑使用后评价、回归分析和仿真模拟法等进行总结。最后,提出可能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方法,对于未来地铁区域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小城市高铁站前区公共空间设计为重点,结合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理念,分析中小城市空间特征以及现状问题,以结合适应性理论中整体控制和动态适应为原则,以公共空间中的空间界面、空间元素、空间组织和空间尺度四个方面为适应性载体,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站前区公共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以实现中小城市高铁站站前区的空间特色营造和城市自身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逐点录像和定点录像的方式对厦门明发商业广场的每个公共休憩空间进行位置编号,记录空间现状环境,统计空间使用情况,观察休憩人群构成及活动规律,最后从宏观空间组织、中观空间设计、微观环境设计及座椅设置四个层面入手探讨购物中心公共休憩空间设计,总结一些设计方法与技巧,希望能为设计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石谦飞  王祖纬 《山西建筑》2007,33(21):11-12
研究了建成环境评价与使用后评价的关系,介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探讨了使用后评价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详细地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需考虑的问题,以完善和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6.
蒲蔚然  刘骏 《规划师》2008,24(5):23-26
重庆都市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从宏观层面(都市区)、中观层面(主城区)、微观层面(城市重点拓展区),对山水城市风貌特色、组团式多中心的布局形态、立体星状开放空间系统、以城市标识系统为重点的景观系统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各新拓展区提出了发展指导意见,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论文通过笔者参与的规划与设计实践分析,从融入城市设计的城市规划编制、以适宜街区尺度营造宜居城市的新区规划与设计、注重多样化的已建成城市空间梳理、寻求多元共生的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运用城市设计手段营造场所感的建筑设计等方面,探讨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如何贯穿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各个过程,以城市设计改善和提升城市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18.
干靓  杨伟光  王兰 《风景园林》2020,27(4):95-100
基于文献梳理,从减少健康风险暴露、促进健康行为活动和提高心理恢复能力3方面讨论城市绿地与公共健康关联的基本路径,针对不同健康影响路径归纳总结分布格局特征、周边联系特征、内部环境特征3类城市绿地空间特征和实证变量指标,分析各项空间特征的健康促进效益。从规划设计实践需求角度提出未来的研究需要从权衡主导风险影响、构建高线指标要求、深化微观促进机制、优化指标度量视角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为健康导向的绿地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推进健康绿地循证设计。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作为重要文化载体受到较大冲击的现状,通过挖掘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空间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归纳其特征,使信仰建筑空间保持自身文化载体的功能,将古城文脉更好地融入城市公共生活,带动区域活化发展。在前期文献典籍研究、实地调研、信息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空间的历史和现状; 分析得出了平遥古城信仰建筑空间在宏观、中观、微观3种不同尺度视角下的文化特征,包含布局特征、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内涵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建议。结果表明:平遥古城信仰建筑在宏观布局上体现出宗法性与合礼性、多元性与开放性特征,在中观上体现出了亲和性与节点性、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在微观上体现了信仰对象的融合性与杂糅性特征; 所得结论有利于理解中华古代信仰文化,为保护信仰建筑空间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根据,为探索历史城镇的活化发展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