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温类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克宁 《建筑师》2006,(6):5-19
本文讨论了建筑类型学理论的方方面面:定义、历史、作为城市本体论的类型学,作为“元”理论的类型学,阿尔甘的类型学,维勒的类型学,柯尔孔的类型学,克里尔的实用类型学,和罗西的城市建筑类型学。  相似文献   

2.
李钢 《四川建筑》2007,27(3):49-50
通过对建筑类型学中关于城市文脉建设理论的分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文脉建设提供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城市文脉的内涵,建筑类型学理论中的类似性城市理论、城市重建理论以及城市“层”的概念,通过对理论的研究,提出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中,可以利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挖掘、整合城市文脉,形成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3.
朱毅 《山西建筑》2012,38(7):26-27
以阿尔多.罗西著写的《城市建筑学》中对"类型学"的定义为理论基础,类比中国城市的发展现象,将城市类比建筑体,将历史建筑剥离为功能和形式进行分析,以期从类型学的角度理解城市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王晓昉 《山西建筑》2007,33(28):41-42
通过对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思想的分析,特别是其中关于类型学与城市纪念物的理论研究,从中得到了一些处理"当代"建筑与"历史"建筑关系问题的启示,并以此理论指导一个抗战文化研究中心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穆迪 《城市住宅》2021,28(4):209-210
历史街区承载城市记忆,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价值.济南商埠区作为济南近代历史的见证,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其风貌特色面临破坏与湮没.类型学理论旨在通过对"集体记忆"的追寻与再生建立城市形式和结构的经久性,对于塑造城市品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尝试以类型学为理论视角,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并结合实地调研与访谈,对济南商埠区进行城市、街区与建筑层面的类型学提取与分析,从而将其集体记忆概括为3种整体性表述,并提出集体记忆导向下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阿尔多.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提出的从城市角度来论述建筑意义的经典思考模式及以其作为思想基础的建筑类型学进行了分析,以期通过研究罗西关于建筑类型学理论深邃思想,体现罗西以建筑为目的物的城市研究方法并指出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艺术、文化及城市的文脉等特征,市级博物馆通常会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建筑特征,建筑师在设计时也会着重探索城市的建筑本源。建筑类型学通过提取"原型"进行一定的转化并进行建筑新形势的创新,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为找寻博物馆的本源提供一定参考。文章从建筑类型学的角度对中原地区市级博物馆形式与空间进行分析,从城市的历史、环境、文化及地域特征探寻博物馆设计所依据的原型,通过这些研究,试图为博物馆建筑在契合城市性格设计的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脉设计与类型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钢 《山西建筑》2007,33(9):23-24
主要以城市文脉和建筑类型学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建筑类型学理论中的类似性城市理论、城市重建理论以及城市“层”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在我国城市建设中要学会利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挖掘、整合城市文脉,为城市设计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要该文以建筑类型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中类型学应用案例的剖析,梳理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中类型学理论应用的概况,探讨我国当代建筑实践中类型学应用原型选择的多样性、原型提取方式的批判性、原型转译方式的逻辑性、原型再现方式的亲地性特征,为探寻建筑实践的本源与未来建筑实践应用的方向提供新思路,以增强我国建筑实践中类型学应用的逻辑性,加强我国建筑实践中类型学应用与我国历史、文化、地域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金鑫 《建筑师》2021,(1):26-33
文本、结构、类型学的观念贯穿了中国建筑师王澍的理论、设计以及教学实践.随着王澍作品影响力的扩大,其博士论文《虚构城市》的核心观念"语言隐喻"也从一个个人理论立场发展成了一种集体建筑文化.本文通过话语、建筑形式分析等综合手段对这种建筑文化进行评介,并着重讨论了其中3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语言隐喻的模式问题;类型学的内涵问题;类比的认识论问题.本文指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语言模型在王澍的理论写作中同时存在,两相冲突;王澍类型学设计实践的开放文本性质未能引起评论界足够重视;语言隐喻延伸至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的研究生教学活动且成果颇丰,但王澍及其后学较少对隐喻在建筑研究文化中的正当性提供严格的方法论解释.本文在作为一种研究文化的"虚构城市"未完结处立论,并指出它20年前的承诺——为建筑研究文化的想象力正名——似乎还未完全兑现.  相似文献   

11.
徐州户部山古民居是本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一。通过建筑类型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徐州民居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建筑类型学思想进行分析,抽象其形式上的要素,最后针对地区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更新的发展进行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全健儿 《山西建筑》2008,34(8):61-62
建筑类型学不只是一种方法,它还依托于一定的哲学观,通过对一些关于类型学原文的学习,对类型学以及罗西的类型观进行简述,以提高人们对于类型学的认识,促进类型学在城市和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德·昆西和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对其核心理论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重新解读,结合国内体现类型学方法的典型案例,从类型学角度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之中所面临的地方文化丧失、地域特征泯灭等问题.探索如何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城市建筑本质特征的抽象与总结,提取“原型“用以指导设计,使当今的城市建筑不仅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有机延续地方特色,增强城市总体意象的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DPZ”与城市设计类型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克宁 《华中建筑》1994,12(2):50-54
该文介绍了美国城市规划师DPZ的理论与实践,指出遵循城市建设的类型学是他们规划设计的总原则,阐述了建筑类型学存在的原因和机制,并对结合使用类型学进行设计的几位国际著名建筑师的理论与实践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5.
西方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整合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飞  谷凯 《建筑师》2009,(2):53-58
本文系统介绍西方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近年来新的学术探索。综合形态与类型学的研究的方法强调利用地图与规划图分析城市历史变化过程和理解城市结构及其构成规律。全面与确切的类型和形态研究是城市景观管理和旧城更新规划和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通过讨论近年来国内建筑类型学和城市形态学研究极其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讨论跨文化的综合形态与类型的研究方法对城市设计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筑类型学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甚至晦涩的理论,但它拨开现象的表层,触摸到建筑的本质。《城市建筑学》是建筑类型学理论的经典作品,在作者阿尔多·罗西的哲理中,生活是永恒的,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建筑,其内在本质也应该是永恒的;建筑的分类不应取决于功能,类型应该从历史的建筑中抽取,因为历史建筑不仅是物质,而且带有生活记忆。  相似文献   

17.
《建筑师》2017,(1)
第三类型学、形态类型学以及我们当代的建筑和城市环境,三者之间共享着一些相似的历史条件以及相关的类型方法。本文将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对比类型和类型形式在不同历史语境中面对其规定所呈现的具体理论模型,并寻求类型学的当代启示。首先,在历史语境中,概述安东尼·维德勒提出的第三类型学和安妮·凡尔纳·穆东之形态类型学;继而从其写作背景与历史使命、建筑与城市观点以及类型等角度进行对比,综述其局限性和潜能;最后,返回到我国当今城市转型时期的语境与类型学方法自身,提出第三类型学和形态类型学留给我们的启示,即扩展认识城市形态的工具,走向处理建筑和城市问题的综合的类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建筑》2020,(1)
类型学与形态学主导的规划技术在意大利战后至今的历史中心、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再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文章讨论了意大利类型学与形态学主导的规划技术的起源与差异;以博洛尼亚为例阐述类型学主导的规划技术如何通过管理建筑类型以指引规划行动,以乌尔比诺、卡尔塔吉龙、斯基奥为例阐述形态学主导的规划技术如何通过定义形态学单元以管理历史城市景观;进而结合我国城市保护的现状,探讨该技术对我国城市保护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内在的秩序——对建筑类型学形态创作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丽君  舒平 《新建筑》2010,(1):67-71
面对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建筑思潮,要想客观准确地评析建筑类型学形态创作的特征,除了要了解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还要通过比较研究与批评来认清这种建筑创作的理论,进而真正读懂现代建筑类型学理论。通过形式与功能、现在与过去以及表现力的深层心理机制三方面的比较,辨析了建筑类型学理论在形态创作上的特征,指出类型学是把城市看做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汇的产物来加以阐述的,建筑的意义依赖于隐藏于现实中单体建筑物无限变化的形式背后不变的常数。  相似文献   

20.
李沂原 《华中建筑》2010,28(7):10-13
通过对瑞典建筑师艾瑞克·冈纳·阿斯普伦德的瑞典城市图书馆与古典建筑等历史性建筑在空间和流线的类型学比较,分析并总结了瑞典城市图书馆方案阶段的设计构思以及采用的历史建筑类型,并从表象形式深入,对内在形式所赋予的精神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