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中需要通过注水的方式提升开采效率,针对低渗透油藏特点进行分析,从注水技术、注采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对注采井网的调整,以及低渗透油藏的综合治理,合理控制油井含水量,提升油田产量。通过分析低渗透油藏治理难点,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侯国广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21):137-140,156
通过对典型厚层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樊128块液量、含水、油量和水驱状况分析,评价注采井网对解决开发矛盾的适应性,认为制约该类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裂缝、储层和构造,油藏进入中高含水期井网调整要兼顾裂缝、储层和构造因素,设计不同注采井网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结果表明适当加强边部注水,采取边部注水和内部五点法注水结合的灵活方式效果最好、油藏可以达到较高的采收率。论文成果对类似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伴随老油田持续高效开发,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田稳产转向稠油、低渗透等难动用储层,油藏埋藏深、储层物性差等问题突出。低渗透油藏在油田占据重要地位,已动用储量低渗透油藏占比较高。常规水驱开发工艺普遍呈现注水压力高、欠注严重、油井产液低等问题,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差,产能递减快。结合油田提液稳产技术需求,开发出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压驱注水工艺,开展了工艺优化和现场应用,通过分析开发效果及存在问题,指明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文33沙三上油藏是低渗透油藏,由于注采井距过大,注水开发效果差,采油速度仅0.27%。通过影响低渗透油藏合理井网密度的技术因素、储层的渗流条件法、数值模拟法等不同方法对该油藏合理井网密度进行了研究、论证。实施后,采油速度上升了2.49个百分点,提高采收率21.2个百分点,成功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证明了200~250m注采井距是该油藏的合理井距,所用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吴旗油田长6油藏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同步注水和滞后注水相比,超前注水这种先注后采的开发方式,在合理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压力及保持油井较高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采用超前注水技术,改善产量递减快、稳产难和采收率低的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以吴旗油田吴420井区为例,介绍超前注水开发技术在该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情况,并进行开发效果分析,认为超前注水是提高低渗透油藏最终采收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油藏开发难度大、开发效果较差,需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注水调整方案。子长油田新寨河区块长2油藏通过开展地质再认识、完善注采井网,针对开发矛盾,采取“推、拉、压、引、调”五种流线优化治理思路,从而改善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形成了一套低渗油藏注水开发技术,同时对低渗透油藏的注水高效开发提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低渗油藏的特点,分析了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渗油藏以小层为单位按单砂体合注合采。使用水平井开发,适当增大生产压差,尽量减小注采井距等措施,通过在现场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前油田开发工作者在常规砂岩油藏注水配注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建立了很多注水配注计算方法,并已经应用于生产,但针对低渗透油藏的配注方法研究较少。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存在的问题,优选了基于劈分系数及基于流线模拟的两种单井配注方法,进行实例计算,对其适用性进行研究。本文取得的认识可用于指导低渗透油藏稳油控水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常规的高采收率、高质量的油藏不断的被开发殆尽,因此需要研究开发一些非常规的油藏资源,其中低渗透油藏就是目前研究开发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原油的流动性差,开采的难度大,而且成本高。因此研究合理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调研了现阶段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现状,分析的低渗透油藏的特征,研究了注水、注二氧化碳和注氮气不同的方式对于油藏的开发效果。通过研究提高了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L断块为一典型低渗透层状岩性-构造油藏,投入开发后存在初产高,自然递减大;泥质含量高,注水困难;井网不完善,生产压差大等问题。通过从研究低渗透油田特点着手,研究决定开展小井距开发、完善注采井网,储层改造、提高渗流能力,优选防膨剂、增加注水量等开发对策。通过开展系列措施,单井增产增注效果明显,断块日产油增加74%,自然递减降低12.3%,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姚建东  屈策计  张杰  乔宝霞 《辽宁化工》2014,(10):1294-1296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成功开发的主要特低渗油田-吴起油层的储层特征及开发实践,提出了改善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注采参数、注水方式优化及调整技术,从而达到提高单井产量及最终采收率,降低开发投资和生产成本,以提高整体开发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小益  曹堂路 《当代化工》2016,(10):2339-2342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低,注水困难的特征,通过分析具体油藏的地质、储层及原油物性和最小混相压力等条件,确定了该油藏满足进行CO_2混相驱的要求。使用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对该油藏进行模拟,对比连续注水、连续注气和周期注气三种开发方式,发现周期注气开发效果最好。当注停时间比为2:1时采出程度最高,分析其原因为注停时间比为2:1时,低渗透油藏能量的传播使地层压力重新均匀分布。对比不同CO_2驱替压力,发现当驱替压力在CO_2最小混相压力附近时采出程度最高,驱替压力大于最小混相压力,随着压力增大,采出程度越低,分析原因为储层发生堵塞现象。  相似文献   

13.
赵鹏敏  于光临 《辽宁化工》2013,(10):1229-1231
一些低渗透油田在投入开发一段时间后产量递减快,为了稳产,采用注水开发的方式来补充地层能量,但注水后部分井水淹、水串严重,而大部分油井注水不受效或受效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深入储层内部,认识造成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了解注水过程中基质渗流与井间水淹机理,为开发后期提供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基于鸭儿峡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基本生产特征,即注水压力不断升高、注水量不断降低、油井供液不足、产量递减快、采油速度低,对具体井组进行试注效果分析,发现油井主要依靠弹性介质传递能量,最终实现增油目的。针对低渗透储集层存在启动压力,且注水能量主要消耗在井筒附近,压力具有先累积后缓慢释放的传播特征,考虑到低渗透储集层压力传播特征,建议对地层进行压裂和周期注水以调整储集层压力的重新分布,降低注水井注入压力。通过对比分析周期注水与常规注水效果,发现周期注水采出程度高,开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WB长3超低渗致密油藏渗流阻力大、压力传导能力差,开发难度大。超低渗油藏水平井注水开发尚无成熟的经验,水平井弹性开采,产量递减较快,单井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本文研究了该井区水平井含水变化规律、递减特征和地层能量变化特征等生产动态特征。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的开发方式,提出段内多点注水和超前注水是有效控制水平井递减的有效的稳产对策,还通过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注水参数,有效预防了油井过早水淹。  相似文献   

16.
吉林油田某区块低阻低渗,纵向非均质性严重,是典型的低渗透砂岩油田。结合该区块的地质特征和注水开发生产历史,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采用单因子变量法,研究注入方式及注入参数等因素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注入方案为注气180 d后转注水180 d的气水交替的注入方式,注入周期为1 a,气水比为1:1,注气速度为10 000 m3/d左右。  相似文献   

17.
延长油田定边地区为低渗透油藏,产能低,由于其吸水能力低,满足不了油田开发的需要,对这样的油藏可以适当提高注入压力。科学确定生产压差,实施油井精细化管理,对于确保油井稳产,实现油田产能最大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Large quantities of natural gas hydrate are present in marine sediments along the coastlines of many countries as well as in arctic regions. This research is aimed at ass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natural gas from marine hydrate deposits. A multiphase, multicomponent, thermal, 3D simulator is used, which can simulate production of hydrates both in equilibrium and kinetic modes. Three components (hydrate, methane, and water) and four phases (hydrate, gas, aqueous-phase, and ice) are considered in the simulator. In this work, we simulate warm water flooding and depressurization for hydrate production from a confined reservoir with a hydrate layer underlain by a water layer. Water flooding has been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injection temperature, injection pressure and production pressure. For high injection temperature and high production pressure, warm water injection is preferred over depressurization; an increase in injection pressure increases the heat influx to the reservoir making the gas production faster. If a low pressure can be maintained at the production well or the injection temperature is not high, then just depressurization is the best method of production. As reservoir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increase and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to the over- and under-burden decreases, the warm water injection process becomes more favorable.  相似文献   

19.
熊熙 《云南化工》2022,(1):102-105
致密油是继页岩气之后全球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被中国石油界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良好,主力层系为长6、长7油层组,盆地中部及南部深湖相沉积发育区是最有利的致密油勘探区。合水地区致密油油藏发育,储层物性差,具有显著的低渗、低压、低产特征,近年来通过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取得了较高的初产,但油井呈现出初产高、递减大、注水不见效、裂缝性见水的突出问题。对合水地区开展了致密油油藏注水井转采措施效果分析和探究,认为有必要对注采响应关系明显、裂缝性含水上升突出、注水长期不见效的井组内注水井实施转采措施,以提高油层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20.
侯伟  王钧 《辽宁化工》2014,(6):776-777
随着低渗、超低渗油藏的开发,由于受到储层条件、注采井网、压裂工艺等多重限制,单一增加缝长来提高超低渗油藏产量效果不明显,常规压裂工艺改造难以实现该类油藏的有效开发。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通过"大液量、高排量、低砂比"增加缝内净压力,有效扩大储层改造体积,从而提高措施增油能力,为有效提高单井产量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