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曾艳坤 《水泥》2017,(Z1):58
我公司水泥生产线是采用CKP-240立磨+Φ4.8 m×9.5 m球磨组成的粉磨系统,设计年产能力100万吨,台时产量170 t/h(P·O42.5水泥,比表面积为360 m2/kg),水泥分步电耗≤35 kWh/t。但该粉磨系统投产后,台时产量达到170 t/h,分步电耗>35.5 kWh/t,系统分步电耗偏高,正常生产运行时,磨尾提升机尾部扬尘较大。  相似文献   

2.
磨机是水泥生产的主要耗能设备。磨机钢球的级配直接影响着产量的提高和电耗的降低。我们在宝鸡华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Φ1.83×7m生料闭路磨采取有效措施和合理的钢球级配,使台时产量由14吨达到18吨以上,最高可达19~20吨,0.08mm细度10%以下,0.20mm细度0.8以下(磨机技术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φ4.2m×13m三仓开流高细磨配HFCG140-80辊压机采用合肥院磨内筛分技术,设计台时产量120t。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为32.5级水泥细度0.08mm方孔筛筛余控制2.4%,月平均台时产量137t;42.5级水泥0.08mm方孔筛筛余控制1.4%,月平均台时产量120t;粉磨系统综合电耗36kWh/t。  相似文献   

4.
我厂水泥磨规格为φ1.83×6.12米,是1972年5月安装投产的。1975年增设一台φ1.5米旋风式选粉机以后台时产量逐年提高。1982年实行责任制,全年平均台产达到9.1吨。日前水泥磨的台产稳定在9吨,最高月台时产量达到9.9吨,基本达到了同规格磨机生产能力的先进水平。水泥磨历年平均台时产量见表1。现将我厂水泥磨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厂有水泥磨四台,各台磨的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从前年开展质量月活动以来,车间加强工艺管理,开展“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劳动竞赛,大搞技术革新,努力挖掘生产潜力,磨机产、质量逐步提高,月月超额完成计划指标。闭流磨机产量由原7.5吨/小时提高至8.5吨/小时以上;开流磨机产量从6.5吨/小时提高至7吨/小时左右;每月平均台时产量7.7吨;细度合格率月平均达90%以上;三氧化硫合格率月平均达80%以上;日产水泥达800吨左  相似文献   

6.
辽宁渤海联合水泥公司有两台Φ3.5 m×13 m水泥磨,其生产指标不是很理想:台时产量平均50 t/h,分步电耗平均30 kWh/t。为了挖掘其潜能,在经过调研分析后决定试加助磨剂。2009年7月完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公司!3m×11m水泥磨一直采用普通碳钢段和球,吨水泥球耗达200g/t左右,破损率高达5%左右,清仓倒磨频繁,工作劳动强度大;且磨机的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台时产量只达30~32t/h,分步电耗高达43kWh/t以上。  相似文献   

8.
磨机的台时产量直接影响吨水泥综合电耗及成本。限于本厂的条件只能对现有流程进行局部改造,以达到提高台时产量和降低电耗的目的。 1 生料磨流程的改造 我厂1~#生料磨系统原为开路流程,出磨料直接入库。磨机为Φ1.83×6.12m,台时产量为7t,生料吨耗电为25.5kWh。由于生料磨台时产量低、电耗高,直接影响了立窑的运转率和水泥生产成本。 1993年,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多方考察,决定将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年产40万吨水泥粉磨站投产于1995年,主机设备为!3.6m×8.5m管磨机+RPV100/63辊压机,配套!4.0m旋风式选粉机,设计辊压机-磨机联运时粉磨系统台时产量P·O32.5水泥60t/h(出磨水泥4900孔方孔筛筛余5% ̄8%、比表面积300m2/kg);P·O42.5水泥50t/h(出磨水泥4900孔方孔筛筛余5% ̄8%、比表面积300m2/kg)。但自投产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系统台时产量一直达不到设计要求,辊压机-磨机联运时P·O32.5水泥平均台时产量在50t/h左右,P·O42.5水泥平均台时产量在41t/h左右。1系统工艺流程简图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辊压机运行不可靠,投运率低主…  相似文献   

10.
李海品 《水泥》2014,(1):20-21
<正>我公司水泥粉磨采用辊压机+球磨机组成的开路联合粉磨系统,设计台时产量110t/h。自2010年投产以来,生产P·O42.5水泥实际台时产量仅为95t/h左右,最低只有80t/h,吨水泥电耗高达40kWh/t以上。1主机配置该系统主机配置见表1。表1水泥系统的主机配置设备名称主要参数水泥磨Ф3.8m×13m,装球量180t,电动机功率2 500kW,生产能力110t/h,中心传动辊压机CLF140-65,通过量(熟料)266~362t/h,最大喂料粒度35mm,产品(熟料)粒度平均2mm占65%;0.09mm占20%,最高喂料温度100℃,最大喂料湿度5%,额定功率500kW,额定电流36.7A  相似文献   

11.
我厂是一个年产4.4万吨的立窑水泥厂,主机有(?)1.83×7m生料、水泥磨,(?)2.2×8.5塔式机立窑、(?)1.5×1.2m转筒烘干机、ZHC—2重力烘干机各一台,1994年6月投产,1995年水泥年产量4.8万吨,产品质量优良。 我厂(?)1.83×7m水泥磨经一系列改造后,台时产量稳定在8.5t/h,最高达9t/h,出磨水泥细度平均<9%(开流作业),取得了增产节能的良好效果,现将我们的基本做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曾艳坤 《水泥》2016,(9):19
我公司煤粉制备采用立磨粉磨系统,系统投产后,台时产量最高为45t/h, 煤磨分步电耗高达39.6kWh/t,与设计台时产量60t/h、分步电耗35kWh/t的标准差距较大。为此,我公司采取措施并优化中控操作参数,最终满足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栏目寄语     
正海螺水泥两套CK490水泥立磨终粉磨系统已经分别于2019年3月29日和3月30日通过达标达产性能考核。运行初期台时产量250~260 t/h(熟料参比87%),工序电耗25~26 kW h/t(未掺矿粉和粉煤灰),成品细度3 500 cm2/g,水泥成品质量均达到设计要求:(1)需水量基本可以控制在25%~27%;(2)凝结时间与球磨机水泥产品相当;(3)水泥3 d、7d的强度与球磨机持平或略高;(4)颗粒匹配可在大范围内进行调整。对此,读者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辊压机与开流管磨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针对台时产量低、电耗高、对物料适应能力差等问题采取的一系列优化改造措施,包括:调整打散板筛板;磨机隔仓板中心板更换为多孔板;入磨下料溜管增加缓冲板等。改造后生产P·C32.5R水泥和P·O42.5水泥台时产量平均提高20t/h,电耗平均降低5~6kWh/t,水泥质量和使用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根据物料特性,调整水泥磨前后仓长度,对提高水泥磨产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下面介绍一下我厂所取得的经验和效果。我厂水泥磨是三明重机厂提供的φ1.8×7 m 开流球磨机。1986年4月20日开机以来至11月,平均台时产量只达4.5吨,远远未能达到设计能力。细度也不易控制,合格率只有78.4%(控制指标为4~8%)。  相似文献   

16.
我厂年产20万吨生产线水泥磨是江苏省龙潭机械设备厂生产的Φ3.O×11m的超细微介质磨,自投产以来,台时产量一直在25-28t/h之间,偶尔可以达到29吨。还经常出现糊球、糊段、糊磨及堵塞磨尾出料篦板等现象,吨水泥电耗居高不下,磨内工况不稳定。后经调整和改造,使磨机的台时产量达到了 34吨以上,电耗在原来的基础上下降了2.8kWh/t, 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王友祥  李金锁 《水泥》2005,(1):37-38
华立水泥有限公司集宁分厂Φ2.2m×9.5m开路水泥磨,因物料的易磨性较差,台时产量只有13t/h左右,比表面积310m2/kg,水泥粉磨综合电耗高达37kWh/t。通过技术改造,系统配备了T-Sepax-Ⅲ型三分离选粉机后,台时产量稳定在22t/h左右,比表面积达到340m2/kg以上。1原开路系统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卢涛 《四川水泥》2010,(1):19-20
博乐南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Ф2.2×6.5m闭路磨和中1.83×6.12m开路磨,在粉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时(用立窑熟料,其强度为47MPa左右),台时产量分别为12.5t/h和3.5t/h,两磨平均电耗高达50kWh/t。为提高水泥产质量和降低电耗,2005年3月将两台磨改成串联粉磨系统,磨制比表面积320m2/kg的复合硅酸盐水泥,台时产量达到23t/h,  相似文献   

19.
我公司在平衡30万t水泥经济规模技术改造中,把在线2台Φ2.4 m×13 m闭路水泥磨系统改造为开流高细磨系统,磨机主要参数见表1。自投产以来,生产P·O32.5 MPa:普通水泥;比表面积340 m2/kg时,台时产量一直在22 t/h徘徊,工序电耗34 kWh/t水泥,与公司内控电耗指标存在一定差距。经过  相似文献   

20.
蒋太正 《水泥》2000,(10):25-26
我厂拥有年产 30万 t普通水泥两条生产线,其中Φ 2 4m× 13m开流水泥磨担负着 2号生产线 3台窑熟料粉磨任务。由于台时产量一直徘徊在 24t/ h左右,综合电耗为 34 kWh/ t水泥,为此 1999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台时产量已稳定在 26t/ h以上,成品细度稳定在 4%±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