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解云鹏 《电信科学》2007,23(5):91-95
本文主要介绍了点对点光以太网技术的标准与产业发展状况,并对点对点光以太网技术与点对多点的PON技术做了详细比较,最后对点对点光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光纤旋转接头数据传输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光纤旋转接头的数据传输技术,并利用EPLD 大规模可编程器件实现了光纤中电视信号的数据传输。该方法设计灵活,硬件简单,特别适合具有旋转机理设备的数据远距离传输设备,也适合点对点的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3.
杨薇  秦开宇 《电讯技术》2006,46(2):78-81
介绍了点对点通信的原理,研究了VxWorks操作系统下点对点通信协议实现方法,成功开发了封装点对点通信协议的GPRS通信模块,该模块具有通信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HCI协议在嵌入式蓝牙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蓝牙技术中主控制器接口(HCI)协议及其在蓝牙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在点对点的嵌入式蓝牙系统中,实现串口通信时使用HCI命令对蓝牙硬件进行访问的方法,并给出了建立点对点蓝牙系统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一前景 “十一五”期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的业务形态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传统点对面电视的基础上,点对点的电视也悄然问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由于这种点对点的方式基于互联网协议(IP),所以本文给其一个响亮的称谓:网络电视。  相似文献   

6.
研究分析了P2P(点对点)传输技术和CDN(内容分发网络)技术的各自特点,并对PCDN(点对点与内容分发网融合)的技术做了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将PCDN的基础网络架构作为网络承载层应用于IPTV(网络电视)系统平台的设计之中.同时提出了基于此技术的IPTV系统平台的系统架构及实现方法,并对系统架构的特点和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随着NS以及三星公司发布新一代液晶显示器驱动接口标准,第三代接口将开始取代RSDS接口。对新一代基于点对点架构的PPDS以及WiseBus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利用FPGA设计了一种基于点对点架构的TCON芯片。仿真测试和硬件测试结果表明,该TCON系统实现点对点的驱动方式。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与计算机通讯的一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单片机与计算机通讯,实现点对点通讯,控制微波发射电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电信技术》2007,(11):76-77
信息产业部于2007年9月29日发布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点对点短消息业务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等50项推荐性通信行业标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各标准的名称、编号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开放非点对点消息网间互联互通的背景,并分阶段对我国实现非点对点消息网间互联互通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TD-SCDMA网络的移动视频监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移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阐述通过TD-SCDMA核心网电路域实现点对点视频监控的具体方法,分组域实现一点对多点和点对点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基于分组域的两动态IP地址的点对点实现,并提出通过短消息作为控制信令,传送无线模块获得的动态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从而实现点对点移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2.
1 WDM从点对点到ROADM的演变 回首历史,第一代高速网络是基于25 Gbit/s SONET/SDH技术的,在点对点或环网架构下,它可以在同一系统中汇聚音频和数据.由于对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波长系统已经无法适应,因此出现了点对点密集波分复用(WDM)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电信技术》2008,(1):101-102
信息产业部于2007年12月5日以信部科609号发布了<点对点多媒体消息业务网间互通设备技术要求>等25项推荐性通信行业标准,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各标准的名称、编号如下. 1.<点对点多媒体消息业务网间互通设备技术要求>,编号为YD/T 1716-2007; 2.<点对点多媒体消息业务网间互通设备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717-2007; 3.<点对点网间多媒体消息业务和协议的测试方法>,编号为YD/T 1718-2007;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网络化,使电视节目素材、节目和资源实现共享,由原来的一对一、点对点的互相拷贝,变成点对面的网络技术。分析了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网络化发展趋势,网络化可实现的功能及实现网络化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无线通信》2004,10(5):34-36
在站点密集地区,点对多点传输比点对点传输有着明显的优势。作为一条简单的经验法则,当可从一个位点控制4-5个RBS时,点对多点微波传输即是理想的网络传输之选。然而,这两项技术还可(并将)结合使用。点对点微波通常部署在RBS较少的地区,可与点对多点技术相结合,克服传输中的距离与干扰问题。爱立信点对点与点对多点产品系列的强大组合,可为2G与3G网络提供具有最低成本及最高频率利用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基于软核CPU的点对点USB通信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它采用了现在比较先进的软核CPU技术,并且对于USB技术能够脱离PC,独立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蓝牙技术中主控制器接口(HCI)协议及其在蓝牙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在点对点的嵌入式蓝牙系统中,实现串口通信时使用HCI命令对蓝牙硬件进行曲访问的方法,并给出了建立点对蓝牙系统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适用于短波自适应通信台站间进行码分多址链接的技术,重点介绍了CDMA组成原理,点对点,组和通播和链接过程,自相关检测过程及信息传输格式。  相似文献   

19.
在局域网环境中,一般使用文件服务器中的文件来传送数据,由于效率低、实时性差,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本文从提高通信的实时性出发,就采用IPX协议实现点对点诉有关技术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研究各种点对点垃圾短信拦截手段的原理、业务流程和应用场景,分析各种手段的技术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点对点垃圾短信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