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洁 《华中建筑》2004,22(6):79-83
武昌临江地区城市设计是武汉市“两江四岸”滨水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武昌伍江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挖掘与整合,并确定其规划目标、功能定位、总体设想及分期操作方式,力求为滨水区开发与研究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翁奕城 《新建筑》2000,(4):30-32
目前城市滨水区已农斩成为各国城市开发的热点,为保证了滨水区的空间环境品质,在开发中必须引入城市设计观念与方法。试以可持续观点,从生态、经济、技术四方面探讨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性城市设计,以期对当前水区的开发建设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4,(10)
随着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居住环境的要求和呼声日趋强烈,社会对城市的设计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时代热点。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区的开发经验并不算成熟,如何在建设城市滨水区的过程中融入城市设计的理念;如何在开发的过程中避免破坏生态环境;怎样才能实现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思考的,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城市滨水区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钟华 《山西建筑》2010,36(35):44-46
简述了世界范围内的滨水区的发展历程、建设的经验以及滨水区景观开发的需要和可能性,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在滨水区城市形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及国外滨水区开发现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于指导滨水地区和整个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烟台近代滨海景区城市设计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城市历史滨水区旅游开发和城市景观特色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且通过烟台近代滨海景区城市设计实践总结了在历史滨水区旅游开发中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开发潜力最大的地段之一,城市滨水地区建设不仅有力地带动城市经济、环境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且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本文分析城市城市滨水区开发的背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模式,得出城市滨水区开发的趋势,并以武昌滨江地区的开发为例,探讨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的一般性开发控制思路和目标,以期为转型期的城市滨水区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城市滨水区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金华 《山西建筑》2005,31(16):43-44
通过对城市滨水区概念的阐述和城市滨水区意义的分析,就城市滨水区设计,引入城市设计的观念,并相应提出一些注意的问题,以期提升城市滨水区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王萌 《山西建筑》2005,31(5):11-12
介绍了城市滨水区概念和城市滨水区设计开发的分类,并对当今国外城市滨水区发展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国外滨水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教训。根据我国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对策,总结了我国滨水区城市设计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丁辉  谢振宇 《华中建筑》2005,23(4):68-70,76
城市滨水区空间的设计与开发该文在分析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建设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归纳出滨水空间设计的特点,并以常熟滨江邻里中心商业地块的设计为例,就城市滨水区商业空间的设计与开发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颖 《山西建筑》2007,33(30):83-84
介绍了滨水区的含义和主要特点,重点阐述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基本模式,并通过对国外两个实例的分析,为我国城市滨水区的设计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城市滨水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滨水区是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中最为敏感的区域、它对于人类有着一种内在的永恒的吸引力.在日益高涨的对生态自然环境的关注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下,城市滨水区的独特地位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根据芜湖城市滨江的历史与现状,就滨江景观公园的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时生态环境、城市功能、城市景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区设计控制要素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钱欣 《中国园林》2004,20(11):28-33
通过对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发展的脉络回顾,从以往的经验教训入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城市滨水区设计的控制要素体系.期望对滨水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面对传统老社区如何构建公共中心的新问题,以浦东新区白莲泾两侧地区城市设计为例,对老社区公共中心构建进行了一次“立足本土居民、注重本土文化、依托本土空间”的探索性实践。规划秉承“适地而生”的设计思路,利用后世博旧区改造的契机,以唤回老浦东记忆为手段,重塑滨水空间为重点,创造性的融合了“莲溪岸、南码头、东堂屋”等3个体现历史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文化交融的城市意象,将白莲泾两侧地区打造成为后世博时代的“水岸会客新空间”,实现了区域文化的复兴,提升了地区公共服务品质,为上海其他滨水地区和老社区公共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夏朝旭  于洋  张伶伶 《华中建筑》2009,27(1):118-121
吉林市滨水区的城市设计不仅影响着沿江带的发展,也制约着城市整体空间结构。该文从城市特色资源分析入手,提出滨水区的设计原则及目标;通过“清水绿带”工程的实施策略,对滨水区城市设计提出理论及实践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朱炜宏 《规划师》2008,24(9):35-38
滨水绿化是城市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滨水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季节性河流滩涂绿化受洪水、岸滩状况,植物种群,空间形态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的影响。其目标选取要注重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及经济性的统一,应充分考虑植物的适生性和安全性问题。南宁市邕江两大滨水景园工程的绿化设计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笔者通过全程参与及追踪调研,试图就其得失加以反思,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滨水区对人身心健康的促进价值,分析影响获取滨水区健康价值的环境因素,从城市设计角度探讨健康导向下的城市滨水区空间设计方法,以期为建设健康城市、重塑滨水空间活力提出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松花江滨水地区开发控制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鹏  陆秋野 《规划师》2011,27(6):39-43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城市滨水地区作为城市的黄金地带能提供土地开发的新机会,而且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往往反映出城市经济的转型--从生产型转向现代服务型功能,通过城市土地使用的调整或再开发,体现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哈尔滨松花江滨水地区综合改造规划从规划管理的角度探索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控制,尝试以弹性与刚性控制、针对...  相似文献   

18.
浅析城市滨水区旅游功能的开发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许珂 《规划师》2002,18(4):37-41
结合实例对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将之提升为城市旅游的目的地进行探讨,提出开发城市滨水区旅游功能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汪如钢 《华中建筑》2011,29(4):79-82
城市滨水地段的开发成为当今热点,旅游房产开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文中以御龙湾为例进行了设计探索,具体包括居住单元、生活场所、住宅户型生活性空间和空间格局、休闲节点、游憩路径体闲性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