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行为测量是网络行为分析的基础,而端到端的时延又是网络行为测量中一个重要的参数.但是由于传统的端到端测量存在时钟不同步问题,因此测量的误差较大.文中采用基于GPS接收机的同步方法设计出网络时延测量仪来测量端到端时延,解决了收发时钟不同步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GPS的端到端时延测量方法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到端时延是评估Internet的网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端到端时延的测量存在收发时钟不同步问题,所以常用的网络时延测量方法大多是通过测往返时延来间接求得端到端时延,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大。文中基于GPS接收机的同步方法设计出网络时延测量仪来测量端到端时延,解决了收发时钟不同步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由于端到端网络时延的测量中存在收发时钟不同步的问题,在测量中大多是通过测往返时延来间接求得端到端时延,测试结果误差较大。本文通过对IP网络端到端时延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主动探测方法:在互联网上通过在一端发送带有时间戳的IP数据包,在另一端记录该测量分组的到达时间戳来获得端到端的时延测量值,然后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消除收发时钟的初始相位差和相对频差等参数,估计出网络的端到端时延真实值。并以实例测试对此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TTP总线时间同步机制和基于中断方式的端到端数据传输模式,以及节点间时间同步、端到端时延和抖动等参数,设计了同步精度和时延测试方法,构建测试原型系统和配置场景并开发测试用例。结果表明,各节点间的时间偏差小于总线配置场景所允许的同步精度上限5us,端到端时延263.30~267.43us。因时间槽设置为250us,可知主机应用层与总线控制器同步方式下数据传输的端到端时延主要取决于时间槽所占时间。此测试方法和所用的原型系统可用于TTP总线通信系统设计和部署的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随机网络演算的LTE网络端到端时延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其次分析了随机网络演算的相关理论,最后就LTE网络端到端时延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罗江  柏青 《电信快报》2015,(2):37-40
针对LTE系统的DRX(非连续接收)机制进行介绍,系统分析DRX机制引入后对TD-LTE网络端到端时延性能的影响,并基于DRX机制打开和关闭前提对TD-LTE网络Ping包端到端时延进行对比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DRX机制引入后,不合理的参数设置以及不同的UE(用户终端)处理能力将对网络时延性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流媒体同步对端到端时延和时延抖动提出了确定的要求,而终端抖动缓存一方面能消除时延抖动的影响,一方面却增加了端到端时延,流媒体同步保障对网络时延的要求不明确。论文从概率保障流媒体同步的角度,确定了保障流媒体同步的抖动缓存容量范围,提出了流媒体同步网络保障的充分条件,针对基于Internet VoIP(Voice over IP)业务的实际网络测试结果,给出了应用流媒体同步网络保障充分条件进行同步保障评价的应用实例并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杨梅  陈锋  高廷金  俞萍萍 《电视技术》2023,(3):13-16+22
为满足5G实时视频传输的可靠性和低时延需求,提出一种面向低时延实时视频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传输控制算法。该算法根据实时视频帧到达情况和当前网络状况,建模FEC编码、缓冲区数据包与端到端时延之间的关系,优化当前时间段FEC编码器的最佳参数。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使得98%的视频数据时延控制在100 ms之内,相较于静态前向纠错机制,时延平均减少了30 ms,且用户平均接收视频数据的有效损失率降低约2%。  相似文献   

9.
古炜旋  余顺争 《通信学报》2007,28(9):104-111
提出了一种测量和估计网络端到端单向排队时延的新方法。与消除时钟偏差和时钟频差的现有方法相比,新方法完全不需要测量端之间的时钟同步。探测分组之间的发送和到达时间间隔在两端分别测量,然后利用傅立叶域-时间域的迭代重构算法估计端到端单向排队时延的分布特性。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顽健性。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业务如远程控制、虚拟/增强现实等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带宽和时延要求,传统网络已经难以满足。面向6G的网络演进,需要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技术保障。针对当前技术标准研究缺乏对于端到端时延保障的全局考虑,指出了确定性网络需要同时解决单跳和全局的时延问题,提出了端到端确定性网络架构,以及跨网络域和跨协议层的确定性网络技术方案。最后,针对当前确定性网络应用部署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推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世良 《中国通信》2009,6(2):20-23
2008年我国电信重组的完成和2009年1月7日3G牌照的发放.使我国电信市场全面进入全业务经营的3G时代。如今.我国已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格局。各运营商为谋划在全业务3G时代的领先地位,采取各种策略,如中国电信是在聚焦客户信息化创新战略统领下.实施融合差异化策略.打造移动互联手机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陈育平 《中国通信》2009,6(2):14-19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令世界瞩目。特别是在中国决定颁发3G移动牌照后,三家运营商均成为全业务运营商,中国3G市场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中国电信政策走向和市场走向有赖于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和政策引导,创新与融合成为全业务时代和3G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旋律。如何规范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秩序,促进公平、公正、公开的合理市场竞争,有序发展各种新业务,是发展中的市场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峰  杨宙 《中国通信》2009,6(1):37-40
本文介绍了电信运营企业在收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建立收入集中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针对性地提出收入集中管理的思路,详细阐述了建设收入集中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苏金生 《中国通信》2010,7(1):97-98
2009年12月25日,中国通信学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09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http://www.ezcom.cn/meeting/kxjs2009/),表彰30个获奖项目、50个获奖单位、232名获奖者(获奖名单公示详见156-157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周德强、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主任宋直元、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朱高峰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等知名专家出席会议。本刊独家刊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侯自强 《中国通信》2010,7(1):105-107
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3G研究主要定位于移动多媒体通信,被视为宽带ISDN的无线延伸。本世纪初3GPP推出的第一代商业化版本R99完全是基于ATM电路交换技术。1995年互联网商业化发展迅速,1998年ITU宣布电信业未来将走向分组化,  相似文献   

16.
陈如明 《中国通信》2008,6(4):46-52
 本文以自主创新与市场驱动导向为基点,论述包括应急联动通信在内的中国数字集群相关发展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张昕竹 《中国通信》2008,6(4):26-27
2008年11月21日,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通信》编辑部承办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研讨会在北京召开(http://www.ezcom.cn/meeting/gxgj2008/index.htm),会上,来自政府、运营企业、科研院所、海外研究机构的各方专家,针对共建共享中涉及的政策、法律、运营模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期我们特别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奚国华 《中国通信》2008,5(3):12-13
全行业要在正确把握我国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前提下,看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机遇,继续着力推进自主创新与战略转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周春生 《中国通信》2008,5(3):29-3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思路对电信监管提出了新的命题,电信监管部门应该如何迅速应对两化融合的转变?从近几年全球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电信行业是所有产业中变化最快的,其产品、  相似文献   

20.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将越演越烈。广告作为一种重要营销传播工具,将在移动通信3G市场竞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通过 Dorfman-Steiner 模型分析了广告对于移动通信3G市场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按照广告两种不同的经济作用,分别研究了运营商对3G信息类广告的智猪博弈和对3G产品功能类广告的竞争博弈,从而进一步给出了各运营商对于3G广告投入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