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于骨折内固定板的可吸收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骨折内板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可吸收聚合物(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自增强可吸收聚合物复合材料及碳纤维增强可吸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碳纤维增强可吸收聚合物复合材料是最有前途的内固定板材料。  相似文献   

2.
骨折内固定材料是骨修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为了避免二次手术,可降解的骨折内固定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采用溶液成膜/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β-TCP/PLLA骨折内固定复合材料,将不同比例的复合材料分别浸入SBF中进行体外降解,之后进行GPC、IR、吸水率分析及抗弯、抗压强度的测定,筛选出β-TCP与PLLA的最佳比例.结果表明:降解初期聚乳酸分子量下降较快,3周后下降减缓;降解后,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HCA.含20%、30%β-TCP的材料抗弯抗压下降缓慢,而40%的下降较快,初步显示30%为最适的β-磷酸三钙/聚左旋乳酸复合比例.  相似文献   

3.
可降解聚酰胺类骨折内固定材料表面的HAP涂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乙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羟基磷灰石(HAP)体系,采用低温浆料粘涂技术对可降解聚酰胺类骨折内固定材料进行表面涂数处理,得到了完全覆盖的,有一定粘结强度的均一的HAP涂层,XRD,SEM和FT-IR实验表明本方法得到的HAP涂层,其主要成分以HAP(Ca10(PO4)6(OH)2)的形式存在,保持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形态,且结晶度良好,涂层具有一定的孔隙度,这有利于新骨组织的生长,同时还可吸附其他生物活性物质及药物,本方法是一种增加骨植入物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炭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骨折内固定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用于骨折内固定板的炭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包括可吸收和不可吸收的基体)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炭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另外,还介绍了炭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产业》2008,(7):88-89
从廊坊高新技术发布会上获悉,由南开大学承担的“生物可降解骨折内固定螺钉”课题,以国产L-乳酸为原料,制备出了可代替金属材料的骨折内固定螺钉。经过数年的努力,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两步模压法”制备的β-偏磷酸钙(β-CMP)晶须/聚乳酸(PLLA)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进行细胞安全性研究,为其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将成骨细胞与复合材料共孵育,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分析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通过倒置显微镜和SEM观察成骨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的粘附、生长情况。β-CMP/PLLA复合材料对成骨细胞黏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而且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β-CMP/PLL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聚乳酸骨科内固定材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聚乳酸是制作可降解骨科内固定器材领域最重要的材料。本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详细介绍了聚乳酸材料在合成方法、加工工艺、力学性能、降解吸收性、生物相容性等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临床使用比较多的内固定方式有空心拉力螺钉(Cannulated Screws,CS)和髋动力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本次研究通过生物力学实验,比较不同空间构象的空心拉力螺钉(正三角置钉、倒三角置钉)以及DHS+CS在固定股骨颈骨折中的生物力学特点,为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选择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18只成人尸体骨股骨上段标本,制成内收型股骨颈骨折(Pauwels角为70度)。随机分成2组,A组用3根空心拉力螺钉正三角形构型固定,B组用3根空心拉力螺钉倒三角形构型固定。分别进行轴向载荷试验。结果:在轴向载荷实验中,各组载荷—位移曲线呈线性变化。A组的r值平均值为1.888±0.232mm/kN,B组为2.095±0.157mm/kN,CS正三角形置钉与CS倒三角形置钉在抗轴向载荷能力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CS固定股骨颈骨折在抗轴向载荷能力上优于两种空间构型的CS,而在抗扭转能力上二者没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两种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固定方式的力学性能。方法:搭建一个可进行压缩与扭转实验的平台,填加光学测量系统用于应变测量。将样品分为倒三角平行固定和倒三角分散固定两组。对样品进行静态抗扭转和抗压测试同时,进行应变测量。并比较两组的扭转刚度、压缩刚度及压缩应变。结论:倒三角分散固定的扭转刚度和压缩刚度均显著优于倒三角平行固定,且股骨颈处具有明显的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0.
熊成东 《材料导报》2001,15(2):49-50
聚乳酸类可生物降解材料是基础的生物医学材料,它在医学上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药物控制释放的载体材料,这类新的药物剂型国外已有十多种产品上市,我国现有控制释放剂型领域还是空白,因此市场前景非常好。二是用作可吸收医疗器械。国外现有的可吸收医疗器械主要有:可吸收缝线,可吸收骨折内固定器,可吸收导管,可吸收膜,可吸收齿科材料等。 近年来,骨创伤事故频繁发生,我国每年大约有近百万的骨折病人需要通过手术对骨折进行治疗。因此,骨内固定技术是骨科中治疗骨折、骨创伤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目前在骨内固定手术中使用的内固定器,如骨板、螺钉、棒、针等多是由不锈钢或  相似文献   

11.
智能材料与结构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材料与结构是由世界发达国家在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智能结构就是把传感器,致动器,光电器件和微型处理机等预先埋置在复合材料层压板内形成的。由于它奇特的功能和潜在的应用,目前已成为航空天部门专家和工程师们广为关心的课题。本文介绍了国外智能材料与结构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智能结构的组成和制造方法,最后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我国开展智能结构发展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碳/碳复合材料的内耗是材料内部各种结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碳纤维、热解碳基体及纤维/基体界面对碳/碳复合材料内耗特征的影响规律与机抽,对碳/碳复合材料的内耗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天然高分子/PVA可生物降解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聚乙烯醇(PVA)的化学稳定性及成膜性较好,可以完全生物降解,与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与天然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综述了淀粉/PVA复合材料、纤维素/PVA复合材料、壳聚糖/PVA复合材料、木质素/PVA复合材料及蛋白质/PVA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为可生物降解材料替代某些通用塑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强迫振动法研究了不同应变振幅下C/SiC和SiC/SiC复合材料从室温到600℃的内耗特征,并讨论了其内耗产生机制.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内耗随温度升高先减小, 后增加,并在120℃附近达到最小值;SiC/SiC复合材料内耗随温度升高一直增加;C/SiC 复合材料具有比SiC/SiC复合材料更高的内耗水平和更低的动态模量;C/SiC和SiC/SiC复合材料内耗随应变振幅增加而减小,但动态模量和应变振幅无关.  相似文献   

15.
植物纤维缓冲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中的植物纤维/淀粉、植物纤维/聚氨酯以及其他新型植物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一些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引入其他学科领域内研究中的植物纤维包装材料,相信会为缓冲包装材料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磁波辐射污染的日益加剧,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单一吸收剂存在吸波频带窄和吸收强度低等缺点,无法满足新型吸波材料频带宽、厚度薄、质量轻、吸收强的要求。碳材料具有密度低和吸波性能好等优点,通过与其他吸收剂的双组分、多组分复合,或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设计,碳系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简要介绍了吸波材料的工作机理,然后分别从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和其他碳系材料等5个方面综述了碳系材料在电磁波吸收中的应用和发展,归纳了碳系材料吸波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明确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吸波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军用隐身材料,本文从主要吸波材料在军事领域应用出发,介绍了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分别论述了铁氧体吸波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及纳米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较为详细的介绍了高温吸波材料的性质和在吸波方面的机理、应用,并对其他新型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也有论述。最后对吸波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树脂基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树脂基复合材料用增强材料的新进展,分析了增强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相似文献   

19.
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聚合物热电材料因其成本低、资源丰富、热导率低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热电材料之一。聚噻吩及其衍生物是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类聚合物热电材料。综述了近年来聚噻吩、聚噻吩衍生物以及聚噻吩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在热电领域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表明,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热电材料具有高的Seebeck系数,其See-beck系数与电导率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通过制备低维材料,与高电导率的无机纳米材料复合以及适度掺杂等方法可有效提高聚噻吩及其衍生物的热电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