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前言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近年来我国在双金属与多金属重整的研究上取得了良好成绩。铂铼重整在工业装置上已试验成功。多金属重整也已在半工业装置上试验成功。由于双金属及多金属重整催化剂稳定性好,可以在更苛刻的条件下,使反应深度加深,芳烃产率提高。但是随着裂解反应的增强,生成的轻质烃类增多,使副产氢的浓度有所降低。过去铂重整的副产氢浓度一般均  相似文献   

2.
铂重整工业的发展已有二十多年。在这期间,为了提高芳烃收率,减少气体生成,在催化工艺和催化剂改进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对于石蜡基原油的重整原料,提高选择性的关键,在于使反应条件及催化剂有利于烷烃芳构化,而不利于加氢裂化反应。一般铂重整催化剂在30大气压的氢压下操作,此时烷烃的主要反应是氢解和导构化,而脱氢环  相似文献   

3.
利用纯烃重整反应,TPT(程序升温滴定)及氢溢出等实验方法,研究铂锡、铂铼及铂铱双金属重整催化剂中第二金属组元作用.在500℃、0.980MPa条件下,正庚烷、甲基环戊烷以及环戊二烯-正庚烷混合原料的连续反应表明,锡组元必须与铂共载,在邻近铂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作用,即能调节其金属功能,在改善催化剂选择性的同时提高稳定性,而分载铂锡催化剂则与单铂催化剂性能一样.铼组元无论是共载或分载均能起到类似作用,既有使积炭前身物开环裂解作用,又能使其选择性加氢而被消除掉的作用。在高温下,铱组元与铼组元同样地能产生氢溢出,分载铱与共载铱性能类似,都具有较强的开环裂解作用,它能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破坏积炭前身物减少积炭生成.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0.6 Mt/a连续重整装置出现铂锡双金属催化剂氢铂比(原子比,下同)低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再生系统注氯效果差和再生器氧氯化区温度低是造成再生铂锡双金属催化剂氢铂比低的主要原因。通过疏通催化剂注氯线、降低氢油体积比、调整测温点位置等措施,催化剂氢铂比由0.37恢复至0.90。  相似文献   

5.
我院研制的铂铼与铂锡双金属重整催化剂,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均达到国外同类型催化剂水平。铂铼催但剂通过多生产芳烃、而铂锡催化剂则可能主要通过异构化来提高汽油辛烷值,在一般操作条件下后者的芳烃产率低于前者。在相同贵金属用量下铂锡催化剂活性略低于铂铼催化剂,但其选择性较好,尤其在低压高温条件下,活性稳定性特别突出,积炭低,更适用于连续重整装置。  相似文献   

6.
一种低压组合床重整工艺一种低压组合床重整工艺 ,是在低压下使原料油在由两个固定床反应器串联构成的半再生重整反应段中与铂 -铼催化剂接触 ,反应后的流出物全部进入由两个移动床反应器和一个再生器串联构成的连续再生反应段 ,与铂 -锡催化剂进一步接触 ,产物经冷却、闪蒸后分为富氢气体和重整生成油 ,移动床中的催化剂在再生器中再生后返回至移动床反应器循环使用 ,催化剂与反应物流在移动床反应器内形成逆向流动。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 ,提高了芳烃产率、氢气产率和重整生成油的辛烷值 ;在重整生成油的辛烷值相同或芳烃产率相同时 ,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 1 前言催化重整是炼油工业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芳烃,同时富产廉价氢气的主要工艺方法。自1949年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开发出铂重整技术以来,相继出现了铼重整、双金属铂-铼、铂-锡重整,以及多金属催化重整等工艺。可以说,催化重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催化剂的改进和提高。随着催化剂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物质的量比、催化剂装填比例、催化剂再生循环速率等工艺参数对连续重整工艺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C5+辛烷值逐渐增加,辛烷值收率出现最大值;当C5+辛烷值达某一确定值后,再进一步增加C5+辛烷值,C6和C7芳烃收率增加,但C8和C9+芳烃收率略有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据目标芳烃产物和辛烷值收率最大化原则进行芳烃型和汽油型装置设计”的理念,兼顾重整生成油的烯烃含量、装置的投资和能耗等,提出了新建连续重整装置设计参数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9.
PS-Ⅵ催化剂在重整装置扩能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连续重整装置由0.6Mt/a扩能改造为0.8Mt/a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在原料质量较改造前差,反应系统、再生系统、循环氢压缩机未进行改造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低积炭速率PS Ⅵ催化剂,适当降低生成油RON,以及对塔、加热炉等进行适当的改造,满足了重整装置0.8Mt/a的处理要求。标定结果表明,重整产品液体收率、重整生成油辛烷值、纯氢产率、芳烃产率及总转化率均达到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纯烃反应,TPR、AEM等手段考察了Pt-Re/Al_2O_3催化剂的不同铼铂比对反应性能、硫吸附量,以及铂和铼组元的还原状态及相互作用诸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不经硫化,铼铂比的提高主要使氢解和开环裂解活性增加;预硫化后,氢解和开环裂解活性受到抑制,MCP芳构化活性增加,n-C_7芳构化活性降低。随着铼铂比的提高,催化剂积炭量减少,稳定性提高,但对硫中毒更敏感。铼铂比的提高,还使催化剂的不可逆吸附硫量增加,而S/Re比为一定值。高铼铂比催化剂的优异稳定性,主要由于其抗积炭能力的提高,而铼铂比的提高并不能改善催化剂抗金属聚结和抗中毒能力。  相似文献   

11.
PS-Ⅵ催化剂在IFP第一代连续重整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新研制开发的低积炭速率、高选择性的PS—Ⅵ型重整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700kt/a IFP第一代连续重整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在重整进料芳烃潜含量40.63%,反应温度505℃时,重整汽油的辛烷值(RON)可以达到100.3,稳定汽油收率达89.04%,其芳烃含量达77.81%;待生催化剂积炭量为2.04%,与原使用的3861催化剂相比,积炭速率可降低32%-49%。  相似文献   

12.
在常压下,以N2为载气,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NiO改性的ZSM-5催化剂催化甲苯和甲醇择形烷基化反应的性能。采用Ar物理吸附、XRD、XRF、TEM、XPS、H2-TPR、NH3-TPD、Py-IR、UV-Vis、UV-Raman、TG、GC-MS等手段表征所制备的催化剂。结果表明,在ZSM-5催化剂上负载质量分数为3%或5%的Ni,催化剂的稳定性明显得到提高。在催化甲苯甲基化反应后,NiO改性ZSM-5催化剂上出现了金属Ni,这可能是由于在积炭过程中,伴随着氢转移过程或者是水消炭反应过程而产生的H2将NiO还原为金属Ni;而且,催化剂的积炭量明显降低,同时作为积炭前驱体的稠环芳烃的生成量也明显减少,推测可能是由于金属Ni的存在,抑制了烷基苯脱氢生成稠环芳烃积炭前驱体的反应,因而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1.2 Mt/a连续重整装置扩能改造中,采用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发的PS-Ⅵ重整催化剂,标定和运行数据表明,在重整进料171 t/h、反应器加权平均入口温度524℃的条件下,重整生成油C+5液体收率90%以上、芳烃质量分数75%以上、芳烃产率69%以上、研究法辛烷值99~100,重整生成油辛烷值、芳烃产率、纯氢产率均满足工艺要求。PS-Ⅵ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催化剂循环再生194次时,催化剂比表面积保持162 m2/g;PS-Ⅵ催化剂水热稳定性良好;待生催化剂碳质量分数平均4.15%;再生催化剂氯质量分数平均1.08%;催化剂粉尘保持2 kg/d左右,粉尘中完整颗粒占20%~30%;PS-Ⅵ催化剂能保持良好的持氯能力、强度和低积炭速率。  相似文献   

14.
高苛刻度下铂铼重整催化剂反应性能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大庆 《石化技术与应用》2003,21(2):105-106,109
用中型评价试验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对比评价了国内外多种高铼铂比重整催化剂。结果表明,在高苛刻反应条件下,国产新一代铂铼重整催化剂PRT-B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抗积炭性及活性金属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通过引入新助剂及采用新的制备技术,调控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成功开发了低积炭速率、高选择性的PS-Ⅵ型连续重整催化剂,催化剂积炭量比参比催化剂PS-V下降了21%,液体收率和芳烃产率均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优化助剂与Pt中心的相互作用,改进制备工艺流程,实现了对金属中心微观结构的调变及两种Pt中心比例的调控,开发了PS-Ⅶ型催化剂,解决了高铂型催化剂高积炭的难题,并实现工业化。工业运转结果表明,与已有技术相比,PS-Ⅶ型催化剂的积炭量下降了36%,液体、芳烃和氢气产率均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3932和3933条形铂铼重整催化剂及两段装填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932、3933条形铂、铼双金属重整催化剂及两段装填工艺在济南炼油厂150Kt/a半再生式重整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经过两个周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强度好,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良好,抗干扰能力强,且再生后活性恢复良好。汽油产品的研究法辛烷值达92以上,收率约90%,装置产氢产氢量较大,氢纯度高。  相似文献   

17.
南京炼油厂铂重整装置自1984年9月改造成双金属重整工艺后,编制了微机模拟重整工艺的操作程序。几年的实践表明,在已知重整原料组成的条件下,便可得到反应温度-芳烃收率-辛烷值-液体收率四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可在完成国家指令性生产任务的同时,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迅速、准确地优化操作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是在常压脉冲微反装置内,以正戊烷、甲基环戊烷及正己烷为原料,考察铼、硫组元引入铂催化剂内对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铂铼共载或分载(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性能都十分相似.新鲜铂催化剂引入铼后,氢解反应加强,脱氢异构及脱氢环化反应受到抑制.经预硫化后,氢解反应有所抑制,对芳构化反应选择性的影响则随原料而异,正己烷脱氢环化成苯受到抑制,甲基环戊烷脱氢异构生成苯的选择性增强.通过机械混合法,考察到铂铼催化剂中铂硫化比铼硫化对抑制氢解反应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还对共浸铂铼催化剂与机械混合铂铼催化剂用TPR和TPT等手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采用已经建立的催化重整固定床反应器(Catalytic reforming fixed bed reactor,简称CRFBR)内传递及反应过程的综合数学模型,对工业固定床催化重整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对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反应温度、低反应压力可以提高产品的芳烃产率,但高反应温度会同时降低液体产物收率,低反应压力会加速催化剂上的积炭。体积空速和氢/油体积比的提高会导致液体产物收率增加和芳烃产率降低。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各操作参数存在着最优值。引入芳烃产率和液体产物收率的变化量之积,即重整芳产液收积(K1)作为控制参数,以K1达极大值时的反应条件作为最佳反应器操作条件,为催化重整工艺条件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燃料电池氢源技术——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双金属M-N/Al2O3预还原与否对烃类制氢反应的活性、生成氢气的选择性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价态不同,对烃类部分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催化活性、生成氢的选择性影响不同,还原态的好于非还原态的双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的还原态与氧化态在烃类氧化重整制氢反应中稳定性均较好,即预还原与否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