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井口回压是环路管网安全集输控制的主要参数之一,其值与计量间掺水压力、掺水温度、掺水量、产液量、计量间回油压力、计量间间回油温度(原油凝固点)、管道直径、结蜡厚度、管道长度等参数有关,利用环路混输温降、压降模型,针对井口回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研究结果可优选环路稳定集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油稠、集输管线长和管线输送液量增加等原因造成井口回压高,而井口回压关系着井口产液量、抽油设备能耗、抽油设备使用年限等问题。针对目前孔店油田的这些生产实际情况,通过优化油田的地面集输管网、利用油气混输技术、降低集输系统末端压力等方法,降低了油田开发过程中地面工艺系统出现的高回压问题。对提高油田工艺技术水平和开发效益,确保油田的长期稳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CO_2腐蚀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动态实验模拟某CO_2驱试验区现场采出液对油田管道用N80钢的腐蚀过程,结合电镜扫描分析等方法研究内腐蚀机理,通过单一、定量改变介质环境因素,确定引起内腐蚀的介质环境因素之间发生的协同作用及对腐蚀的影响程度,并通过CO_2驱集输环境下井口回油、井口掺水、注入水管道的挂片腐蚀监测及室内实验,得出了CO_2驱集输管道内腐蚀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油田生产过程中,含水油的结垢不但造成管线堵塞,而且造成集输井口回压过高,影响正常的原油生产运行。含水油中Ca2+,Mg2+含量高以及外界条件变化(温度、压力、流速、pH值等)是引起结垢的主要因素,靖边采油厂技术人员利用成垢的机理、环境、条件,制作便于清垢的专用加热容器,采取加温、降低流速、储存沉淀措施,促使含水油中的大部分易结垢成分,在指定的专用容器内快速结垢消耗,解决了增压站集输系统结垢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节约工程投资,油田在产能建设中优化、简化集油工艺,逐步采用了单管集油流程、树状、环状集油流程,并逐年扩大应用规模。为了保证油田生产的稳定及效益,采取科学有效的集油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油田在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中多采用"两就近"、单管环状流程等简化集油工艺,降低投资及建设规模。随着环状、树状、单管等集油流程的推广,生产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集输工艺参数的变化使设计管径、掺水量、掺水温度等都有所下降,从而使集油管网摩阻比常规的双管集油流程要大,导致井口回压较原双管集油流程略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节约工程投资,我厂在产能建设中优化、简化集油工艺,逐步采用了单管集油流程、树状、环状集油流程,并逐年扩大应用规模。为了保证油田生产的稳定及效益,采取科学有效的集油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油田在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中多采用"两就近"、单管环状流程等简化集油工艺,降低投资及建设规模。随着环状、树状、单管等集油流程的推广,生产运行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集输工艺参数的变化使设计管径、掺水量、掺水温度等都有所下降,从而使集油管网摩阻比常规的双管集油流程要大,导致井口回压较原双管集油流程略高。  相似文献   

7.
油井产出液中高含水,使产出液的流动性得以提高,对于地面低温集输了提供有利条件。但低温集输工艺易导致多数油井出现回压上升的现象,现采用系统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结合Beggs-Brill压降计算方法,对日产液量、含水率、井口出油温度、集油距离和管道内径五个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结合现场测试数据,提出治理措施。研究表明:管道内径和井口出油温度对井口回压的影响最敏感,其次为含水率,日产液量和集油距离最不敏感。因此为防止因井口回压高而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可以通过辅助掺热水流程来提高井口出油温度,降低井口回压,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新肇油田集输系统采用单管环状掺水集油工艺,受到单井产量低、井口出液温度低、含水率高,集输半径大及原油凝固点高等因素影响,集输系统生产能耗一直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实现低温集输技术上进一步的突破,更大限度地节能降耗,针对新肇油田环状集输流程掺热水输送的特点,现对低温集输技术进行认真的探索。低温集输技术是油田降低集输系统能耗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影响新肇油田低温集输技术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关措施并加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王坤 《当代化工》2016,(4):840-842
煤层气田的特点是煤层气组分较纯,气田单井产量低,井网分布密集且井口数量众多,井口压力较低。由于煤层气田集输管网压力较低,需建设大量管道,投资费用高。研究煤层气集输管道计算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对管道参数设计和优化、降低管道总体投资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多相流模拟软件OLGA建立了煤层气集输管道水力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管道流量、管径、含水率、进站压力对管道压降参数的影响,得出管径是集输设计的主要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煤层气集输管道设计参数的关键影响因素为管径和流量,且管径的影响最大。研究对于煤层气田的集输管道的计算和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延长油田部分单井集油管线在运行中出现的井口回压高等问题,本文以单井进站油温和井口回压作为判断标准,以延长油田某集油管线为例,经PIPEPHASE软件计算,得出产液量、集输半径、含水率等密闭集输边界条件,确保延长油田单井密闭集输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1.
油水分离后的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开发、污水处理及化学工程等领域.如何实现快速高效的油水分隔,是精密测量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油水分隔器的结构形式较为多样,有必要开展不同分隔器的性能对比和评价研究.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分隔性能实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三种不同结构水力旋流器的分隔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了一种用于水平...  相似文献   

12.
水平圆管固液两相稳态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平井油水流动特性是设计产液剖面测井方法和建立解释模型的重要依据,当油水中携带沙颗粒时,其流动特性变得更为复杂。通过基于Eulerian描述方法的混合代数滑移模型(MASM),建立挟沙水或油混合相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并且使用有限差分方法和逐次超松弛(SOR)迭代法建立数值解,以模拟水平井挟沙水或油混合相的各运动特性参数分布。模拟结果表明,主流速度分布随着颗粒相体积分数增大有向下偏移特点,并随着压降值降低而减小。水平井圆截面上颗粒相体积分数分布特征主要与主流速度有关,随着速度降低,体积分数分布值向下向两侧增大。此外,挟沙油混合相主流速度大于挟沙水混合相速度。混合代数滑移模型不仅能够很好地模拟混合相各运动特性参数分布特征,而且计算效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3.
敬加强  尹然  马孝亮  孙杰  吴嬉 《化工学报》2018,69(8):3398-3407
依托流体可视化环道装置,设计并加工稠油掺气减阻模拟装置,实验研究水平管内两种稠油模拟油掺气流动阻力特性,拍摄不同气液流量比下的管流流型,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气相对稠油的减阻效果并建立相应的压降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气液比0~15范围内,共观察到六种流型,分别是泡状流、弹状流、分层流、段塞流、环状流、雾状流。220#与440#模拟油所对应的管路减阻率分别在气液比1.17和0.96时达到最大值48.19%和33.76%,当掺气比为0.9~1.2时,减阻率均可维持在20%以上。其机理可归结为空气使油-油接触转变为油-气-油接触,降低了混合相的层间剪切应力。Dukler法不适用于高黏气液两相流,所建立的稠油-气两相压降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14.
加入防聚剂后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新型水合物化学抑制剂在海上油气田现场应用过程中将遇到的管道输送工艺设计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实验研究。在内径为25.4mm,长20m的水平透明实验环道上,首次以海上凝析油气田现场采集的油、水和按天然气组分配置的气体为实验介质,加入国内自主研制的水合物防聚剂,进行了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实验。实验初始含水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25%,30%,得到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水合物浆液流动压降参数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并借助液固二相流有关理论,初步建立了水合物浆液管输压降计算方法。基于实验数据,该方法可用于计算实际管线中水合物浆液流动的压降。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主设计加工并搭建的水环输送稠油减阻模拟管路系统,采用500#白油模拟稠油,试验研究了稠油在水环作用下的水平管流阻力特性,分析了油相表观流速(0.3~1.0m/s)、水相表观流速(0.11~0.72m/s)及入口含水率(0.13~0.49)对水润滑管流流型特征及减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状水膜可有效隔离并润滑油壁界面,油-水两相流流型总体上呈稳定的偏心环状流结构;水环输送可大幅降低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压降,其压降值仅为相同油流量下纯油输送压降的1/55~1/27;当入口含水率为0.13~0.27时,水环输送的效能显著,输油效率均高于40;油相表观流速和入口含水率的增加会增大单位管长压降,降低水环输送的减阻效果和输油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油气集输管道局部管道结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水平渐变管内油水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不同含水率、不同入口流速条件下两相流流型,分析油水两相流在管道内的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渐变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型为水包油流型,管壁主要为油相润湿;渐缩管压力随流向位移持续下降,渐扩管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整体压降速率与含水率成反比,与入口流速成正比。研究结果可以为优化稠油集输管网管道结构、降低管道流动能耗等油水混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油田抽油井中,套管内都要分离出天然气,天然气在套管内容易被盗窃分子用简易管线接走,造成资源浪费,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的现状,开发研究了油井套管气直排装置。该装置有排气管、阀球、套筒、悬挂器组成,使其能将抽油井的套管气排入到出油管线上,避免天然气被盗,避免套管内的天然气影响抽油泵泵效。  相似文献   

18.
王升  王岳  刘丽艳 《当代化工》2014,(2):277-280
相邻批次的油品在进行成品油顺序输送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混油。通过CFD软件,针对弯管顺序输送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流速、粘度和弯径比来进行研究比较。结果表明,流速越小混油油头越尖锐,并且流速越大混油油头越靠近管道弯曲处;而后行油品粘度较大的比粘度较小的混油油头的位置相对滞后;弯径比较大的管道混油流经下游管段时混油段长度越长。其结果与工程现象基本吻合。为实际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work, the swirling flow field induced by guide vanes was studied using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 (ER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phase water and oil mixture moves in the same axial direction for this type of flow field, which is very unlike the flow behavior of a traditional hydrocyclone with a tangential inlet. In the pipe behind the guide vanes, the smallest axial velocity and tangential velocity are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the pipe. From the pipe center to the pipe wall, both pressure and velocity increase gradually. Downstream of guide vanes, the maximal oil volume fraction is observed at the center of the pip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pipe to the inner wall, the oil volume fraction gradually decreases. Moreover, ERT can precisely show the oil distribution in the pipe section. These studies prove the possibility of efficient oil and water mixture separation by guide vanes, and the results may be very important for guiding the optimal design of vane-type pipe separa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