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海上油田注采井距大,多采用多层合采的开发模式,且测试资料较少,剩余油定量描述难度较大。以渤海A油田为例,综合利用单砂体剩余油描述技术与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水淹层测井解释等方法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进行定量描述,形成了一套海上油田剩余油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剩余油定量描述结果表明渤海A油田剩余油分布平面上呈"岛状分布、局部连片"、纵向上呈"千层饼、工字型、三明治型"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实施渤海A油田整体加密调整开发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具有较高精度,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QHD、CB、LD等油田。  相似文献   

2.
复杂河流相海上稠油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后,受含油层系多、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以及黏度差异大的影响,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逐步暴露出注采矛盾突出、单井控制储量过高、层间和平面上储量动用差异大、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采收率低,需要开展整体加密提高采收率。由于海上稠油油田开发时间受限、大井距、丛式井网等开发特点,整体加密面临诸多技术难点。以渤海A油田为例,从海上稠油整体加密的油藏工程、配套钻采关键技术出发,取得包括非线性渗流微观驱油机理、大井距合采剩余油分布定量预测、多平台钻井趋近井筒监测方法在内的海上稠油整体加密技术体系,并在渤海A油田综合调整中得到应用,平均采收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通过油藏工程法结合综合地质精细描述技术,对王场油田王30井区油藏在纵向和平面的分布特征及剩余地质储量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其地质上具有地层倾角大、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平面上原油粘度变化大的特点;开发上具有典型普通稠油油藏开发特征:油水初期含水上升快,没有无水采油期,油水分异作用明显、平面指进现象严重且层间出力不均;该区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储层物性差的层及井网控制程度低的区域,计算了剩余地质储量。针对剩余油分布特征,提出了调整部署建议,将王30井区分为主力层和非主力层进行开采,为高含水后期稠油油田挖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上断块油藏平面与纵向上非均质性强,注采井距大,长期注水开发易形成优势通道,水驱开发效果差;并且由于合采合注井较多,纵向各层注入、产出不清,单一的优势通道评价方法准确性较差。以涠洲12-1油田北块6井区为例,综合应用井间动态连通性分析方法、无因次PI值方法、示踪剂试井及流线模拟技术,对该区块优势通道发育情况进行识别和定量描述,并结合数值模拟相互验证,为后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调整方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自身非均质性而导致水淹状况复杂,油层的水淹特征直接控制剩余油的分布,尤其是在海上稠油油田合注合采的情况下,油层水淹程度的不同而导致开发效果变差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认识水驱条件下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及进行有效的调整挖潜策略研究是提高油田开发效果的必要手段。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入手,结合取心井、加密调整井、生产测试等资料总结了多层合采下不同类型砂岩的水淹规律,在此基础上描述了合采条件下层间、层内及平面剩余油的分布特征。针对剩余油的分布模式,提出了利用水平井进行调整挖潜的策略以解决开发矛盾。结果表明,利用水平井优选潜力层位进行开发,可有效控制生产含水,提高油田采收率,改善开发效果,并为海上类似油田的调整挖潜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水淹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和蒸汽吞吐开采特点出发,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开发取心检验井数据,应用油藏工程、数理统计、矿场测井分析和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建立了高精度的储层岩性、物性测井解释模型。研究了稠油水淹层的特征,确定了定性和定量判断稠油水淹规律的方法,指出了目前稠油剩余油在纵向、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为油田后期编制开发方案、增产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水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和蒸汽吞吐开采特点出发,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开发取心检验井数据,应用油藏工程、数理统计、矿场测井分析和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建立了高精度的储层岩性、物性测井解释模型。研究了稠油水淹层的特征,确定了定性和定量判断稠油水淹规律的方法,指出了目前稠油剩余油在纵向、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为油田后期编制开发方案、增产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蒸汽吞吐后期的厚层稠油油藏在平面上和纵向上油层动用不完善,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潜力小,单井可采储量低,很难取得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的未动用储量,运用热采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直井—水平井立体注采井网的合理有效性,分别针对双水平井与直井平面上的井距、双水平井纵向上的井距和水平段长度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水平井(注汽)和直井在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直井扩大了蒸汽平面的波及效率;下部水平井通过排液发挥调节作用,扩大了垂向波及效率,提高了油藏动用程度.对于厚层稠油油藏,水平井与直井井排的距离为50 m,双水平井纵向井距为25 m,水平段长度为350~400m时,开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欢127块兴隆台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辽河油田欢127块兴隆台油层是典型的正常压力系统高密度、高黏度稠油油藏.该块油田生产能力低,地层水水侵严重、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井况逐年变差,各种措施效果逐年变差.为了认清剩余油分布规律,选择了欢127块东、西两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井区,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虚拟井的处理方法、典型井组精细研究和多井组综合研究方法,建立了各井组和全区小层砂体剩余油饱和度等值图,定性、定量地分析了平面、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有效地深化了对剩余油的认识,为断块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海上多层稠油油藏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且纵向储层物性差异大,导致合采时层间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此问题,基于Buckley-Leverett理论,推导了考虑稠油启动压力梯度的多层油藏水驱油模型,建立了多层合采条件下产液量、渗流阻力、采出程度等指标的动态评价方法,并结合现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渗流阻力的动态差异是导致多层油藏合采时层间矛盾的重要因素;采取分采措施更有利于纵向各储层的均衡开发。该成果对海上多层稠油油藏的后续高效开发调整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油藏描述在浅层稠油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浅层稠油油藏以辫状河流相为主,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变化剧烈,油藏开发效果差异大。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预测、单砂体细分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精细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研究一体化的技术路线,精细描述了储层微幅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完成了相控储层三维定量化研究;建立了反映不同开发阶段储层、流体变化情况的四维地质模型;掌握了油藏动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扩大了找油领域和滚动开发范围。对开发层系、井网、井距、开采方式等进行了优化研究,为开发调整方案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曙光油田曙一区互层状超稠油采用蒸汽吞吐开发,经过近20年开发,取得显著开发效果,但受目前油藏认识水平和采油工艺水平限制,油藏采出程度仅为22%,大量剩余油未得到有效利用。结合互层状超稠油油藏特点和开发实际,利用目前常用的测井、测试及动态生产资料等剩余油研究方法,对互层状超稠油平面和纵向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通过增加开井数、调整注采方式、优化增能措施等手段挖掘平面剩余油,通过调层补孔、加深注汽管柱、实施选配注措施等手段挖掘纵向剩余油。2017年这些措施应用后,超稠油综合递减控制在4%以内,取得较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曙光油田13938 潜山油藏剩余油挖潜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红兵 《岩性油气藏》2010,22(1):129-133
对辽河曙光油田曙13938 裂缝性潜山油藏底水运动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分布方式。研究结果表明:①针对含油带剩余油,应实施补孔并配合化学堵水来进行挖潜;②针对过渡带剩余油(目前的生产井段),应实施化学堵水挖潜;③针对过渡带剩余油(早期的封堵层),应实施钻塞下返并配合化学堵水来进行挖潜。在区块开发后期,该项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因底水锥进造成的油井高含水等开发问题,可为同类潜山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乐安油田草20断块合理井网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草20断块为特筒油区块,开发历史较长,目前面临井网密度调整的问题,鉴于国内外尚无一种适用于类似油藏的油藏工程核算方法,因此,根据特稠油开发规律和开发特征,借助于数值模拟,从理论方面探讨了合理井网密度的基本规律和变化特征,得到了油藏厚度与合理井网密度的关系图版,并与现场结合,对开发规律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形成的井网密度规律与现场综合确定的井网密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于指导类似于草20断块的特稠油布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绥中36-1油田为稠油油田,1993年投入开采,油田动态监测资料少,平均单井测试0.6次,如何利用仅有资料对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利用油藏综合分析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技术,描述了油田剩余油分布状况,目前调整井钻遇油层情况80%以上符合油田剩余油分布描述.该研究成果为油田综合调整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geochemical data (Rock Eval analysis, SARA composition) combined with wireline log interpretation allow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tinuity of bitumens in a main reservoir of an offshore giant field in Abu Dhabi. The integration of new geochemical data with data and field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oil company ZADCO allow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two types of bitumen rich levels in the main reservoir of the field: a) one corresponding to bitumen rich main reservoir intervals associated with high resistivity and high oil saturation, these intervals can be called “tar mats”, b) the other corresponding to low oil saturated intervals, and can be classified as “heavy residual oil”.In terms of later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the tar mats are found at the crestal area of the Present-day structure and are located at the base of the reservoir unit above a tight limestone which plays a role of being a vertical permeability barrier. The tar mats seem to be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t-day OWC and are not related to biodegradation processes. The heavy residual oil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and the Southeast parts of the field and close to the OWC but it is also present all around the field except 1) in the west, in the area of the spill point and 2) in the Northwest area where direct contact between mobile oil and water is detected.Study of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demonstrates that a tilting of the field began at Dammam age time (Eocene). The tilting of the structure led to a reduction of the structural closure in the West followed by the leakage of part of the originally trapped oil.Numerical modeling of such a geological scenario leads to a distribution of fluids (water, movable oil and residual oil) very close to the one observed at Present-day time in the field. This modeling allows a prediction of the exten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esidual heavy oil within the studied reservoir and can be used to better define an optimal production scheme. The effects of the residual heavy oils on the fluid circulation are difficult to evaluate, depending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itumen in the pore network.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剩余油饱和度的空间分布特点,多是利用测井资料定性地研究,多数没有定量化,更很少对每口井的各小层(即时间单元)的剩余油分布做出定量的预测。利用剩余油饱和度配比系数法结合下二门油田中下层系的实际生产数据寻找到一条定量预测某一时刻各井各小层剩余油分布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小层劈分,获得了每个时间单元的剩余油量和可动油饱和度,进而为在平面和纵向上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供了依据,并结合油田的静态资料探讨了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为今后油田的挖掘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储层精细研究指导油田开发后期高效调整井部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河油田Ⅳ1-3层系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剩余油高度分散的“三高”开发期,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剩余油。储层沉积微相的特征与组合是决定砂体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也是产生大量剩余油的根本原因。通过密井网资料对该层系进行精细解剖,建立储层沉积微相模式,与现井网结合确定剩余油分布类型和地区,指导高效井的部暑。经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梁家楼油田梁南为厚层、高渗透、正韵律油藏,经过多年开发,目前已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开发阶段。为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应用开发测井、三维地震、动态监测等资料,采用数值模拟、油藏描述等技术,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油层的顶部以及水锥锥体之间。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结合水平井既可提液增油,又可控制底水锥进的优势,在该油田实施水平井挖掘剩余油潜力,在梁南设计实施水平井12口,通过优化设计水平井轨迹,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开发管理模式以及区块注采调配方案,取得单井初增油60.6t,综合含水10.5%的较好效果,区块采收率提高5.0%。  相似文献   

20.
厚层块状稠油油藏产量劈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厚层块状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的开发特征,在动态分析以及区块测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油层动用范围随蒸汽吞吐周期变化的规律,并采取基于油井加热体积的新型产量劈分方法,对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在辽河油田冷41,块的应用实践表明,该产量劈分方法既符合稠油热采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又适应厚层块状油藏地质特征。该方法精确、实用,可信度较高,为类似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