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油田开发数据库工作中软件开发等问题加以研究探索,利用JDBC技术在油田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中的技术优势,针对性的解决了小层数据的查询问题,从而提高生产、科研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油田开发辅助决策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经济有效地开采地下油田,应用VisualC++及C#设计语言编程,以油田开发数据库为基础,进行单井及区块的开发现状分析、效果评价、指标预测等,帮助油田迅速而便捷地了解地下流体的分布状况,为油田开发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该系统已在中石化胜利油田、中石油大港油田、吐哈油田等单位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提倡数字油田技术的今天,油田开发数据库是最基础的工作。本文就当前开发数据库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就目前油田开发数据库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田开发数据库应用的技术难点,就这些难点提出了油田开发数据库应用的技术设计,并提出了实现的具体解决办法,这些解决办法所使用的技术是该领域首次使用。通过编码设计,实现了油田开发数据库应用的专用软件,应用实例表明,研究方法正确、技术应用先进、矿场使用效果良好。迈出了开发数据库走向应用研究的第一步,对数字油田的设计实现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卢铭 《自动化博览》2001,18(3):48-48
新疆彩南油田位于西北边陲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距乌鲁木齐200多公里,生产环境十分恶劣。它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吨级自动化沙漠整装油田,于1994年建成投产,现已探明含油面积为47.8平方公里,日产原油达到3000吨,是全国著名的优质、高产油田。由于初期采用的QNX操作系统不仅使用复杂,学习、掌握周期长,而且不够开放,可用的软件资源较少,该系统的实时监控软件存在“千年虫”问题,加上原软件公司已改变主营方向,放弃软件系统的开发,彩南油田已经失去该系统升级的技术支持,整个系统的388口抽油井、4口水源井、34个计量站和73口水井自…  相似文献   

5.
针对油田自动化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的问题,开发出油田生产自动化数据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油田开发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油田开发的高效运行机制促进了油田开发进入技术化现代化的新模式,开发的技术进步是油田发展的根本动力。特别是由于油田开发速度快,更新快,大型油田中老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底层产液量和以及流动特性变化大,因此只有在油田地面系统工艺、生产运行方式和数字化自动化水平上研究新的科技,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高含水油田及油田稳产增产的生产开发需求,以防止油田开采系统出现设备老化、工艺流程长、能耗高、运行维护成本高、自动化水平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油田工作者不断进行科技探索,开展了针对性的油田生产数字化及地面优化简化配套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大型工作项目。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对老油田的改造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保证了高含水油田的有效开发和高效运行,而且在油田地面优化简化、节能降耗、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油田生产数字化进程和地面工程调整改造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GIS数据库设计方法和特点,确定了油气井动态系统的数据管理体系结构与模块结构;同时基于MapXtreme为WebGIS开发平台,系统充分利用数据库信息处理技术、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实现图文信息共享,高效、便捷地动态生成油气井位图,同时可获取所需的地质相关资料,加速实现油田网络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通过GIS数据库设计方法和特点,确定了油气井动态系统的数据管理体系结构与模块结构;同时基于MapXtreme为WebGIS开发平台,系统充分利用数据库信息处理技术、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实现图文信息共享,高效、便捷地动态生成油气井位图,同时可获取所需的地质相关资料,加速实现油田网络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以嵌入式系统及GPRS、TD-SCDMA无线传输技术及B/S设计架构技术为基础,研制开发了油田开采信息自动采集系统.通过嵌入式系统实现数据实时检测,通过无线传输网络自动加载数据到公司信息中心实时数据库,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开放的数据平台,使生产和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控制生产动态,达到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实现节能降耗、减员增效的功能和目的,为降低生产成本提供重要依据,为油田实现自动化监控奠定基础.本系统已在大港、新疆、长庆等油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库的应用为例,对数据库设计、建设、标准化以及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数据库与应用的集成技术。最后,展望了油田数据库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海上采油平台环境恶劣,油田生产管理不便,为了安全生产,提高采油时率及资料录取率的及时可靠,针对海上不同于陆地的特殊情况,在海上开展自动化技术,以实现海上采油平台的卫星平台与中心平台数据统一。紫金桥提出以实时数据库系统为平台实现海上采油平台自动化与信息化的集成,本系统实现了实时数据流程模拟、异常报警、停机处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海上油田高效生产及数字油田建设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油田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保障安全,降低运行成本,扩大对环境恶劣和偏远地区的自动化覆盖范围,设计一种油田采输物联网监控系统。该系统以基于ARM Cortex-M0的LPC11C14FBD48为主控芯片,M35为GPRS通信模块,用C++语言开发内核软件和远程集中监控中心软件。可远程对油田采输现场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系统控制,同时与云计算服务中心实现数据交互,为大数据处理提供基础。该系统实现了油田采输无人值守,覆盖偏远区域,降低了运行成本,提升了油田生产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使油田生产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集生产、分配、运输和消费为一体的控制系统。它承担着信息管理和实时监控的双重任务,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要求比较高。虽然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油田生产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将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在油田生产,让管理人员实时了解生产动态,实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模糊逻辑控制等常见自动化控制技术,并详细探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油田生产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实现油进管理自动化,可以使油井与管理层之间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消除故障,提高产油率,同时为油藏工程的研究及开发提供大量翔实准确的资料。许多油田自动化正处在尝试阶段,各种通信设备不完善,油田与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成了实现油田自动化的主要障碍,手抄器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详细介绍了基于手抄器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重点分析了通信软件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可靠性高、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将组态软件运用到油田监控系统中,实现系统组态、设计数据库、开发图形界面和人机接口,完成实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集成。系统发布后,以Web方式为用户提供操作平台。后台数据库中的采样数据,通过OPC技术,完成与实时数据库的交换。参数数据通过动画界面实时显示,系统提供参数的实时/历史趋势曲线、显示报警窗口、自动生成数据报表。实践表明:它为监测和管理油田工业现场设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油田地面工程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IS)相关技术、三维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Arc GIS的高效GIS应用解决方案。基于Arc GIS Engine的应用开发技术和其他技术,利用某油田地面工程空间数据和影像数据构建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实现油田数据管理、三维分析与规划、生产动态、断电影响分析、空间数据维护和业务提取等强大的分析功能,为油田地理信息管理、工程规范、断电影响模拟、可视化管理和预警建立基础平台,对油田系统的科学化生产、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可靠性高、使用方便、技术先进.将组态软件运用到油田监控系统中,实现系统组态、设计数据库、开发图形界面和人机接口,完成实时系统与信息系统的集成.系统发布后,以Web方式为用户提供操作平台.后台数据库中的采样数据,通过0PC技术,完成与实时数据库的交换.参数数据通过动画界面实时显示,系统提供参数的实时/历史趋势曲线、显示报警窗口、自动生成数据报表.实践表明它为监测和管理油田工业现场设备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套油田生产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系统采用Delphi编程语言开发,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  相似文献   

19.
以实现油田开发战略规划网络化、信息化以及管理科学化为目标,提出了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计算机支持的油田开发战略规划决策智能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结构设计、数据仓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实现方法.运用数据仓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针对整个油田开发规划工作的各个环节,研究和开发了以强大的油田开发规划数据仓库为支撑,可满足不同层次和部门的油田开发管理及技术人员决策需求的智能支持系统,以实现科学化决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CITECT开发平台在油田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根据油田自身特点,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据监控,并完成数据处理、报警、数据存储等功能。经运行,证明系统操作方便,具有优良的人机界面及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