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单体接枝共聚物对PP/云母填充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慧  贾德民  罗远芳  陶涛 《塑料工业》2002,30(5):11-12,39
将固相法接枝合成的聚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丙烯酸丁酯的接枝共聚物PP-g-MMA/MAH/BA应用于PP/云母填充体系。研究接枝物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热性能、加工性能及表面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云母填充体系中加入适当的三单体接枝共聚物,可提高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维卡软化点及表面极性,并降低制品的成型收缩率;同时,体系的加工性能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对三元复合体系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纳米CaCO3进行了改性研究,主要探讨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均聚聚丙烯(PPH)等聚合物对该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接枝物有利于三元复合材料强度的提高,在特定的配比下,PPH和PP3(共聚丙烯)可分别作为该复合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调节剂和增韧剂。  相似文献   

3.
用在50L固相接枝反应器中合成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作界面改性剂,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聚丙烯/碳酸钙(i-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i-PP/PP-g-MAH/CaC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增容机理。结果表明,PP-g-MAH对i-PP/CaCO3复合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提高;PP-g-MAH与CaCO3反应形成PP-g-MAH的钙盐,实现反应性增容。  相似文献   

4.
用纳米碳酸钙(nano-CaC03)填充改性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共混体系,研究了三元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随nano-CaC03用量变化的规律,发现nano--CaCO。的添加量存在最佳值,加入适量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能提高接枝共聚物三元复合体系的强度。  相似文献   

5.
PP-g-Si对PP/GF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制备了硅烷接枝聚丙烯(PP-g-Si),研究了PP-g-Si作为聚丙烯/玻纤(PP/GF)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剂对界面结合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增容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P-g-Si对PP/GF体系有增容作用,不仅可以改善PP/GF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而且可以改善其韧性。硅烷接枝聚丙烯可以降低PP/GF复合体系的最大扭矩。玻纤的加入可以提高聚丙烯的热变形温度,硅烷接枝聚丙烯对PP/GF复合体系的热变形温度有稍微改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玻纤与基体间具有强有力的界面结合,硅烷接枝聚丙烯的增容效果优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相似文献   

6.
以乘用车废旧门内饰板聚丙烯塑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混改性研究其性能变化规律、机理,实现回收料的同等性能再利用。采用聚丙烯新料(VPP)、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回收PP(RPP)进行共混改性,研究VPP和POE的添加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改善机理。结果表明,VPP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RPP/VPP复合体系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流动性能;POE含量越高,RPP/VPP/POE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越大;当RPP/VPP/POE=54/36/10时,复合体系的综合性能满足汽车门内饰板的性能要求,实现废旧材料的同等性能再利用。  相似文献   

7.
PP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增容PP/PA6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慧  许国志 《中国塑料》2005,19(9):64-68
以高速搅拌器为反应器,利用聚丙烯(PP)粉料自身摩擦生热,制备出不同接枝率的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PP-g-MAH);通过对熔体流动速率测定、差热分析以及偏光显微分析,研究了PP-gMAH对PP/聚酰胺6(PA6)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及其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固相法制备的PP-g-MAH可以明显提高PP与 PA6的相容性,PP-g-MAH接枝率高(1.2%)增容效果好;添加固相接枝PP-g-MAH的PP/PA6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高于添加熔融接枝物的PP/PA6共混体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机械共混方法对粉状聚丙烯(PP)进行了增韧增强研究,探讨了增韧剂、增强剂和有少量自制的固相甲基丙烯酸(MAA)接枝粉状聚丙烯(PP-g-MAA)作增容剂存在下对粉状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用热重分析法考察了改性粉状PP的热性能。结果表明,(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复合增韧剂,具有协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度:PP-g-MAA能明显改善PP/玻纤两相的界面结合力;PP/EPDM/HDPE玻璃纤维共混体系可以获得理想的增韧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9.
PP/POE/nano-CaCO3三元复合体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琦  王勇  邱桂学  段予忠 《塑料助剂》2007,(2):28-31,39
用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填充改性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PP/POE)共混体系,研究了三元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动性随nano-CaCO3用量变化的规律,发现nano-CaCO3的添加量存在最佳值,加入适量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能提高接枝共聚物三元复合体系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废旧聚丙烯(RPP/GF)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的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PE接枝马来酸酐(PE-g-MAH)相容剂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P-gMAH能改善玻纤与RPP界面结合强度,随着相容剂PP-g-MAH含量的增加,RPP/G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逐渐提高,当PP-g-MAH的含量为7 phr时,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由于RPP中含有PE成分,添加少量PE-g-MAH能增加玻纤与RPP基体中PE的界面结合强度,从而继续提升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将聚丙烯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三种单体的固相接枝物应用于聚丙烯侥质碳酸钙复合体系,研究接枝物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微观形态和耐热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加入CaCO3进行填充改性,在一定用量的三单体固相接枝物作用下,PP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PP/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超  何慧  洪浩群  贾德民 《塑料工业》2004,32(9):8-10,16
采用聚丙烯(P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三单体的固相接枝共聚物(TMPP)作为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表征了该纳米材料的结构。结果表明,少量TMPt,的加入,可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提高10%,冲击强度提高88%,弯曲模量提高90%;蒙脱土在PP基体中主要以插层形式存在,同时存在少量的剥离结构。  相似文献   

13.
PP/POE/T-ZnOw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四针状氧化锌晶须(PP/POE/T-ZnOw)三元复合材料。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分析了纯PP、PP/POE二元共混物和PP/POE/T-ZnOw三元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详细研究了T-ZnOw含量对三元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OE对二元共混物的稠度影响与温度有关,而T-ZnOw含量对三元复合材料的稠度、表观黏度和黏流活化能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PP/PS复合材料增容的主要方法,包括接枝共聚物增容、嵌段共聚物增容、原位增容、无机填料增容等,并对PP/PS增容复合材料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采用型内二次发泡工艺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乙烯-1-辛烯共聚物(EOC-g-MAH)共混增韧短玻璃纤维(SGF)/聚丙烯(PP)泡沫复合材料,考察了EOC-g-MAH含量对复合材料的泡孔形貌、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OC-g-MAH的引入改善了泡沫体的发泡效果,平均孔径减小约35%,泡孔密度提高近4倍且分布均匀。SGF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得到显著增强,且EOC-g-MAH在SGF表面形成了颗粒黏附结构,大幅提高了SGF/PP泡沫复合材料的冲击韧度,并在质量分数为8%时达到最大值,增幅为77%。随着EOC-g-MAH质量分数的增加,SGF/PP泡沫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而压缩强度则呈近似线性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环氧树脂(E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经EP改性前后的OMMT及其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和经EP改性后的OMMT(E-OMMT)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同时在一定添加量时能保持材料原有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且E-OMMT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更显著,当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E-OMMT后,材料的弯曲模量达到最大值,提高了40.7%;热变形实验表明:层状OMMT和E-OMMT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热变形温度;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发现:OMMT和E-OMMT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原生聚丙烯(VPP)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消费后回收聚丙烯(PCR⁃PP),制得一系列不同再生含量(0、10 %、30 %、50 %)的再生聚丙烯(RPP)材料,进而研究再生材料添加比例对RPP材料的拉伸、弯曲、压缩、冲击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以差示扫描量热(DSC)、熔体流动速率等热学性能检测方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分析手段探索RPP材料性能衰减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PCR⁃PP含量的提升,RPP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变差,结晶性能和加工性能逐步降低,造成产品各项强度性能及塑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当PCR⁃PP含量≤30 %时,RPP材料的各项强度及塑性保持率均维持在90 %以上,此时如果在产品中针对性地辅以补强剂,RPP材料的物理性能可以满足车规级使用要求。此研究结果为RPP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